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丽,武曙红,栾晓峰,赵光亮
(1.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北京10211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自1956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在保护生态环境及物种多样性方面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绩[1]。但是,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管理方面的不足正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因而,保证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提高是自然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对保护区的管理提出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适应保护区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及挑战,完善其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适应性管理崭露头角,这一概念是由生物学家和系统分析学家在描述社会和生物圈分界面的经营导向原则时提出的。适应性经营是针对系统的不确定性提出的,是以可持续经营方式经营庞大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方法[2]。20世纪90年代至今,适应性管理及其思想逐渐形成,主要围绕着复杂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管理展开研究。
本研究旨在尝试采用适应性管理模式改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在指出自然保护区可能存在的不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构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的体系结构,以期为解决自然保护区可能产生的管理不确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适应性管理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其研究领域的限制(最初是结合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的),人们对这一管理模式的认识还不深入。目前,它已引起来自生物、经济、生态、教育、心理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什么是适应性管理?Lee[3]认为,适应性管理是将有利的自然用途看作一项试验,以便我们从中有效地吸取经验。该定义隐含着:新的信息不断被验证、评估时,必须相应调整战略决策和战略目标。朱立言等[4]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适应性管理就是组织基于外部环境变更或内部诸要素和谐需要而进行的自主性调节活动,即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Vogt等[5]认为,适应性管理是在生态系统功能和社会需要方面建立可测定的目标,通过控制性的科学管理、监测和调控管理活动来提高当前数据收集水平,以满足生态系统容量和社会需求方面的变化。郑景明等[6]提出,所谓适应性管理是将民主原则、科学分析、教育、法规学习结合起来,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可持续地管理资源的过程,包括连续的调查、规划、实施、评估、调控等一系列行动。曲智林等[7]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规划时提出,适应性管理是由规划决策者、经营者、研究者及公众参与下,在现有的科学技术下,逐渐积累经验,通过监测与评价,反复反馈森林在执行规划中所出现的趋势,对所做的规划和经营方案进行调整。Daniel P Loucks等[8]认为,适应性管理是一个不断调整行动和方向的过程,根据整体环境的现状、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及满足发展目标等新信息来进行调整。杨荣金等[9]指出,适应性管理是基于2个前提:一是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理解是不完全的;二是管理行为的生物物理响应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为适应性管理提出一个较为一般的普适性概念:适应性管理是针对系统的内外不确定性进行的连续调查、设计、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再调整等一系列的动态循环管理行动,以保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动态平衡,实现系统的健康发展和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该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适应性管理是从试错角度出发,管理者随环境变化特别是不确定的影响,不断调整战略来适应管理需要;而传统管理模式一般采用行政指令,对不确定问题的考虑甚少,管理滞后现象突出[10]。
适应性经营是一种不用花费太长时间深入研究,使经营者具有一定灵活性,能根据经验调整策略和干预活动的经营途径。尤其是当出现的问题或者威胁不可预测且需要通过若干步骤才能解决时,适应性经营更显得重要。
适应性经营采用正式的、系统的且严格的方法来分析、评价和判断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通过反馈使管理适应变化,并不断通过试验来提高管理水平。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经营者面对的是内部和外部的互动而复杂的生态环境和社区环境,保护区经营管理必须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及时地评价各种策略和行动的影响效果,不断重新审视初期的远景设想和目标。
将适应性管理概念引入到管理保护区上,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价值。因此,这就需要将保护区的管理过程看成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不断寻找能够适应变化、适应不确定性问题的平衡策略。
适应就意味着保护区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及保护区与外部环境之间要达到协调与和谐的状态,当各要素、保护区及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适应时,保护区的发展会带动周围环境的发展,实现协同进化。但一旦出现不适应时,就需要对保护区内的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乃至是彻底的变革,才能解除危机,实现动态的平衡。
系统是一个集合的概念,这个集合自身有着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它一般由各个功能要素支持,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改变作用于系统的各压力要素,可以使得系统朝着理想的方向变化。保护区是一个为了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管理目标的生态系统,与周围社区有着紧密的联系。保护区的管理也是如此,我们无法在最初对保护区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做出全部的合理评价,一些因素必须依赖时间给予检验,因此,管理者要耐心仔细地观察变化,可以做出适当预期,但是当预期与现实观察出现矛盾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管理者要针对自然保护区这个系统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现象,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整体过程看成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由此找到一种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方法。笔者认为,适应性管理的重要特色在于能结合和利用信息的更新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动态调整对策,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纳入整体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有复杂的时空结构,是动态的、环境影响强烈的、综合性的系统。这些特性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会随时间而表现出无规律的更复杂的变化,所以,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难以预测的,这也是我们要把适应性管理应用到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的重要原因。这些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2.2.1 管理行为的不确定性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往往存在多个,各个机构之间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比如,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和旅游部门都会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各个管理机构、部门协调不足,或者利益冲突,导致长期存在“多龙治水”、“各自为政”的分割管理,甚至是冲突管理的局面。除了利益冲突外,各方知识交叉的取向也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旅游部门和林业部门分析问题的立场不同,导致实际的保护区管理中存在不协调的现象,这也是最后管理决策难以取舍的原因之一。旅游部门由于利益驱动,部分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不限制客流量,超过了生态和环境的最大承载量[11],这就与林业或环保部门的保护初衷相悖。
2.2.2 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 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会因自然随机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不确定性,如气候变化、火灾、地震等等。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就使得世界遗产所在地、世界著名的大熊猫故乡——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到严重破坏。另外,气候的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发生改变,增加了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的危害强度和频率,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IPCC报告中提出,在考虑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适应对策中,进行保护区网络通道设计有利于物种迁徙[12],对一些敏感和脆弱物种进行迁地保护时,要考虑到适当改变保护区之前的设计,以增强适应性。
2.2.3 人为造成的不确定性 除了管理者和参与管理的人之外,很多自然保护区还面临着众多复杂的人为干扰。如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易与周围社区群众的经济利益产生矛盾,周围的社区群众往往被剥夺了利用资源的权利,而且没有可替代的理想方案,就可能会做出偷伐偷猎等破坏生境、损害生物多样性的行为。由于存在对利益关系不协调问题的重视不够,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与补偿机制缺乏等[13]产生的人为的不确定的干扰,管理部门一般没能实时监测到这些破坏行为,最理想的也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预防工作。
此外,自然保护区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引发的不确定性,国家政策、机构、立法的不确定及新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因此,面对不确定问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应表现得更为灵活、有弹性,管理者也应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保证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功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系统的健康及可持续的经营管理。可见,适应性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自然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就是以保证保护区的健康和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围绕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出现的各类不确定的因素展开的一系列保护经营管理工作,包括设计、规划、评价、监测等,确保自然保护区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为此,制定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1 分析不确定因素 其是实施适应性管理的前提条件,提供基本数据信息。保护区的管理者要了解保护区的目前状况,了解目前状况的演变过程以及驱动保护区系统发展的过程,才能够提出关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相互作用的某种假设。各种驱动力也就是不确定力量,能够影响我们试图管理的保护区系统,加之自然、人为、经济及法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保护区的管理者又处于交织的核心,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坚持保护区所规定的不丢失物种、不丧失其存在的自然价值、不丧失其功能的管理目标,围绕此目标进行各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
2.3.2 制定适应性经营方案 其主要包括:管理计划形成与实施中要进行的风险评估和鉴定、提出假设、完善相关计划以及计划的具体实施措施等。当自然保护区的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者应及时实施适应行为,具体为:对管理中的多个不确定因素进行比较判断、风险分析,确定主、次要影响因素,提出由此导致的相应系统反应和变化的假设,对已有的计划进行充实和完善,使之适应新的变化,并制定出变更后计划的具体实施措施。
2.3.3 监测适应性经营过程 自然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行为的监测需要从正反2方面分析对适应性管理的有效实施。监测时需要严格在假设的前提下,按照计划,从多项不确定的因素中分析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终才可能实现预期。
2.3.4 评估、分析和交流 比较预期反应和现实反应的差异,评估分析制定的计划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的原因,评估预期的假设和现实结果之间存在的某种相关性及相符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非预期的结果和预期结果是一样重要的,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计划的不适应性。交流就是要求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各个部门之间协调讨论,对现实反应的结果备案存档,以便日后出现类似状况时有据可查。
2.3.5 总结经验,再调整方案 针对不确定性或不适应的计划加以修正,并反馈到制定战略性计划的阶段,重新循环至以上过程。
以上各个阶段不是割裂的,某一个阶段并不是前一个阶段的简单后续,各个阶段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不断重复再调整的过程,不断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和完善,就是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的中心环节。
另外,适应性经营管理在保护区上应用,是一种横跨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的管理理念,因此,它的合理运行依赖于各环节相应技术的支持,把科技技术创新的成果及时应用到适应性管理的各阶段,也是实现保护区适应性经营管理的关键。
自然保护区的不确定性纷繁复杂,保护区的管理者力求减弱各种不利因素产生的影响,扩大有利因素的影响,考虑新的适应能力与之前适应性之间的连通性,使保护区能够适应不确定性,减少脆弱性,增强抵抗力、灵活性和弹性。
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复杂而且庞大的系统,其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日显突出,复杂性已成为了一种常态。不确定性是管理取得成功的巨大障碍,减少不确定性就可以增加管理成功的机会。因此,自然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应运而生,从试错、验证、调整的思路展开研究,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有别于传统“精准”方法的可行性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实践意义。但我们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0]。
自然保护区如果采用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可以让管理者有更多的选择去阐述其经营理念,它容许管理者采用更复杂的方式介入保护区系统,从而在不同的层次上掌握经营管理的理念,容许管理者检测不同方法的功效,容许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试验,因此,适应性管理是能使管理者有效经营、管理保护区的科学手段之一。
[1]杨朝飞.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挑战 [J].环境保护,1999(2):30-33.
[2]Herlina Hartanto,Lorenzo M C,Valmores C.Learning together:responding to change and complexity to improve community forests in the Philippines[R].Bogor,Indonesia:CIFOR,2003.
[3]Kai N Lee.Integrating science and politics for the environment[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3.
[4]朱立言,孙健.适应性管理的兴起及其理念[J].湖南社会科学,2008(6):66.
[5]Vogt A,Gordon J C,Wargo J P,et al.Ecosystems:Balancing Science with Management[M].NewYork:Springer,1997.
[6]郑景明,罗菊春,曾德慧.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103-109.
[7]曲智林,周洪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规划决策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9):44.
[8]Daniel P Loucks,John S Gladwel.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标准[M].王建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杨荣金,傅伯杰,刘国华,等.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原理和方法[J].生态学杂志,2004,23(3):103-108.
[10]佟金萍,王慧敏.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J].软科学,2006(2):59-61.
[11]尹发能,雷雨萌.保安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43-47.
[12]吴建国,吕佳佳,艾丽.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脆弱性和适应[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693-703.
[13]杜兴翠.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3-1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