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庄制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优化路径探究

2012-10-27 09:31李子蓉
四川建筑 2012年6期
关键词:人居村庄农户

周 举,姚 萍,李子蓉,吴 杰

(1.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四川绵阳621000;2.泉州师范学院资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3.咸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北咸宁437000)

1 大村庄制产生的背景

乡村聚落作为人类聚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一直处于城市化所形成的“屏蔽阴影”内,主要是因为要素流动的单向性——农村的社会生产要素流向城市,而城市丰富的公共资源、社会资源等要素难以回流至农村。城市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要素流向的单一性,导致了乡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了曾经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市,打破了几千年间形成的“城市—乡村”之间稳定的社会网络结构,使得老人和儿童这两类社会弱势群体成为乡村活动的主体。因此,乡村聚落作为乡村人居环境的载体,其发展正面临着主体单一化、实体空心化、差异扩大化、改造困难化等问题。

基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200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并村”;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2008年中央1号文件又强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庄治理,节约农村建设用地,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鉴于此,“大村庄制”一词被提出并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改的新目标。

据资料显示,自“大村庄制”提出以后,相关的实践活动已经逐渐广泛起来,河南的新乡、周口等地,山东的德州、临汾、潍坊等市都已开始实施,此外,江苏、浙江、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也相继推行大村庄制。但另一方面,学术界对大村庄制的理论研究却很少,甚至还未能给出“大村庄制”的明确定义。笔者通过一定的研究认为,大村庄制是指将分散的乡村聚落形态以农村社区的形式予以集聚,以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集约化利用农村资源的目的,其实施的形式即为“村庄合并”。

2 概念解析

乡村,从职业和功能属性来讲,就是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场所就是农村聚落[1]。农村社区是指居住于某一个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动并拥有相应的服务体系的一个群体,是农村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的复合单元[2]。乡村人居环境(rural human settlement)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但政策影响、利益驱动和人为破坏使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功能逐步衰竭[3]。

从村庄到农村社区并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变化,而且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村落文化、交往空间、聚落形态等多方面的改变。笔者试图从大村庄试点后乡村聚落形态的改变引起的农户行为空间的演变入手,探讨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路径。

3 乡村聚落形态的转型

大村庄试点的实施,使得大量的农户被迫离开原有开敞的生存空间,迁移到聚居的封闭区域内。如果将原有农户的住宅当做一个住宅单元,则乡村聚落形态从原有点状、条带状、小集聚向集中的、面状、大集聚的形态演变(图1),这种演变不仅带来了农户生产、交往、就业等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对历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等也形成强烈的冲击。

笔者将以1933年《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为基础来分析乡村聚落形态转型后,农户居住、就业、休闲与交通空间演变对农户行为空间的影响。

图1 乡村聚落形态演变

3.1 居住空间向封闭或半封闭型转变

传统农户住宅单元是分散于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农户只要从具有居住功能的住所里出来,即可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随着“大村庄制”的实施,乡村聚落形态从分散向集中演化,农户的居住空间便由传统的点状、条带状等向集中的、封闭或半封闭社区模式发展。

虽然农户的居住空间与其周边环境的交流不如城市居住区那般强烈,但集中的封闭或半封闭社区的出现,使得原有农户与自然环境无拘无束的对话方式产生了阻碍,对农户追求自由、宽敞休憩地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2 “就业—居住”空间匹配度下降

土地是农户生存的根本,农户大部分从事第一产业,聚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近地、近水等空间特征,耕作半径适宜。然而农户住宅单元的集中,导致了居住地与生产活动空间的距离在二维平面上产生较大扩展。耕作半径的增大,使得“就业—居住”空间的匹配度降低,对农户进行生产活动的出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宅单元的集中,虽然在物质层面上改善了农户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但同时却对延续数千年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3.3 休闲空间活力降低

就聚落层面而言,公共、半公共空间环境才是聚落生活文化的空间主体,是聚落文化发展和展现的场所,公共空间是聚落细胞组织之间的“间隙”,是细胞之间结构组织的“关系”[4]。传统乡村聚落形态中,农户交往空间可分为公共空间(表1)、半公共空间(如住宅外墙)、半私密空间(如院坝、阳台)、私密空间(如堂屋、卧室),这些积极空间都可作为农户交流、休闲的场所,农户对其传统生存空间有着强烈归属感。

表1 传统乡村聚落公共空间意象元素

伴随乡村聚落形态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在物质空间层面类似于城市型社区的“农村社区”形态的出现,传统的公共、半公共活动空间被“蚕食”,呈现出由传统的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转变的态势,人们的休闲与交往空间被限制在封闭社区的公共活动场所内。住宅不再是农户之间交流的场所,转而成为户主及其家人的私密空间。农户虽然被集聚在有限的范围内,但与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相比,农户之间的互动行为、交往的频率却呈下降趋势,失去了往日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城市型社区中居民之间无形的隔膜和淡薄的邻里关系最终会在农村社区上演,致使新型社区形态的活力不如传统乡村聚落。

3.4 内部交通成本增加

传统乡村聚落中,尽管农宅距离对外交通干道较远,但是农户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三者是重合的,这种重合是低成本的、循环的、合理的、可持续的,因此农户的出行具有通勤距离短、时间少、目的性单一等特点。随着集中封闭聚落形态的形成,这类聚落群——农村社区大都选址在便于村民与外界通勤的过境交通线路附近,虽然增加了农户外部出行次数与目的的多样性,便于农户与外部的交流。但笔者认为,这也是在牺牲了农户“居住—就业”空间不匹配的同时,导致农户内部通勤时间和距离负荷大大增加,破坏了人与地之间的亲密关系,长此下去,必然阻断了人与土地之间的良性循环,增加了生态环境的代价。

上述分析表明,大村庄制的出现使传统乡村聚落的居住、交往、交通等空间正面临着转型,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面临着现代文明的挑战,对以农耕文化为载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鉴于此,伴随大村庄制的实施,如何寻求更为优化的路径,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目前已有学者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如村庄整治、创新机制、保障实施等[5],但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探求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新路径。

4 大村庄制下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

4.1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城市主义”与“乡村主义”并重

1958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C·A·Dxiadis)创建了人类聚居科学,开始对人类生活环境等问题进行大规模的基础研究。道萨迪亚斯认为:所有的城市型聚居和乡村型聚居,作为人类生活的地域空间,其本质都是人类聚居(Human Settlement)[6]。吴良镛先生认为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7]。由此,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应该包括城市、镇、乡、村等多个聚居层面。

笔者于2011年10月2日在万方数据服务平台分别以“人居环境”、“乡村人居环境”、“农村人居环境”为关键词检索我国2006年~2010年间,关于研究乡村人居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的文献成果数目,在数据处理中把关键词为“乡村人居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的论文合为乡村人居环境论文一类,将人居环境论文的总数减去乡村人居环境论文数,即得到城市人居环境论文数,其结果如图2。

图2 2006-2010年人居环境研究对象文献数据对比

由图2明显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对象倾向于城市,而对乡村研究极为薄弱,使得乡村这一人类聚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边缘。我们应该看到,在新时期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国家正在逐步通过引导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反哺农村等策略来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以逐步提高乡村聚落的地位,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因此,广大学者们的研究视角需要更多地转向乡村人居环境,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理应成为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

4.2 关注乡村流动人口

大村庄制引起的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对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冲击。“大跃进”式的城市化、农科技术的进步、农户医疗及子女的教育等问题,必然导致乡村聚落产生大量的流动人口。因此,需要以村为单位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对流动人口的数量、时间、流出地、职业、回流意向等进行统计与分析,并用于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通过以农村常住人口为基础数据结合流动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更科学合理地确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规模和相关公共服务设施规模,进而为合理的社区规模的确立提供依据。

4.3 重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应将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征融合在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之中。物质空间的融合相对容易,难的是在精神、文化和心理等软环境方面的融合,需要在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多方面加以体现。

(1)社区选址上应以科学监测的村庄人口数据确立社区的规模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到与对外交通道路之间的距离和对内农户耕作半径以及保护村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地选择村庄建设用地。

塑造活力社区,对农村社区进行规划时,应该重视社区周围开敞空间的塑造,强调社区内外部空间环境的交流、融合与渗透等,并促使农户在开敞空间发生多种多样的行为方式,通过混合型农户行为方式的融合来塑造充满活力的社区邻里单元。

(2)传承历史文脉,规划中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持,在农村社区内建设与农户原生存环境相似的生活空间。在空间布局、景观工程、建筑风格等方面,延续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历史文脉、生活方式等;例如,在古树、古井、庙宇等传统乡村聚落意象元素的周围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并以此类标识物为基础来设置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可以在营造社区活力的同时,增强农户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知度。

(3)在“人—地”关系方面,规划应在保证一户一宅的前提下,合理降低乡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这样既满足了农户习惯自由、追求开敞的交往空间、亲地、亲近自然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因为农户对土地有着特殊的依赖,不希望“被上楼”——被悬在单元楼式的住宅中,阻断了与大地之间的联系。

(4)道路交通方面,增加乡村道路网的便利程度,以缩短通勤时间来提高农户“就业—居住”空间的可达性,减小由于“就业-居住”空间不匹配给农户造成的不平衡感和心理上的落差。

(5)安全性方面,乡村聚落防灾减灾规划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这些年灾害发生的地域和受灾的人群来看,绝大多数集中于乡村,而乡村聚落生态系统面对自然灾害的破坏时显得尤为脆弱。因此,在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时需要充分做好防灾减灾的规划。

4.4 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农户的收入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平等待遇和社会保障;社会需要—社会活动、朋友、友谊、信仰等;心理需求—自尊心、自信、被人尊重等;自我完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需要[8]。因此,大村庄试点过程中,应以农户生理层次的需要为基础。演化后的乡村聚落形态应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式,优化乡村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优势发展附加值高的产业,以增加农户的收入,继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近几年出现的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的农业形态,即以农产品资源为基础,对农业资源和景观进行改造,改变其单一的生产功能,把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文化创意、休闲、商业消费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效应,对提高农户的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笔者认为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是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前提和基础,在大村庄试点的背景下,从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随着乡村聚落形态演变而产生的农户居住、就业、休闲、交通空间的演化对农户行为空间的影响,遵循的基本逻辑路线是“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农户行为空间的转变—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路径”。得出了如下结论:

(1)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是由内外动力因素相互叠加引起的。文章主要从外部动力因素中的政策环境因素——大村庄试点入手,认为农村社区的建立,打破了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的模式,必然会导致农户行为空间的变换。

(2)新的聚落形态会形成新的人居环境。文章通过传统聚落形态与新型农村社区形态的对比,得出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居环境在居住、就业、休闲、交通空间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

(3)通过对发生演化的四种功能空间的分析,从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居环境规划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期望塑造一个“天、地、人”三者协调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

[1]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4):63

[2]方明,董艳芳.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3]李伯华.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5):70-74

[4]雷震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76

[5]李兵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和方法[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2(2):58-61

[6]于海漪.基于复杂科学的人居环境科学方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1

[7]方铭.我国人居环境研究述评[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5(2):45

[8]段汉明.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49

猜你喜欢
人居村庄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