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战略转型的十年

2012-10-25 02:16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水利 2012年19期
关键词:节水型用水量经济社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 浩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水资源形势的日趋严峻,人们普遍关心我国的水资源如何满足庞大人口规模的食物供应需求,如何支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如何维系水生态与环境系统的良性健康运行,如何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面对新时期的水资源新挑战,中国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专家学者在对国情和水情理性研判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开展了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核心的水资源战略转型实践探索。

纵观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十年实践历程,有四点鲜明的有效做法:一是确立理念。节水型社会建设战略一经提出,就在国家层面不断被强化和固化,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2002年“建立节水型社会”被写入新修订的水法中;2004年中央人口、环境和资源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中国要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把节水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二是试点先行。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而实施的用水方式变革。为积累经验探索模式,全国先后建立了100个国家级试点和200多个省级试点,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河西走廊、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南沿海等诸多试点都以其生动的实践给出了各具特色的建设范例,引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严格实施。自“十一五”起,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被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值还被列为约束性指标;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也被纳入国家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的落实。四是规范建设。国家颁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发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点和指导意见,建立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开展了绩效评估与考核,保障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序规范实施。发展至今,节水型社会建设已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用水快速增长态势明显放缓,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社会用水文明程度广泛提升。节水型社会已成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作用和意义绝不亚于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水战略。新的历史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将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行政推手,通过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社会水循环全过程管理,塑造自律、规范、高效的用水方式,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以预期的是,我国未来治水实践将会有更多的挑战,也会有更美好的愿景。

猜你喜欢
节水型用水量经济社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节水型抽水马桶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