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体力活动水平城乡特征研究

2012-11-01 07:30张彦峰江崇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体力活跃

张彦峰,江崇民,蔡 睿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提高,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上扬。同时,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意识的差异,这种差异带来了国民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模式的改变[1]。本文利用2010年第3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全国31省份开展的成年人群体力活动调查资料,进行成年人群体力活动水平的现状分析,探寻城乡之间的差异具体存在于哪些方面,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造成差异的根源,以便为政府部门干预、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2 87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村中抽取了155 054成年人,具体有效样本量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表1 成年人各年龄组有效样本量一览表

(1)问卷调查法,采用“现场一对一访问”的形式。问卷是在“IPAQ问卷”基础上,改良后适合中国国情,并经信、效度检验的“中国城乡居民体力活动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受试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习惯、居住地属性、慢性病史,以及回顾性的交通、工作、家务、闲暇时段的体力活动状况。

(2)数据录入、统计。使用Data 3.1录入软件对问卷进行双录入,所有数据由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

(3)在体力活动水平评定上,首先借助于国际广泛认可的“体力活动强度评价代谢当量(METS)量表”,进行4种体力活动种类的MET值转换。然后参考国际体力活动研究成果,将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分为3种:完全静坐、体力活动活跃、体力活动高度活跃;将单项体力活动水平分为3种:完全静坐、活跃1(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活跃)、活跃2(重度体力活动活跃)[2]。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城镇、乡村成年人群各单项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及分析

人口分布方式必须同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的要求相适应,城乡人口分布因其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区域结构不同,造成了城乡居民地理分布各自的特点[3]。本文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城镇居民,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的乡村居民为分类标准,探索和分析我国城镇和乡村地区成年人群各单项体力活动水平、总体体力活动水平特点及差异,以及它们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1.1 乡村居民交通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低于城镇居民 对交通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调查显示,全国城、乡交通类体力活动活跃度“完全静坐”呈现出城镇>乡村的特征,各地区的人数比例分别为:乡村48.6%,城镇53.4%;而“活跃1”的人数比例呈现出相反的特征,乡村居民人数比例高出城镇4.8%(见表2)。

表2 城镇、乡村成年人群交通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性别差异看,在“完全静坐”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均表现出男性大于女性的现象,相反在“活跃1”的人数比例上,则呈现出女性大于男性的现象,且以上两种体力活跃度的城镇男女之间差异幅度均小于乡村。

从同性别城乡差异看,在男性居民“完全静坐”、“活跃1”的人数比例方面,均表现为乡村与城镇一致的特征;在女性居民“完全静坐”的人数比例方面,表现为乡村<城镇的特征,在女性居民“活跃1”的人数比例方面,表现为城镇<乡村的特征(见表3)。

表3 城镇、乡村男、女成年人群交通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年龄特征看,城乡居民在“完全静坐”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均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下降的特征。乡村居民最高点在25~2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59.6%;城镇居民最高点在30~34 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 64.0%。

在“活跃1”的人数比例方面,乡村居民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单边上升的态势,最高点在55~5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71.5%;城镇居民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最低点在30~34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36%(见图1)。

2.1.2 乡村居民工作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活跃2(重度)”人数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 对工作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工作类体力活动活跃度“完全静坐”水平的人数比例,呈现出城镇地区远高于乡村地区的特征,各地区的人数比例分别为:乡村12.7%,城镇43.5%;相反乡村居民“活跃2”的人数比例高出城镇46.9%;而城、乡“活跃1”的人数比例差异相比“完全静坐”、“活跃2”小得多,约15%(见表4)。

图1 城镇、乡村交通类不同体力活动度人数比例年龄特征分布图

表4 城镇、乡村成年人群工作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性别差异看,在“完全静坐”、“活跃 1”、“活跃 2”的人数比例方面,乡村居民表现出男、女性基本一致的特征;城镇居民呈现出“完全静坐”、“活跃1”水平女性>男性,“活跃2”水平男性>女性的特征。

从同性别城乡差异看,在“完全静坐”、“活跃1”的人数比例方面,男、女性均表现为城镇>乡村的特征;在“活跃2”的人数比例方面,男、女性均表现为乡村>城镇的特征,且女性的差异程度大于男性(见表5)。

表5 城镇、乡村男、女成年人群工作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年龄特征看,城乡居民在“完全静坐”、“活跃1”的人数比例方面,乡村居民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单边下降的趋势,最高点均在 20~24 岁年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 18.1%、29.9%;而城镇居民在“完全静坐”水平方面,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特征,最高点在25~29 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 45.8%,在“活跃 1”水平,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特征,最低点在45~4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35.2%;在“活跃1”水平上,城、乡居民均表现出单边上升的特征,最高点均在55~5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 20.3%、81.5%(见图2)。

图2 城镇、乡村工作类不同体力活动度人数比例年龄特征分布图

2.1.3 乡村居民家务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活跃1(中度)”、“活跃2(重度)”人数比例均高于城镇居民 对家务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家务类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主要集中在“完全静坐”和“活跃1(中度)”水平中。“完全静坐”水平呈现出城镇地区高于乡村地区的特征,各地区的人数比例分别为:乡村39.8%,城镇48.0%;相反在“活跃1”、“活跃2”水平的人数比例呈现出乡村地区高于城镇地区的特征(见表6)。

从性别差异看,在“完全静坐”、“活跃2”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均表现出男性>女性的特征;相反,在“活跃1”水平上,均表现出女性>男性的特征。

从同性别城乡差异看,在“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方面,男、女性表现为城镇>乡村的特征;在“活跃1”、“活跃2”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男、女性均表现为乡村>城镇(见表7)。

表7 城镇、乡村男、女成年人群家务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年龄特征看,城乡居民在“完全静坐”水平的人数比例上,均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单边下降的趋势,最高点均在20~24岁年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54.2%、67.2%。在“活跃1”水平上,均呈现出单边上升的趋势,最高点均在20~24岁年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61.5%、62.3%。在“活跃2”水平上,乡村居民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单边上升趋势;城镇居民基本保持不变(见图3)。

图3 城镇、乡村家务类不同体力活动度人数比例年龄特征分布图

2.1.4 乡村居民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活跃度“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 对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居民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主要集中在“完全静坐”水平。“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呈现出乡村地区高于城镇地区的特征,各地区的人数比例分别为:乡村93.3%,城镇78.6%;相反在“活跃1”、“活跃2”的人数比例,均呈现出城镇地区高于乡村地区的特征(见表8)。

表8 城镇、乡村成年人群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性别差异看,在“完全静坐”水平,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均表现出女性>男性的特征;相反,在“活跃1”、“活跃2”水平上,均表现出男性>女性的特征,特别是在“活跃2”程度上,城镇男女之间的差异远大于乡村。从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比例的同性别城乡差异可以看到,在“完全静坐”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男、女性均表现为乡村>城镇的特征;在“活跃1”、“活跃2”的人数比例方面,男、女性均表现为城镇>乡村的特征(见表9)。

表9 城镇、乡村男、女成年人群体育锻炼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年龄特征看,城镇居民在“完全静坐”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点在30~34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85.4%;乡村居民呈现出单边上升的态势,最高点在50~54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95.2%。在“活跃1”水平上,城镇居民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5~5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约是20~24年龄组的3倍;乡村居民基本保持不变。在“活跃2”水平上,城乡均呈现出单边下降的趋势,最低点均在55~5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6.4%、0.9%(见图 4)。

图4 城镇、乡村体育锻炼不同体力活动度人数比例年龄特征分布图

2.2 我国城镇、乡村成年人群总体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及分析

对总体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调查显示,全国乡村居民总体体力活动活跃度的人数比例集中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水平,约60%;城镇居民各等级水平人数比例较为均等,人数比例分别为39.4%、34.7%、25.9%。城镇居民在“完全静坐”、“体力活动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均高出乡村居民约15%;相反,乡村居民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高出城镇居民约20%(见表 10)。

表10 城镇、乡村成年人群总体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性别差异看,在“完全静坐”水平的人数比例上,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均表现出女性>男性的特征;在“体力活动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上,乡村居民男女间基本一致,城镇居民表现为女性>男性的特征。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水平上,城、乡居民均表现为男性>女性的特征(见表11)。

表11 城镇、乡村男、女成年人群总体体力活动活跃度人数百分比

从年龄特征看,乡村居民在“完全静坐”、“体力活动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均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单边下降的态势,最高点均在20~24岁年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26.5%、25.2%;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呈现出单边上升的特征,最高点在50~54岁年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64.3%。

城镇居民在“完全静坐”、“体力活动活跃”、“体力活动高度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方面,分别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再升、先升后降再升、先降后升再降的波浪状特征;人数比例最高点分别为:55~59 岁、41.7%,30~34 岁、37.2%,50~54 岁、28.2%(见图 5)。

图5 城镇、乡村居民闲暇时间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人数比例年龄特征分布图

3 分析与讨论

体力活动作为社会体育、文化大发展的一个子部分,受到社会环境的形态影响,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状,我国城乡居民间体力活动存在较大差异,与城乡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以及公共资源设施的不同密不可分[4]。为此本文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公共设施、科技文化等资源水平,以及历史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等维度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各类及总体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成因。

3.1 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是造成城乡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

人们的生活、工作等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按照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表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5,现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显示,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 0.412,实现程度为 79.8%,已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U”字形发展路径,即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到2010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这种差距主要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体制分割现象严重以及发展机会不平等原因造成的(见图6)[5]。

图6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对比图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资源分配不均,区域经济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6]。这种差异也衍生着人们体力活动水平的不同,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到,从总体体力活动水平等级东、中、西部城乡差异来看,“完全静坐”、“体力活动活跃”水平均表现为城镇大于乡村。其中城乡间“完全静坐”水平差异呈现为中部>西部>东部的特点,人数比例分别为东部 8.8%、中部 17.4%、西部 16.3%;东、中、西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水平均表现为乡村大于城镇,差异呈现为西部>中部>东部的特点,人数比例分别为东部19.0%、中部23.4%、西部 45.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显著变化,如出行车辆化、上楼电梯化、工作自动化、生活电器化[7-8]。而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差异明显,如在交通出行方式上,城镇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的与日俱增以及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落实,使得城镇居民在“每周乘、自驾车3天及以上”、“每天乘、自驾车30 min及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高出乡村居民13.5%、9.0%,这也是造成乡村居民交通方式类体力活动活跃度“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低于城镇居民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同步带来教育差距的进一步加大[9]。“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研究表明:我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分别是农村的3.39、3.24倍;同时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城市已达到98%以上,而农村有近10%的学生不能升入初中[10]。在这种资源配置机制下,造成了农村教育凋敝及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居民。通过本次调查也看到这一点,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人数比例为45.1%,高出乡村 35.1%。

虽然从世界各国和各个时期来看,影响工作、职业的因素是多元的,但教育在职业分层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1],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多地承担着脑力劳动性质的工作[12]。本次调查显示,城镇居民职业主要分布在“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而乡村居民主要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再从“工作场所”分布来看,城镇居民在“办公室”、“厂矿车间”人数比例达78.7%,而50%乡村居民在“田间”。这种职业、工作性质的不同所衍生的工作方式不同,也呈现出工作体力活动强度的鲜明文化的职业特点[13-14]。

农村居民在目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条件下,日常更多地从事大强度农业生产活动和建筑、搬运等高强度职业劳动,城镇居民多数从事较低强度的职业劳动[15-17]。本次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平均每周3天及以上工作方式为“静坐伏案为主(用电脑、书写)”的人数比例为 42.8%,高于乡村居民 30.8%;反之,乡村居民平均每周3天及以上工作方式为“以走为主,搬运、举重物、挖掘的”的人数比例为55.2%,高于城镇居民38.1%。这也就造成城镇地区体力活动活跃度“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远高于乡村地区现象的出现。

3.2 健身设施、科技资源的非均衡性是影响城乡居民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水平差异的关键因素

城乡收入的拉大带来了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发展缓慢,特别是对健身设施资源影响显著,资料显示,“占我国国土面积16.5%和29.92%的城市人口拥有体育场馆比重占全国的78.8%,而占国土面积83.5%和70%以上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拥有20.2%的体育场馆资源”。本次调查中显示,“您所在工作场所、您居住的小区(村)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城镇居民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2.5%、58.8%,分别高出乡村居民25.6%、14.0%。

闲暇时间摆脱更多的静态生活方式,投入到体育锻炼中,需要科学的方法与指导,以及丰富的组织活动。而城乡居民在体育锻炼的科技需求、配给方面差异显著,从本次调查中看到,城镇居民所在单位“有体育锻炼补贴”的人数比例高出乡村居民2.6%;城镇居民“近1年来,参加本单位(村、镇)组织的运动会或单项比赛的次数”在“1次及以上”的人数比例高出乡村居民16.7%。同时从第3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中,也可看到这一点,从对国家在促进大众健身方面的要求、希望来看,乡村居民“应加强对大众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的人数比例高出城镇居民21.8%。由此可见城乡健身设施、科技资源的非均衡性分布,使得乡村居民所需具备的体育锻炼技能、锻炼条件成为一种瓶颈,以至于造成了乡村居民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活跃度“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

3.3 城乡居民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不同是造成城乡居民闲暇时间体育锻炼体力活动水平差异的直接原因

城乡居民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及城乡之间的观念差异[18-19]。虽然其生活方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居民的生活方式均基本固定化,工作、交通、家务等活动基本保持规律性,闲暇时间的体力活动是四类体力活动中可干预性最强的,闲暇时间体力活动中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功效最为肯定,同时对人们的总体体力活动贡献最大。

思想观念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引导人的思维,指导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树立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从本次调查中发现,城镇居民“每周1天及以上”从事大强度体育锻炼、“平均每天30 min及以上”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分别高出乡村居民4.4、7.6%。同时群体调查也表明,城镇居民到体育场馆进行健身的人数比例高出乡村8.4%。这一方面来说是乡村体育场馆短缺造成的,另一重要原因应是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理念的缺失。大多数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是吃饱了没事干才进行的,自认为每天田间劳作就相当于体育锻炼,甚至高于体育锻炼的效果,以至于平日里更多的乡村居民闲暇时间用在看电视、听广播、下棋、打麻将等静态活动上。通过本次调查可看到,乡村居民“每周3天及以上”、“平均每天2 h及以上”时间用在静态活动的人数比例分别高出城镇居民3.7%、1.7%。

为此我们应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营造良好氛围,组织更多乡村体育活动,使越来越多的百姓掌握、了解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益处,才能有效的缩小城乡居民闲暇时间体育锻炼体力活动水平的差距,从而也同时缩短城乡居民体力活动水平的总体差距。

4 结 论

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单项、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差异的实证调查显示,在单项体力活动层面,乡村居民交通行程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低于城镇居民;乡村居民职业性体力活动“活跃2”水平人数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家务类体力活动“活跃1”、“活跃2”人数比例均高于城镇居民;乡村居民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

在总体体力活动层面,城镇居民在“完全静坐”、“体力活动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均高于乡村居民;在“体力活动活跃”水平人数比例的性别特征上,乡村居民男女间基本一致,城镇居民表现为女性>男性的特征;在“完全静坐”、“体力活动活跃”水平人数比例的年龄特征上,乡村居民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单边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呈波浪状态势。

历史因素所形成城乡生产、生活方式的异质性差距,加之自然地理环境、教育、文卫、体育等资源非均衡性的配置,导致了城乡居民体力活动模式、水平的不同。要缩短这种差距,我们不仅要做到物质资源的均衡发展,更应该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上下功夫,更多地宣传科学健身知识,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让更多的百姓养成终身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行为理念,才能有效的缩小城乡居民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水平的差距,实现全民族体质健康水平共增长的双赢局面。

[1]江崇民,张彦峰.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3):9-19.

[2]Move for health,2002 world Health Day.Department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Geneva:WHO,2003.

[3]王少国.城乡差别研究概述[J].经济纵横,2002(9):56-59.

[4]张彦峰.中国城镇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差异分析[J].体育科技,2010,46(3):3-9.

[5]国家统计局科研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EB/OL].[2011-11-19].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1219_402773172.htm.

[6]邓木兰.广州市中年人群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4):12-15.

[7]林善浪.中国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8]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EB/OL].[2011-1].http://wenku.baidu.com/view/accc5572f242336c1eb95ee0.html.

[9]柳思维,唐红涛.经济转型中的新剪刀差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J].消费经济,2006,22(6):8-11.

[10]光明日报.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EB/OL].[2005-07-27].http://www.gmw.cn/01gmrb/2005-07/27/content_278310.htm.

[11]方志峰.广西居民职业性体力活动水平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5):282-283.

[12]陈杨.云南省15-69岁居民体力活动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2):157-160.

[13]谢高强.北京、广州城乡人群工作时体力活动现状及其10年间变化情况[J].卫生研究,2008,37(1):34-36.

[14]谢慧妍.广东省男性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城乡不公平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2):1 363-1 367.

[15]张洁.浙江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J].疾病监测,2008,23(4):244-246.

[16]傅传喜.职业性、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J].疾病控制杂志,2004,8(1):40-42.

[17]朱卫红.江苏省省级机关公务员体力活动情况调查[J].体育与科学,2008,29(5):58-62.

[18]马惠娣,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9]杜鹏.我国教育发展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4):47-52.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体力活跃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人类的收留
数据分析
水下作战用啥枪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