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陆公祠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的研究

2012-10-27 09:31武建春
四川建筑 2012年6期
关键词:风貌盐城规划

武建春

(盐城规划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2)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城市深厚历史的积淀与表现,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个性所在,是城市传统生活的表象与载体。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来讲,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种构成要素。物质要素是指具体的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包括构成风貌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即地形、地貌、山水、树木等自然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自然地形环境;人文景观是指城市的格局、街巷空间、建筑形象、以及文物古迹所建构的独特空间实体,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人类活动的参与并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非物质要素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明面貌,如审美、娱乐方式、节日活动、社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等。文章结合盐城市陆公祠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谈一谈对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几点认识和想法。

1 背景资料

盐城历史悠久,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明清之初,治水造田,随着沿海棉垦及盐业的兴起,客商云集,市井繁华,盐城逐步兴旺发达,一度成为里下河地区中心和粮、棉、盐的集散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盐城人口发展到近十万人,其时建设亦很壮观,祠堂寺庙、塔亭牌坊甚多,儒学、校场均有设置。城郊四处有许多名胜古迹,民间称盐城有“瓜井仙踪”、“平湖秋月”、“杨楼翠霭”等八景之胜。

陆公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是纪念南宋末丞相、爱国民族英雄陆秀夫的祠堂(图1)。陆公祠占地1 500 m2,建筑面积554 m2。“三进两厢”,一进为门厅,正中保留了原“宋丞相陆公祠”碑刻;二进为仰止堂;三进为浩然堂。浩然堂内主匾“海狱忠贞”系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题写。整个建筑和面饰体现了我国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庄严素雅、古朴大方。祠内还有许多古今碑刻、历代古井陈列、名人楹联和有关陆秀夫的史料、研究资料等。现状陆公祠地段处于老城区市中心地带,是盐城海盐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1990年被评为市级文保单位,1995年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用地1.20 hm2。

图1 陸公祠

2 应该用综合和整体的观点来进行保护

盐城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已由建国初期的不到10%发展到目前的40%左右,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和建筑也进入了更新改造的转型时期。在这样历史条件下,历史、文脉成为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点,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综合的观点对仅存不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保护,不能让盐城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明在我们手中拆毁和消失。

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的指引下,充分研究了盐城的历史文化,对当地古建筑的遗迹、遗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革命意义的事件发生地以及独具特色的风貌区进行一次详细的、系统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个正确的发展思路,并结合城市的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保护原则、方法和措施。这样既能保证城市总体的风貌特征,又能使各个景点保持自身的特色、亮点和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使它们之间相映成趣,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一个丰富多变的城市风貌系统。

3 历史文化风貌区应体现文化生活的延续,保护与更新不能只限于物质环境形式的保护而脱离现实生活

历史文化风貌区往往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而吸引了大量的人聚居于此,人们在其间劳作、交往形成了强烈的生活氛围。此次规划设计的地段位于盐城的城市中心区,封闭的居住街坊、递进式的院宅、密集的简屋平房组成的居住环境;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组成的道路系统;散落其间的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商号、诊所、浴室等至今仍吸引了大量的居民;陆公祠必将提升该地段的文化品味和旅游价值。所有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着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卷。因此,保护规划不仅仅是保护几幢建筑,几处古迹,更要深入到城市发展形成的因素中去认识,从城市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去研究。

规划的商业步行道路宽度为9 m,既能满足日照间距和正常的人流物流需求,又和沿街建筑(2~3层)保持了良好的空间尺度,保证了游客视觉上的感受和购物的便捷;对老字号商铺、作坊、浴室等进行保留,对其内部结构加以改进,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完善配套市政设施,使它们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规划对陆公祠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给予充分的考虑,划定保护区和协调区,使它们在空间形态上相互呼应;新建建筑的高度在100 m范围内都不能超过12 m的高度,从而保证该地段的历史风貌不至于和现代城市格格不入,而应使它成为城市景观的盆景。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持并延续盐城浓郁的生活气息,更多地考虑人的精神感受、情趣和审美需求。

4 在保护传统格局的同时,还应发展地方建筑文化和特色

盐城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社会发展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建筑特色,在当今的现代生活中仍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自我发掘、保护、继承和发展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建筑特色,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的整体水平,以保证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艺术性。其中:(1)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城市空间格局,保留历史形成的道路、水系、特定地段内的空间尺度和社会结构;协调新区开发和老区保护在空间布局上的有机衔接,使之既与老区保持便利的联系,又不破坏老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形成良好的城市生长机制;(2)要努力保护石桥、茶楼、酒肆等反映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环境标志,以及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古朴的建筑风格,精心设计道路、河网、桥梁、绿化及环境小品,提高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借鉴吸收了盐城地方建筑的特色,如硬山屋顶、灰砖、灰瓦等,同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建筑以2~3层为主,建筑造型、装饰及色彩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将串场河两岸的危房拆除,建设成为景观绿地,其间布置一些纪念性建筑、步行广场、小游园、建筑小品等,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场所,使其成为盐城重点打造海盐文化长廊的一部分。对盐城地方建筑文化在地方特色、乡土特色上的探求,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

5 结合苏北的大旅游规划,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

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盐城,明清之初,治水造田,随着沿海棉垦及盐业的兴起,客商云集,市井繁华,盐城逐步兴旺发达,一度成为里下河地区中心和粮、棉、盐的集散地。规划设计和旅游规划相结合,既保留了原来的历史文化古迹,又赋予了该地段居住、文化娱乐、旅游、商业服务等诸多功能。建成后的陆公祠历史文化风貌区将与周边的串场河文化广场等景观相映成章连为一体。汇同盐城的红色文化,共同构成盐城的特色文化。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与内涵的同时,也使得城市形象与综合竞争力大为提高;带来旅游业的繁荣,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6 规划管理要到位,呼吁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经审批的规划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于历史遗迹和文化风貌区这类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慎之又慎,不能为眼前的利益或者政绩工程所左右,因小失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还应与建设、文化、宗教等部门相协同,共同管理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当今社会上,来自公众的保护文化资源的运动影响是很大的。要提高他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引导他们自发、主动地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动中来。

7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无疑也应当成为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规划中,我们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仅对省级、市级文保单位进行保护,而且对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经历了风雨沧桑的古迹、古树等进行保护,划定了保护范围,或是原地保留,或是易地集中保护,或是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宁保勿拆,从而保护该地块的整体历史文化风貌。对违章搭建和危房进行拆除,拆除后建设开敞空间和园林绿化系统,不仅改善了区内的环境,而且为人们日常的交往活动提供了场所。

历史文化风貌区往往是人杰地灵之处,其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互交融,密不可分。《马丘比丘宪章》中指出,“……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遗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我们在对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保护时,要充分研究盐城当地的历史渊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尊重当地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详细研究地方的建筑文化特色和居民的精神需求,这样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使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王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风貌盐城规划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包裹的一切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