李权峰
(广东医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东东莞 523808)
粤西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①
李权峰
(广东医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东东莞 52380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粤西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实行体育选项课持积极态度,对参加体育选项课的学习动机呈多样化趋势,但对体育选项课学习的长远目标认识不够,体育选项课种类偏少,体育课学生人数多,体育场地种类单一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完善项课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的思想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粤西高校 体育选项课 现状
高校实行体育课选项课现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选项课方式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高校教育者对选项课不断地总结和探讨,他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最显著成果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把学生放在主体之位,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以及上课方式等因素,从而为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1]。全国高校经过十几年的体育选项课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实行“体育选项课”教学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粤西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实行“选项课”教学始于2000年前后,通过研究公共体育课改革现状,探寻其成功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将有利于保证将来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粤西五所高校随机抽取2010级和2011级共400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在2010级和2011级大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其中2010级、2011级各200份,男生200份、女生200份,第一次发放300份,回收284份,有效问卷274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6%,96.9%,第二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
搜集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大量论文。
对调查问卷中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常规统计处理。
体育选项课的实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样,让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锻炼、提高,由过去的“灌输式”逐步转变为“索取式”。
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上体育课,这就为学生在思念上和行动上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领域,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中尽情地运动、游戏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配合,他们的个性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同时,通过实践,学生从自己喜欢的体育选项课的学习行动中获得了身心的满足,在情感上对参加体育运动产生了新的更为积极的愿望。
高校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能够接受身体教育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对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体育能力的增长和体育习惯等都有着质的影响,对他们未来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与否都有很大影响[2]。所以,高校体育也是与终身体育衔接最为密切的体育教育环节。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们练习、改正、成型。每个体育教师对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进行这种模式的教学,其实,体育教师并非都能精通若干体育运动项目[3]。
表1 粤西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学生认知态度情况表(n)
表2 粤西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学习动机情况表
表3 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情况表(n)
而体育选项课方式,可以让体育教师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他自己熟知的知识和精湛的能力表现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真正实现了扬长避短,从而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为学校体育教学基本是重复性、螺旋形的,所以会出现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重复性占很大比重,主要是基本重复中学时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这就使得体育课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系统性差,自然不能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和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态度。而体育选项课模式让每个学生在大学时期的体育课学习中只参加一个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每个运动项目的学习又是根据其特点和运动规律来安排教学,不但保证了学习的新颖性,而且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目前,粤西高校一般是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二年级开始开设体育选项课。调查结果显示(表1),大多数大学生对开设体育选项课持肯定态度,其中近63%的学生认为,开设体育选项课非常必要,2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还没有学生认为开设体育课没有必要。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通过上选项课的切身感受,对选项课的意义、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说明选项课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是符合广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和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调查表明(表2):粤西高校学生对参加体育选项课学习的动机呈明显多样化趋势,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专项运动知识、技术、技能和提高体育能力,说明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然而,粤西高校学生在“为终身锻炼打基础”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两方面占有一定比例,表明部分同学对选项课学习的长远目标认识不够,还缺乏对终身体育思想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学校在这方面引导、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虽然实践课采用了选项课的教学形式,但对与之配套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还缺乏力度。因此,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的长远目标和重要性方面的宣传,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选项课是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原则下,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从一项运动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教学规律出发,从学生能够达到的的短期和长期运动健身效果出发,组织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避免照搬传统的体育教学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4]。目前,粤西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内容主要是在原有常规体育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开设: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搏击、乒乓球、毽球、体育游戏、网球、羽毛球、街舞和体育舞蹈等项目,一些多样实用、简单易学和生活化的体育锻炼内容,因场地、师资以及体育经费等原因还未开设,如游泳、轮滑等学生较为喜欢的项目,体育选项课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体育场馆和器材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课堂安全、课堂气氛调查显示(表3),目前粤西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场地器材缺乏占52.41%,已经是制约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一些运动项目因为选择人数,则明显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学生们只能靠交替使用场地和器材来进行上课(如足球、网球)。还有一些项目因场地安全或其他原因还无法进行选项课教学(如游泳、轮滑)。一些项目因缺乏室内活动场地(如健美操、街舞),难以扩大选项课班级。
目前,粤西高校的学生对于体育课实行选项模式可以说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具体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他们对体育选项课学习的长远目标认识不够,对参加体育选项课的学习动机呈多样化趋势;在实际体育课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体育选项课种类偏少,且以常规项目为主;体育场地、器材相对于学生的人数明显数量不足,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上课要求。这些问题,都要求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进一步加快步伐,不但在宏观方面要加大投资、扩展场地器材,也要在具体实行细则方面更加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选择更加灵活性、有效性的运动项目以求真正达到教学相长,为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培养好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周登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2]陈小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J].体育学刊,2009(4).
[3]黄光汉.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8(2).
[4]吕平.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保健行为调查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G80-32
A
2095-2813(2012)05(a)-0052-02
李权峰(1982~):男,河北沧州人,助教,大学本科,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广东医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东东莞,52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