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微,唐玉荣,曹伟宁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中职护生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能力的探讨
黄丽微,唐玉荣,曹伟宁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中职护生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中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109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法,对照班107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结果 实验班96.33%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持满意态度,63.3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自主管理能力,64.22%的学生认为可很好地履行职业行为规范,67.88%的学生认为可明显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中职护生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
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技术性、服务性强的特点,对职业行为规范有着更高的要求和依赖性。据调查[1],中职护生对护士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职业行为要求多为他律。为提高中职护生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能力,笔者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实训课程中对护理技术课程尝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对象
随机选择本校2009级中职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另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109人,女生104人,男生5人;对照班107人,女生100人,男生7人。年龄17~19岁,均为初中生源。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笔者所在教改项目组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护士条例》、《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参照相关医院的具体做法,结合我校中职护生在实训课中学习、训练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与护士行为规范相关的11条内容编写了《中职护生在实训课程中职业行为规范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作为实验班的学习教材,两人一册,供护生在护理实训课中参照其标准和规范要求自己。同时在进行相关的护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化护生职业行为规范自律性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护理职业行为习惯。授课教师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充分熟悉《细则》内容。实验班和对照班课堂教学均分两个小班进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课堂教师示范,学生回示,课外自由练习;实验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方法如下。
(1)建立班级组织形式及工作职责。向实验班学生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目的、意义、计划及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班长负总责,每班分为两个大组,由学习委员担任大组长;每5~6人为一训练小组,由小组成员推选一名学习成绩较好、工作大胆负责、护理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班干、团干分散到各小组中协助管理工作。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长、大组长、小组长、组员职责。班级组织形式及工作职责记入《护生实训课程登记本》,以组为单位,以表格形式记录各组员在实训课中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的表现,如纪律、仪表、协助教师示教、回答问题等,作为考核个人平时学习成绩的参考依据。
(2)具体实施方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练习、小组互考、期末考核等情况,调整教学手段。
①课堂教学时学生按组就座,便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操作练习结束前,教师采取随机和整体评价的方式进行随堂考核,即教师随机抽取小组中的一名学生代表小组进行考核,成绩作为小组全体成员该项操作的平时成绩。
②课外练习要求以固定的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小组成员可互扮护患角色、师生角色,互帮互学,遇到难题可从小组讨论转向大组及全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再由班长向教师请教。每项操作学习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其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按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互考一次,并评定成绩,把存在的问题总结后反馈给教师。
③期末操作考核时,每组学生随机抽取1人代表小组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小组的共同成绩。
1.2.2 评价方法 按广西卫生厅2008年制定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要求85分达标。其中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法、无菌技术操作必考,占40%;其余操作(课程结束时定15项)抽考一项,占60%;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满意度及对提高自身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能力的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软件统计处理,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1 学生评价结果
课程结束后在实验班发放问卷109份,收回有效问卷109份,有效回收率100.00%。结果显示:96.33%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持满意态度,63.3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自主管理能力,64.22%的学生认为可很好地执行职业行为规范,67.88%的学生认为可明显提高操作技能水平(见表1)。
表1 实验班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评价(%)
2.2 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见表2、3)
表2 两班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班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班组 n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t值 P 89.82±6.15 78.05±5.66实验班对照班109 107 14.623 6 < 0.001
表3 两班学生操作技能达标率比较
3.1 教学活动形式新颖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将两个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快乐中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评判性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2]。由于特定的生源结构,中职护生素质参差不齐,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对护理职业更是缺乏感性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无疑是一种有力的督导机制,它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倡导构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学习方式。护生通过参与建立班级组织形式及工作职责,发挥了自身在自主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开始构建学习自主管理模式:班—大组—小组—个人。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实施知、情、意、行整合训练,促进护生职业行为规范知识的内化和自律。当护生在技能操作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退缩或向教师求援,而是在学生中寻找合作伙伴,互相讨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3.2 教师指导有效
在实行大组教学(30~40人)的情况下,教师想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是不可能的。教师采用“整体评价”带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意识到小组的约束力,感受到个体与集体“荣辱与共”,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操作训练学习,组内成员之间也会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身上,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学习、合作成功也有他们的一份付出,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3.3 教学考核方法多样
本课题护生技能考核依据《护生实训课程登记本》,考核护生个人平时学习;进行随堂考核、小组成员互考以及期末操作考核作为小组成员实训课程学习成绩。多样的考核方法,给小组成员带来压力和动力,他们感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促使个体重视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认真研究操作细节,激发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了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及达标率。表2、3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达标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67.88%的学生认为可明显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3.4 护生课堂学习高效
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点是学习管理,学习是自我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关注、相互监督,不仅可以使后进生得到其他学生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使优秀生的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该教学策略也符合调查[1]中80.00%的护生建议采用护生自主管理、教师督导模式的教学愿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改革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方兴未艾。本研究针对我校中职护生职业行为规范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国家和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准则,在护理技能实训课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强中职护生职业行为规范培训,力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觉训练、早期适应、自觉养成和领悟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护士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护生普遍反映该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自主管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
[1]文旭东,曹伟宁,刘丽明,等.中职护生对护士职业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自主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107~108.
[2]李秋萍,陈佩珍,李金平,等.合作学习在本科《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7(1):32~34.
[3]王荣珍.学生自我管理的盲点与透视[J].教学与管理,2005(22):31~32.
G40-058
B
1671-1246(2012)07-0092-02
2009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级立项项目“中职护生在实训课程中职业行为规范自主管理的研究”(2009A-35)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