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苗捷 姜荷梅
(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
构建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苗捷 姜荷梅
(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一直以EGP(一般用途英语)教学为主,但是EGP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倡导大学英语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 EGP ESP 酒店管理专业
在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既具备专业知识,又能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和处理对外事务的高素质人才或应用型人才。我校作为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培养更多的适应外资企业和中外交流需要的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我校和全国所有其它高校一样,大学英语的性质是基础英语,或叫一般用途英语。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打好语言基础,即基础英语占据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地位。但是,随着新课标的执行,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大学英语有必要从基础英语逐渐转到专业英语上来。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英语,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就会提高,进而能大大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蔡基刚,2010)。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化酒店管理与服务人才,以适应涉外豪华酒店的需求。因此,如何使大学英语从EGP教学向ESP教学转变,构建适合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成为了我们的研究课题。
从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来看,一般用途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成为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两大主流。EGP是指学校教授的基本英语知识,它强调学生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包括词汇和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是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必用语。在EGP教学法的训练下,学生能够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进行日常交流等。我国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教学都属于一般用途英语教学范畴,也就是说EGP的教学模式贯穿了我国整个基础教育过程。而且,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是以EGP教学为主。
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包括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金融英语、营销英语、公务员英语等等。ESP有四个显著的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一般用途英语形成对照(Hutchinson&Waters,1987)。
由此可知,ESP教学把实用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提炼出与职业领域相适应的英语应用能力,形成了一个针对性强、以实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途径,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力推广,并与EGP教学有效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用能力。
首先,需求是指学生的学习或工作要求,即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做什么,这是“目标定位”需求(Goal-oriented)(Widdowson,1979);第二,需求也是用人单位期望学生通过语言培训项目所达到的目的(Mountford,1981);第三,我们可以考虑学生实际获得语言所需做的事,这是“过程定位”需求(Widdowson,1979);第四,学生自己希望从语言课中获得东西,这种需求指的是学生除学习或工作需要外的个人目标(Berwick,1989);最后,我们还可以把需求解释为“缺乏”,即学生尚未掌握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即获取对特定学习者需求信息的详尽分析方法,是ESP课程设计的最显著特点。需求分析从各种途径获取有关学习者使用语言的目的、学习者初始水平、预期达到的目标等信息,从而为教学大纲的构建、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提供启示。ESP课程与一般英语的区别不在于需求的存在,而是学习者意识到某种需求(Hutchinson&Waters,1987)。只有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真正需求,课程设计才能有效地、有目的地设置出来,并且随着学生每一阶段需求的改变不断地修整课程设计中不尽完善的地方。
针对我校2009级和2010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我们进行了题为“构建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问卷调查”活动。此问卷旨在调查我校09级和10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现状和ESP学习需求,从而构建并逐步完善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09级和10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分别有68人和77人以匿名的方式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有效参与率分别达到91.9%和98.7%。本次问卷共设计了27个问题,内容涉及学生背景情况、学生当前英语学习状况和学生ESP学习需求三个方面。题型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排序题和主观建议题等。
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酒店管理这一专业,并且意识到英语在这一行业中的重要性。他们非常渴望学习与酒店管理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并不约而同地把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摆在学习目标的首位。下面我们以10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例来具体分析他们的ESP学习需求。
从表一可见,学生非常渴望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与酒店英语相关的ESP教学内容,在参加调查问卷的77人中,有51人选择了“很有必要”,占总人数的66.2%;而选择“有必要”的也有20人,占总人数的26%。也就是说,92.2%的学生表达了对大学英语ESP教学的强烈需求。
从表2可见,有66.2%的学生希望大学英语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就要融入与酒店英语相关的ESP教学内容,而选择“第四学期”的人数为零,这说明了学生希望学习ESP的迫切愿望。
从表3可见,在列出的所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显然学生对与自己专业(即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ESP课程更感兴趣。而且,我们还发现,选择“酒店英语口语”课程的人数最多,为75人,占总人数的97.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很渴望提高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从表4可见,学生的首位大学英语目标是提高听说能力,说明学生充分意识到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学习酒店英语”的得分竟然高于“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位列第二,这说明学生对ESP教学的需求甚至超越了EGP教学。我们从学生的主观题反馈中也得知,学生在学习了近十二年的EGP之后,不想在大学阶段再重复中小学学过的英语语言知识,而想获取更多有关专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英语知识。
基于对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ESP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对09级和10级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了“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试点,旨在探索构建符合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和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在EGP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与酒店英语相关的ESP教学内容,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日常英语和酒店英语听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分层教学是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遵循的准则。通常,我们是以两至三个院系为一个模块,根据学生的入学分班测试成绩并参照高考英语成绩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大学英语教学班。然而,为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实现教学改革目标,我们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单独分成大学英语A、B两个层次的教学班。
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跨越两个学年,四个学期。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第一学年采取以EGP为主、ESP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而第二学年我们将彻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完全采取ESP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日常英语听说能力和与今后职业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
第一学年的大学英语侧重EGP教学,目的是保证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具备日常英语会话的交流能力,并为日后的ESP教学打好基础。通过EGP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同时,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
在EGP教学的基础上,适时融入与酒店英语相关的ESP教学内容。教师采用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创设酒店英语的“听说”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景操练和角色扮演(Role Play),例如:Room Reservations(预订客房)、Check-in(登记住宿)、Check-out(结帐离店)、Chamber Service(客房服务)、Wake-up Call Service(唤醒服务)、Seating the Diners(顾客就座)等等。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得体的酒店礼仪服务能力和灵活应用酒店工作岗位情景英语的能力。
第二学年的大学英语将完全以ESP,即酒店英语作为教学内容。ESP教学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用英语处理酒店日常事务的能力。
此阶段的ESP教学将侧重饭店服务和运营实用英语,全方位扩充及巩固学生的酒店英语听说能力。在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酒店服务和运营的相关专业英语知识。内容主要涉及前厅(Front Office)、客房(Housekeeping)和餐饮(Food and Beverage)三大酒店服务模块以及饭店运营(Hotel Operation)、饭店销售与市场营销(Hotel Sales&Marketing)和饭店应急处理(Hotel Emergency Measures)等酒店管理模块。我们也鼓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参加行业主办的相关英语等级考试并能获得相应证书,例如上海市旅游局颁发的《上海市旅游行业饭店外语等级证书》等。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新模式所采用的课程考核比例为:平时成绩(20%)、过程考核成绩(40%)和期末成绩(40%)。可以看到,现行的考核方式中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强了过程考核,并降低了期末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回家作业、教师所布置任务(酒店英语角色扮演等)的小组及个人完成情况等。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认真对待每节英语课,并高质量完成教师布置的每项任务。过程考核主要包括书面测试(占20%,一学期共两次)和听说测试(占20%,一学期共三次,期末进行一次口语测试)。其中,口语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训练的重点,在完成平时酒店英语角色扮演(Role Play)的基础上,学生在期末口语测试时要进行一次酒店英语的汇报表演,形式可以是平时角色扮演场景的随机抽选或多个场景的组合,并进行录像拍摄。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考核比例更加合理灵活,强调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的重要性,弱化了“考试定终身”的局面,更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更能反映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对于强调英语听说能力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英语教学与专门知识或学科的结合势在必行。不可否认,ESP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
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施一年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09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2010年6月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情况下,成绩不俗,获得了86.11%的高通过率;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09级酒店管理专业有两位学生荣获C类三等奖;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09级和10级酒店管理专业各有一位学生荣获C类二等奖,并有五位学生荣获C类三等奖;10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酒店英语ESP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在大学英语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并且出现了90分以上的高分,总评不及格率也相对低于其它普通大学英语教学班。
这些成绩表明,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是成功而且有效的。我们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并不断完善EGP+ESP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努力做到两者的科学结合和合理分配,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1]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A].In R.K.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Hutchinson,T.and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Mountford,A.The what,the why and the way[A].In Aupelf/Goeth Institute/British Council,1981(1):19-34.
[4]Widdowson,H.G.EST in theory and practice[A].In H.G.Widdowson(ed.).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5]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7).
[6]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11).
[7]黄萍.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苏婕.基于需求分析下的 ESP 教学[J].跨世纪(学术版),2008.
[9]许毅兰.浅析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的可行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
本文系上海商学院201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构建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