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 ,徐 霞 ,朱 魁
(1.章丘市水务局,山东 章丘 250200;2.章丘市绣惠渠管理处,山东 章丘 250200;3.章丘市打井队,山东 章丘 250200)
章丘市现有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客水组成。根据历年水资源调查评价,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94亿m3,可利用量为4.46亿m3,其中地表水总量1.4亿m3、可用量1.07亿m3;地下水总量2.88 亿 m3,可利用量 2.73 亿 m3,客水 0.66 亿 m3(东湖水库正在建设,未计算在内)。
以2005—2010年计算,全市平均年供水总量2.82亿 m3,其中,地下水 2.15亿 m3,地表水 0.098 3亿 m3,引黄河水 0.44 亿 m3,泉水 0.066 亿 m3,矿水0.02亿m3,中水0.036 5亿m3,地下水占全市供水量的76.2%。详见表1。
从开发利用分析,地下水利用量占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量的82%,接近极限;拦蓄水为24.5%,矿水为20%,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引黄水量占设计引水能力的25%,基本达到目前黄委的分配指标;引泉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和白云湖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空间较大。
表1 全市水资源利用程度表
从用途分析,居民生活、工业、农业、渔业及生态景观用水量分别为 0.28亿 m3、0.31亿 m3、1.99亿 m3、0.18亿m3和0.064亿m3。详见表2。
表2 全市水资源利用情况表
1)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章丘市人均水资源为350 m3,仅为全国的15.9%,接近山东省平均水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水资源1 000 m3的临界值,属于严重资源型缺水城市。随着章丘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地下水超采严重,用水结构不合理。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偏高,目前全市地下水只剩0.58亿m3的可利用量,接近开采极限。地表水年实际用水量为980万m3,占可利用量的24.5%;工业用水总量的80%是地下水,使用地表水不足20%。胡家岸引黄灌区灌溉方式较落后,田间水利用系数不足0.6。
3)管理体制不顺,水价调控导向不明显。水资源城乡分割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水源与供水、排水分割管理,“多龙管水、政出多门”,影响了水资源的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目前,章丘市积极推进水系连网工程,打造河河相连、河湖相连的水系网络,坚持“优水优用”和“同源、同网、同质”的原则,贯通城市与农村饮水供水管网,按照“地下水保生活、地表水保生产”的取用水原则,扩大工业、农业地表水、中水、矿井水利用量,利用地表水、中水置换煤矿、化工等重点用水企业取用的优质地下水,防止了地下水超采。
尽快启动章丘市水务一体化改革,打破部门界线,通盘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改变目前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生态用水的分割状态,切实建立水资源统一协调、高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真正实现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节约、保护、配置、统筹的协调管理,变多龙管水为一龙治水,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利用。同时,建议由水务部门牵头,联合住建、环保、经信、农办、农业局、高教办、开发区等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开展新一轮水资源总体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水资源的统筹科学利用。
一是加强调水工程建设。统筹考虑全市水资源分布和现状,按照“一泉通六库、二纵连双横”的总体框架,按照“六水互济、三生兼顾”的原则,尽快制定具体的调水工程年度计划和方案,打通水资源输送渠道,构建水资源调配管网,实现水资源的统筹调度利用。二是加强企业供水工程建设。实施杜张水库、朱各务水库、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引水、垛庄水库供水提升等工程,建立以地表水为工业用水主要水源的供水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自来水管网的基础上,制定水源置换工程方案替代地下水,把节省的优质地下水用于城乡群众饮水,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三是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围绕本市水资源量的增存,积极拦蓄地表水,开发新水源,最大限度地搞好全市范围内的拦蓄工程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塘坝、水库工程,抓紧实施大站水库和13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积极争取组织实施百脉泉水库建设。四是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省里批准的征收价格,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一步理顺水资源费、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再生水及各类用水价格的比价关系,按照限制开采地下水、高效利用地表水、鼓励使用再生水的原则,实行定额管理、超额加价的分段水价政策,全面推行“差别水价”制度。
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章丘市水资源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探索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合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
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加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加快实施企业生产和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改造,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
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尽快出台本市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
四是加快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形成系统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严厉查处违法取水行为,做到“立项必须论证,取水必须许可,用水必须收费,取水必须计量,违法取水必须受到处罚”。
在保障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要把保泉工作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任务,建议重新成立市保泉工作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同时,明确水务部门作为保泉工作的牵头责任部门,负责整个保泉工作措施落实,从根本上解决保泉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抓好“控流”。控制好泉水流量、减少不必要的泉眼,是当前保泉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二是抓好“减采”。垛庄水库供水管道与贺套水厂供水管网对接,以垛庄水库水源作为贺套水厂水源,解决该水厂对泉域地下水的大量开采问题。三是抓好“减排”。严格划定柳沟煤矿禁采区域,限制其矿坑排水量,及早论证柳沟煤矿及泉头内其他矿井的关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