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世博会的建筑艺术

2012-10-27 09:31李卫兵
四川建筑 2012年6期
关键词:世博会展馆特色

李卫兵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2010年7月,笔者有幸参观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里特色鲜明的异域风情,深厚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创新的高科技和低碳技术的运用……,无不向人类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这次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人类的一次盛会,也是建筑艺术的博览会,建筑艺术归根结底就是地域建筑特色的表达。纵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艺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表达了地域建筑的特色。

1 充分表现其悠久深厚的文化韵味

建筑是石头书写的史书,建筑艺术语言必定要表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上海世博会诸多展馆都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文化内涵。这类展馆尤以中国馆为代表,她以传统建筑作为原型,并寻求着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表现。中国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的“东方之冠”为主题(如图1),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庄重典雅的“中国红”为主色调,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现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美好理想。主题馆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演绎了一幅“和谐城乡,源远流长”的图景。而地区馆则以“叠篆文字”传达了中华人文历史的丰富内涵。纵观中国国家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传统斗拱的木结构,其简练而直率建筑语言传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1 中国馆

图2 波兰馆

处于欧洲展区的波兰馆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来传达其独有的建筑艺术(如图2)。亚洲展区很多国家馆同样运用了相似的建筑艺术表达,韩国馆把韩文直接体现在外墙上,这种建筑艺术的完美阐释了韩文特有的几何特征(如图3)。巴基斯坦馆的建筑造型来自于16世纪修建的拉合尔古堡。尼泊尔国家馆则是截取了首都加德满都在长达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马来西亚馆由两个高高翘起的坡屋顶组成,源自马来西亚传统建筑。整个建筑线条优美而极具动感,屋顶尖端的交叉构架是马来西亚本土建筑的一个符号。还有展现浓郁泰式风格的泰国馆等等。

图3 韩国馆

2 充分表现其建筑技术尤其是建筑材料的运用

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处处体现着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的新理念。很多展馆充分利用建筑技术尤其是建筑材料来诠释这一理念,而这种对建筑技术的追求,也离不开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地域环境,更是对当今地域建筑创作的思考。

芬兰馆“冰壶”外形灵感来源于芬兰“瓯穴”。“冰壶”的设计透露着许多新型的环保理念。采用了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鱼鳞外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这种材料不但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而且环保便于回收。“冰壶”顶部的开口促进了自然通风,也利于收集雨水。芬兰馆以它独特的生态理念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冰壶”(如图4)。

图4 芬兰馆

企业馆展区的万科馆是一个低碳建筑,其回归自然、节能环保的理念在材料、通风、采光等方面都有体现,希望建筑可以唤起人们欣赏、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态度,探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为此,万科馆选用麦秸秆压制而成的麦秸板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展馆通过热压和风压两种自然通风的模式,尽可能最大化自然通风,从而减少空调使用的时间,降低展馆在运营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

还有很多展馆用建筑材料来诠释建筑艺术的魅力。如西班牙馆的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由15棵形态各异的“树”构成的挪威馆、由钢、木、玻璃等材料而搭建起来的“森林和堡垒”的卢森堡馆等等。

3 独具创造性的现代建筑艺术

创造性是每届世博会亘古不变的主题。建筑艺术只有融入创造性才能折射出艺术的光芒。地域建筑离不开创新,不仅具有地域性,更要体现时代性。

英国馆名为“创意之馆”(如图5),外观被6万根触须状透明亚克力杆所覆盖,犹如一朵盛开的蒲公英,晶莹剔透。这些触须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宛如一个会发光的盒子,这一设计颠覆了建筑的“不动产”属性。6万根亚克力杆,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名副其实的“种子圣殿”。每根杆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6万粒种子的震撼无不体现了英国人的创意和创新精神。

图5 英国馆

宛如一座“太空堡垒”的日本馆(如图6),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创造成一座“会呼吸的展馆”,与自然共呼吸,并融入上海世博会主题。被誉为“丝路宝船”的沙特馆在150棵枣椰树的掩映下如同一颗绿宝石(如图7),其灵感来源于沙漠中的绿洲。这“似船似宝”的建筑艺术无不浸透着设计者的创新思维。

图6 日本馆

图7 沙特馆

4 结束语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探讨文化理念发展的大舞台,纵观世博会展馆,它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表达各自的地域文化,阐释着各自的地域建筑特色。“建筑作品中着重表达某一地区特有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以致适当地采用地区特有的建筑语汇形成的建筑艺术特色。[1]”这种建筑艺术特色就是地域建筑特色。“‘一切建筑都是地区的建筑’这句话准确地阐释了建筑与环境、空间、场所之间的主从属关系,为区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与基础,也是吴良镛先生‘广义建筑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2]”

地域建筑特色立足于地方的自然环境、尊重地方的传统建筑与文化、利用地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并不断地创新。这也正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艺术的表达。

图片来源:图2、图4、图5笔者自摄,其它图来源于2011上海世博会宣传册。

[1]熊渠.全球文化背景下我国地域主义的萌芽[J].华中建筑,1999(1)

[2]刘谞,杨钊.变异的地域建筑[J].建筑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世博会展馆特色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创意展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