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翟凤英
中国营养科学进展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翟凤英
营养科学的发展是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变化紧密相关的。我国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朴素的营养思想。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营养学奠基于18世纪中叶, 随着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和实验技术等的发展, 营养学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同时整个学科领域也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与微观并进的发展过程。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营养学进入分子、亚细胞水平。随着微观研究的继续深入发展, 宏观人群研究也逐渐得到关注, 营养学开始注重如何使居民得到实惠。
20世纪初, 传统的中国中医药理论与国外营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 创立了中国的现代营养学。多年来, 几代营养学者针对许多营养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 并开始从政策法规层面来研究和推动全民的营养改善, 在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营养科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正逐步形成营养学基础研究、宏观研究、膳食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并重的局面,许多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营养学科的发展起步较晚, 研究工作队伍人数相对较小, 但在解决实际营养问题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如克山病防治研究,脚气病、癞皮病防治研究,以及碘盐预防缺碘性甲状腺肿等。截至目前, 已经形成了一支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健、大学、科研院所组成的营养研究工作队伍。近年来我国营养学学科发展迅速, 学术研究和知识推广活跃, 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不仅在微观领域使营养学研究更加深入, 而且从宏观角度探讨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 以及国民营养改善的途径和方法, 特别是对食物中植物化学物有效成分的研究结果对预防与控制营养缺乏病和与膳食相关慢性病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一) 营养政策法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营养政策法规对一个国家的营养改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尽管工作基础薄弱、起步较晚, 但是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保障我国居民的基本营养需求和提高营养水平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解放初期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票证政策、《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近年来, 营养政策法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居民营养改善条例》
我国的营养立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做了多次尝试。1988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管理条例》草案; 1998年经过大量资料的收集, 初步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师法》草案。但是两部草案均未能列入国家立法程序。2002年中国营养学会再次启动立法倡议, 向全国政协和人大进行营养立法的提案,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46名院士及营养专家的营养立法呼吁信上给予了重要批示, 有力推动了营养立法工作。在国务院法制办与卫生部法规司和疾控局的领导下,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开展了营养立法工作, 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了“营养政策法规委员会”。经过近五年的工作, 查找了大量国内外营养法规资料, 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 完成了《中国居民营养改善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在卫生系统广泛征求了意见。目前,《中国居民营养改善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
2.《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促进营养改善工作,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卫生部组织制定了《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于2010年8月12日颁布, 9月1日开始执行。该办法是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共同起草完成的。共7章36条; 自2009年开始到2010年完稿先后经过7次专家讨论会, 是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出台的。内容包括: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营养监测;第三章营养教育;第四章营养指导;第五章营养干预;第六章奖励; 第七章附则。
3.《营养工作规范》
2006年,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起草《营养工作规范》, 2008年在全国卫生系统正式颁布。该规范规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的营养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成为在全国开展营养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方针。
4.《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食品营养标签的立法和管理工作受到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重视, 并已成为重要的立法工作之一。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的起草和制定主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2004年1月完成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以及3个规范性附件《营养标签标示规范》、《营养声称准则》和《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修订稿, 2004年9月定稿并在卫生部网站公开听取意见,2007年底正式颁布。该管理办法主要对营养素含量标示、营养声称和其他营养信息进行了规范和标示说明。
5. 营养标准委员会
2008年在食品标准委员会中新增了营养标准委员会; 2010年经卫生部批准, 在卫生部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中新设立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 将对营养标准的制修订进行系统管理。
(二) 营养学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订和修订
由于缺乏国内的实验研究基础, 我国2001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有一部分指标是借鉴国外的数据制定的。在近年的实际运用中, 发现存在许多高估或低估的现象,基于这些问题, 我国的营养专业人员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 对能量、蛋白质、钙、铁、维生素A、胡萝卜素转化率等多种营养素进行人体代谢实验, 已经取得了部分实验数据, 并对原有推荐数值提出了修正建议。关于硒的参考摄入量是依据我国科研工作者对高硒和低硒地区的大量数据研究基础而制定的, 目前国际上也引用了我国的这项研究结果。其新的修订将更适合我国人群的膳食及生理特点。
2. 食物成分研究
食物成分表是评价居民营养状况的基础工具之一, 我国营养学家早在解放前就开展了食物成分研究。但较为完整的《中国食物成分表》是在1952年出版的,在此基础上,2002~2004年出版了新的《中国食物成分表》。除了常见的营养素成分外, 添加的数据包括220个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数据、130个碘的数据、171个叶酸的数据, 以及借用了美国食物成分数据信息中心的114个食物大豆异黄酮的数据。近年对食物成分的研究仍在继续, 包括一些植物化学物、生物活性物质等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数据并提供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 与国际标准靠拢。
3. 营养缺乏病基因多态性研究
候选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营养缺乏病、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饮食及营养、气候及地理环境、吸烟饮酒等均对这些疾病起重要作用, 进而推测, 这些疾病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在遗传基础上协同作用的结果。迄今为止, 我国已开展基因多态性研究的疾病有: 超重与肥胖、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脑卒中等, 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和完善。
4. 植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随着对食物营养成分认识的不断深入,植物活性物质正成为营养科学研究的又一热点。我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群调查开展了多种植物活性成分如大豆异黄酮、叶黄酮、牛磺酸、茶多酚、苦瓜多糖、刺梨多糖、芦荟多糖等的研究, 发现其不同的生物活性功能, 如促进脂质代谢、抗氧化、调节生理代谢、抗癌等,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植物活性物质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健康提供了科学证据。
5.营养素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
近些年,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我国人群中正呈大幅增加趋势, 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除了对能量、脂肪的研究分析外, 我国的营养研究者开展了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调查研究,如钠与高血压, 铁、锌与糖尿病等的一系列研究分析, 以期发现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营养素的一些特殊关系, 为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三) 营养学宏观与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作为指导大众学习和实践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基本工具, 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便于我国居民理解和运用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989年发布第一版, 共八条指导。经过实际应用经验和更为广泛的研究, 1997年发布第二版, 也是八条内容,但对每一条都做了相应的说明, 使使用者更易于理解和应用。同时, 公布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从2006年开始, 中国营养学会组织国内专家, 依据我国十年来的营养学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进展进行了第三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修订工作, 对总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都予以完善。2008年1月由卫生部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版)。
2.营养调查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
我国于2002年实施了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 也是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工作。基于前三次的经验, 在调查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并与慢性病调查相结合, 使得调查内容更加丰富, 除了膳食指标外, 还包括体测、血糖、血脂、血压、血红蛋白、血浆维生素A等生化指标, 便于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与慢性病的结合研究和分析。这次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6 类地区,共132 个调查点, 调查人数243419。目前已出版调查报告数据集八册, 发表论文近百篇。
3.人群营养状况的追踪研究
为了追踪我国城乡居民营养状况及相应需求的长期变化趋势, 在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协作, 开展了中国九省(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 人口、经济变化对人群营养、健康影响的纵向调查, 分别于1989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进行了八次追踪调查。2011年将进行第九轮调查, 并且扩大到三个直辖市。该项目是我国唯一的一项大规模营养纵向追踪研究, 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膳食模式和居民营养状况的变迁数据。
4.营养监测体系的逐步建立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处于急剧的变迁阶段, 由于全国营养调查时间间隔长,10年进行一次, 难以及时反映膳食营养的实际变化情况。从2005年开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先从西部小范围试点, 选择2省4县进行营养监测工作, 探讨营养监测的可行性, 并在实际工作中发展监测方法和关键技术, 2006年扩大到西部7省22个贫困县, 2007年又进一步扩大到13个省的30个县。2009年在卫生部的支持下,组织专家探讨了将10年一次的全国营养调查改革为多轮次的营养监测的可行性, 最后确定先在全国的8个省进行一年的试点, 然后根据结果推广扩大至全国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实现每5年完成一次全国营养调查。
5.营养信息数据库的研究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对近10年来完成的多个国际和国内大型营养合作项目, 如“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全国营养调查”、“ 中国人群营养与改善监测系统”、“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与监测系统”、“全国总膳食调查”等进行整合, 集中整理, 纵向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与体质状况。该数据库包括各年龄段人群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评价、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调查、膳食调查方法的比较、常见食物数据库的更新、食物中铅污染状况分析及网络查询服务系统的试运行等。
人。与1996年相比,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大幅增加, 糖尿病患者已达2000万人。此外, 与营养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患者还大有人在。1993年, 我国的疾病经济负担为3208亿元, 占GDP的9.3% ;2003年, 疾病经济负担达到1.2 万亿元, 占GDP的10.3% 。疾病经济负担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的营养现状分析, 营养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解决当前和今后的营养问题成为重要的课题, 包括解决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居民正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一方面, 营养素缺乏或不足仍然威胁着我国妇女、儿童、老年人和贫困人群的健康。农村5岁以下儿童身材矮小率高达20.5% , 西部贫困地区更为严重, 高达29.3% 。我国缺铁性贫血患者在妇女和儿童中占10% ~30% , 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绝大多数人达不到推荐量, 微量营养素的潜在缺乏人数就更多。营养素缺乏不仅威胁易感人群的健康, 最为重要的是影响下一代的智力、体力和精神等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另一方面,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疾病正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2002 年调查结果显示,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 我国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 , 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已达2 亿; 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估计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1.6 亿多,高血压患病率与1991年相比, 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7000多万国民营养意识、知识水平低下问题; 解决相关法律缺乏的问题;解决专业机构萎缩及人才不足的问题;解决营养研究总体水平较低的问题等。但是, 在面临挑战的同时, 营养学学科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居民对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 2007年党和政府把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营养学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分支。同时, 营养需求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与全面实现小康、建立和谐社会密切相关, 这些都为营养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面对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变迁而带来的双重营养负担, 营养学学科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规划和调整。第一, 由过去侧重于营养缺乏病研究变为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研究并重, 并逐步增加对慢性疾病的重视, 加大研究力度; 第二, 由过去侧重于营养基础研究变为基础研究和宏观应用相结合, 将更多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的实用措施, 发挥社会效益; 第三, 加强营养政策法规研究, 从宏观角度调控营养改善的作用和影响, 促进全民健康。具体对策如下:
(1)组织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形成完整的营养学学科发展体系;
(2)有计划地开展营养政策研究, 建立我国营养法规体系;
(3) 探讨高效准确的居民营养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 建立全国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体系;
(4) 加强对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与膳食相关慢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膳食营养预防与控制措施;
(5) 研究大众营养教育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有效利用大众传媒, 使营养教育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6) 以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的食物生产、加工和市场供应, 为居民提供更加美味、更加营养的食品。
在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营养学的重要地位不容质疑,而要发挥营养对居民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还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并制定相关法规, 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各时期发展规划之中; 加强对农业、食品加工、销售流通等领域的营养科学指导; 加强大众营养教育, 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文章来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