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之研究

2012-10-26 06:21:04季勋龙
运动 2012年8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岗位

季勋龙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18)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之研究

季勋龙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18)

面对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性事故多发以及其他“人为性”伤害突发的现实,有效开展高职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养成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职业岗位的视角出发,通过对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应急避险能力需求特征的剖析,提出了具有公共体育基础课性质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及通式类选修课的教学载体设计以及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路径。

高职体育;应急避险;载体;路径

1 研究的背景意义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以健康教育为主旨的教育,健康教育的前提是生命安全。在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育在实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强化学生健康教育的同时,将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应急避险能力融于健康教育之中。同时,职业院校强化以岗位核心能力需求设置课程,高职体育教育在生命安全教育中注重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应急避险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本文从职业岗位的视域出发,以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物业管理专业和旅行社管理专业学生应急避险能力需求特征的剖析为例,提出了有效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载体及路径设计。

2 应急避险能力概述

应急避险能力是指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所具备的临时性、自主性的自救和他救的能力。

应急避险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它包括生理、心理、行为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依据各类突发事件在综合性能力方面的异同性,我们可将应急避险能力分为公共类和个体类。共性类指的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都需要具备的应急避险能力,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情绪控制、心理因素等。个体类指的是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类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避险能力,它主要涵盖了“三要素”的培养,即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应急能力。应急知识即应对突发事件的常识和技巧,例如,当遇到地震时,我们应该了解以自身目前所处的地点、环境该如何避灾,才能将灾害对我们的伤害降到最低。应急技能即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基本技术,例如,当遇到非法暴力事件时,我们不仅要了解遇敌的策略,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防身防卫,制敌技能。应急能力即有效实施应急知识、应急技能的身体行为能力,它包括生理、心理,运动能力等综合身体素质。应急知识是我们在突发事件面前进行自救和他救的理论依据。应急技能是手段,应急能力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依据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性质,我们可将突发事件分为公众类和职业类。相对应的应急避险能力即为公众类突发事件应急避险能力和职业类突发事件应急避险能力。公众类指的是人人都有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例如,地震、火灾、交通意外等。职业类指的是某种或某类职业特别容易遇到而在一般人的生活中不容易碰到的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公共类、公众类是属于通识类,个体类、职业类是属于专门类。

3 职业类岗位应急避险能力特征分析

职业类岗位应急避险能力特征分析是对岗位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性、伤害情况、应急处理加以分析,并将所得的结论综合在一起。其基本思路是从职业岗位角度出发,通过对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岗位事故等职业特征的分析,预测其比较容易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提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例如,空中乘务类工作,其工作环境是相对独立的、运行在高空中的飞机,当出现突发性疾病或高空不良反应等症状时,空中乘务人员应掌握紧急急救技能,以减缓病症的伤害或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时间;飞机运行过程中出现违法事件时,空中乘务人员有责任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掌握一定的遇敌、防身、制敌的策略与技能;当飞机因机械故障需紧急迫降于野外或水上时,空中乘务人员有责任帮助旅客脱离困境,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和水上救护的知识与技能。又如,小区物业管理类工作,其工作环境是人口、财产、公共设施都相对比较集中的场所,比较容易引来不法分子进行盗、抢、欺诈等行为,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制敌擒敌的技能;小区以楼层住宅为主居住的,各类燃气管道比较丰富,由于疏忽容易造成家庭火灾、燃气泄漏等意外事故,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影响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小区物业人员掌握相关的应急、急救技能,以减少损失。

4 高职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能力养成教育的载体设计

4.1 载体一:公共体育基础课的应急避险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一线岗位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为导向的。作为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应顺应高职院校“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课程构建理念,积极推动公共基础体育课服务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实用体育是近年来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构建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建设。笔者是从应急避险的角度来构建职业实用体育,主要针对岗位突发事件比较突出,职业安全特征比较鲜明的专业群来实施。本文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列举空中乘务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来进行分析,构建应急避险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模块。根据各专业群未来主要就业岗位中容易发生或伤害性较大的突发事件与相对应的应急避险能力的关系,将民航空中乘务专业应急避险职业实用体育课程设计成野外生存模块、水上救护模块、防身防卫模块、医疗急救模块4个领域,将物业管理应急避险职业实用体育课程设计成安全防范模块、安全教育模块两个领域。(表1)

4.2 载体二:通式类应急避险选修课

选修课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学生知识面,填充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开设应急避险选修课是响应国家对高校安全教育的要求,突发事件人人都有可能遇到,通过应急避险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避难据险的意识和应急技能的形成。应急避险选修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是在校园内全面推广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教学内容是针对社会上常发的、灾害性较强的公共突发事件来设计的。(表2)

表1 专业与应急避险能力的关系

表2 应急避险选修课教学内容

4.3 载体三:应急避险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高等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各类突发事件已经覆盖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不少工作岗位已将职业岗位应急避险能力培养作为上岗培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准职业人”的培养地,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对职业岗位中应急避险能力要求较高的相关专业设置应急避险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职业岗位中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点、技能点、能力点来组织安排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课程的实用性最大化。

5 高职院校应急避险能力养成教育的路径设计

应急避险能力系统是一个综合能力系统,仅通过日常的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达到应急避险能力的各项要求。为了使应急避险能力培养获得最大的实效性,需要将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来进行。以课内教学为主体,通过应急避险职业实用体育课、应急避险选修课、应急避险专业基础课等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应急避险能力的知识、技能、能力的教学。以课外教学为辅助,通过组织学生安全教育社团、安全教育兴趣小组等形式,围绕课内应急避险教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提高。教师以指导老师的身份给予相应的指导,在校园范围内开展应急避险知识竞赛或技能演练比赛,以竞赛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应急避险知识的掌握和自身目前具备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应急避险知识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以网络教学为补充,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网络信息平台,在学院网站中建立应急避险网页。以视频、图片、文字讲解、案例分析等为网页主要内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科学性、广泛性、有效性、全面性来培养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使网络技术真正为学生需求服务,满足学生的应急避险知识需求,普及学生应急避险常识。

6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职业岗位的视域出发,通过对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应急避险能力需求特征的剖析,提出了公共体育基础课性质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及通式类选修课的教学载体设计以及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路径,填补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对于应急避险能力培养的匮乏,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职业人”培养模式。

[ 1 ] 王强,闵彬彬.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

[ 2 ] 王强,王莉.创建学生应急避险课程体系的构想[ J ].科技信息,2010(10).

[ 3 ] 吴华,何路,张新定,谢新民.海南高校学生应急避险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

[ 4 ] 吴晓蓉,白芳丽. 论应急避险教育的人本价值及施行路径[ 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

[ 5 ] 靳春菊.学校体育应加强对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 J ].体育教学,2009(9).

[ 6 ] 翁惠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G807.4

A

1674-151X(2012)04-08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39

投稿日期:2012-02-17

2012年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CC198);2011年浙江省社科联科普课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ZC21)。

季勋龙(1977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应急岗位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