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毅,肖文刚,李俊杰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重庆 400038)
课堂教学评价与影响教师授课水平因素分析
吴 毅,肖文刚,李俊杰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重庆 400038)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确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指标。根据重点指标对71名医学基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教龄、课程性质等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显著,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五项措施。
授课质量;问题分析;对策思考
10.3969/j.issn.100221701.2012.10.006
教学永远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永远是高等院校工作的主旋律。由于教学计划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课堂教学上,而且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科学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授课水平,就成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措施。
1.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过大量研究。国内学者在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时,主要是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国外学者特别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教师对课堂的管理组织,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较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支持、信息与技术等。英国曾就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提出八个方面的标准[2],对教师的知识和理解、教师的教学与评价、教师的专业特征以及学生的进步等指标进行全面考核。据了解,他们在评价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且每个标准均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需要改进4个等级[1]。
我校根据军队院校的基本特点和医学专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较全面细致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个方面:(1)教学理念先进;(2)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3)讲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4)思路清醒,阐述准确,重点突出,教案规范;(5)内容充实,难度、深度、广度和信息量适宜;(6)反映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客观介绍不同学术观点;(7)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专业实践或军事应用特色;(8)教学方法灵活适当,实行双语教学;(9)调动学员情绪,互动性好;(10)教姿教态端正,军人气质好。
2.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全面细致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但过于强调全面而忽略了根据学校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某一阶段的评价重点,将有可能把教师的注意力引错方向,从而难于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预期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224]。“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就是让人成为真正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等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思想”,在于“思维”。高等院校有无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是判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所以,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发展自己解放自己的方法”。学生的思考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知识的传授,教师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传授给学生,以达到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思考、探索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根据上述认识,我们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从追求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向突出知识讲授的科学性逻辑性方面偏移,把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我们把评定课堂授课质量的“重点指标”,列为以下三个方面:(1)基本内容的科学性;(2)主要内容的内在逻辑哲理性;(3)能否与实际密切结合,将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希望利用它的导向作用,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变更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们应用“课堂教学评价重点指标”,对我校医学基础12个教研室、71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并将教学效果分为优秀、良好和需要改进三个等级。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观察了不同教龄、不同职称和不同学科教师教学效果的差异,意在从教的角度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从而引发对提高课堂授课质量的一些对策思考,为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表1、表2、表3分别统计了12个教研室、71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评价结果。结果显示:
1.我校医学基础教学水平良好,课堂授课的优秀率在50%以上。但问题较多需改进的教师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说明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2.教龄,即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时间,与教学水平有十分明显的关系。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只有走上讲台,才能有所认识有所体会。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时间越长,体会越多,水平越高。表1显示教龄为6年以上,教师的教学功底才开始步入成熟。
表1 不同教龄教学水平评价
表2 不同职称教学水平评价
表3 不同学科教学水平评价
3.职称,即代表学术水平。理论上讲,学术水平越高授课水平应该也越高。但实测结果(表2)并没有显示出理论上的理想结果,副高职称教师的授课优秀比例反低于讲师。其主要原因在于晋升职称的评定标准,主要强调研究生学历、科研能力和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等级,而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常常放在次要的甚至是被忽略地位,极大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4.学科。学科的特点规定了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对学科特点的研究,直接影响着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表3数据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根据专家听课的实际体会,可以得出:“较为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较为成熟,课堂授课的优秀率较高;新建的前沿学科课程,教学水平偏低”的结论。由于前沿课程基本理论较深,新概念较多,知识更为抽象,所以客观上使授课难度加大,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更高。因此,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努力加强课程内容研究,提高新建学科前沿学科课程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水平,是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几点启示
1.加强教育教学理念的思考。高等院校亟待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思考和更新,应用创新的理念创造创新的实践,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2.关注课程特别是新兴前沿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组织知名专家进行研究编写,以推动学科课程建设和发展,同时引导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3.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特别对教龄短,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4.提高教学质量在各种评定体系中所占比重。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在职称评定,优秀评价,干部考核,精品课程,杰出人才,卓越人才,等各项评定中所占的比重,激励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5.根据院校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制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内容简单、重点突出、导向性强的课堂教学重点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引导、鼓励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郭丽莉,孙河川.关于中英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比较研究[J].教育前沿,2008(12):15218.
[2]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2 7.
[3]刘铁芳.以古典姿态守护现代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1(4):62 13.
[4]王李金.对中国大学教育近代化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07(4):10214.
G402058.1
A
100221701(2012)1020011202
2011209
吴 毅,女,本科,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编号103250)。
●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