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2-10-26 02:45杨劲松杨海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
关键词:丹红红花稳定型

杨劲松 杨海松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杨劲松 杨海松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丹红注射液30 ml每日静脉滴注2次,20 d为一疗程。结果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显效明显,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有明显降低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可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区域的血供。

丹红;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血粘度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一种频发的、严重的、发作时间长的缺血性胸痛,常于很低的运动阀值时诱发,或休息时发作。[1]。由于它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综合征。病情不稳定,可迅速发展为无Q波或有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2]。我科于2011年6月至12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00例,探讨丹红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档200例,均符合2007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并除外其他的原因所致的疾病,如心血管神经症。治疗组:男64例,女36例,平均57岁,年龄36~78岁。病程:2~22年(平均4、2年),合并高脂血症46例,其中劳累性心绞痛46例,自发性心绞痛34例,混合性心绞痛2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40~82岁(平均64岁),病程1.5~26年(3.8年),合并高脂血症58例,其中劳累性心绞痛54例,自发性心绞痛24例,混合性心绞痛22例。两组同对比,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结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表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注:治疗组前后比较:P<0.05

发作频次(次/周)持续时间(分/次)4.6±0.5 3.9±0.7治疗组治疗前 9.6±0.8 7.9±0.5治疗后 3.9±0.6 3.3±0.5对照组治疗前 9.5±0.8 7.4±0.8治疗后

表3 两组血波流变学比较()

表3 两组血波流变学比较()

注:治疗组前后比较:P<0.05

全血比粘度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压积治疗组 治疗前12.17±1.44 3.35±0.65 45.23±9.76 11.36±1.68 3.24±0.63 49.04±6.43治疗后 11.04±2.14 2.08±1.04 44.32±11.8对照组 治疗前 12.35±1.36 4.26±0.64 46.83±5.31治疗后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痉挛,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裂解继发血栓形成后动脉血管的部分闭塞,是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理基础、增加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供血量,改善微循环及降低心肌对缺氧的敏感性均可使病情得到缓解[3]。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针剂,是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的精致萃取液。其中丹参味苔,性微寒,通血脉,散淤结,为主药;红花味辛,性温,归心,化瘀血,通经络,为铺药;二者皆为脑心肝经。二药相辅祛瘀生新,除邪而不伤正,丹参借红花温性以助消散瘀血、温运而行,共活通络、祛瘀生新之功。丹参沉降,红花升浮,二药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行气治血之功尤为明显。两种中药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内色素等。丹参酚酸有较强的抚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丹参酚酸和丹参酮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损伤等作用,红花黄色素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实验证明丹红注射液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延长血管内皮细胞寿命,抑制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因缺氧导致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此外另有改善脂质代谢、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证实丹红注射液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较好,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是目前临床中药制剂值得推广应用。

[1] 刘伊丽.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医师进修杂志,1995,18(10):3.

[2] 张方仔.不稳定心绞痛发病机理.医师进修杂志,1995,18(10):1-2.

[3] 张式薇,王玉其,姚广平,等.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4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1):691-695.

132013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杨劲松),普通外科(杨海松)

1.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前3 d均停用相关药物,缺血性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片,第4天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每支10 ml),共用药20 d。对照组常规治疗(口服单硝酸异山梨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类),用药前后密切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心电图、动态变化,血粘度指标及毒副作用。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心绞痛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下。

1.3.2 心电图改善判定标准,显数: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ST段改善≥50%。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猜你喜欢
丹红红花稳定型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