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宁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杭州 310025)
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和有效途径。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载体和关键,涉及到低碳建筑、交通、能源资源利用和公众参与等多个层面。本文分析了低碳社区建设对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典型低碳社区的做法和有益经验,剖析了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低碳社区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居住形式。在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的状况下,低碳社区通过自身建设,减少了对外界的依赖,因而其发展是可持续和值得倡导的。目前,对“低碳社区”概念的直接定义还较少,多数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进行的阐述: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审视,认为低碳城市社区是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城市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低碳社区指在社区内除了将所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外,也希望通过生态绿化等措施,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通过改变民众的行为模式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作为发展经济的必然规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为外延扩张式投资和粗放型增长。这种发展方式是建立在消耗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为前提的基础上,而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性,也不考虑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生态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低碳社区着眼于绿色发展,通过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化内部结构来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这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吻合。同时,建设低碳社区对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建设低碳社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它摒弃了片面追求GDP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的发展理念,与国家大力倡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其次,建设低碳社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 具有全民参与性和持续性,建设低碳社区可更好地将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落到实处,具有实践意义;第三,建设低碳社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绿色产业”所形成的低碳生产力,将有力地推动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走上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当前,全球各地已涌现出不少低碳社区,典型的有:英国的贝丁顿(BedZED)、德国的弗班(Vauban District)、瑞典的哈马比(Hammarby)、丹麦的太阳风(Sun & Wind)社区。(参见表1)它们依据各自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建设,从而降低了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表1 国外知名低碳社区建设特点和情况
英国贝丁顿以零能源消耗为特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建材就地选择,主要使用本地的可更新、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最大限度地促使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
德国弗班是以步行为导向的无车社区,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规划充分体现“无车社区”和“零容忍停车政策。
瑞典哈马比以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为主要特征,该社区充分利用城市废弃地开展生态恢复重建,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小区附近还建有一个利用小区居民排放的废弃物发电的热电厂,小区交通网络设置以步行、自行车为主。
丹麦日德兰市彼得尔小镇的太阳风社区是100%公众参与的硕果,竣工于1980年。该低碳小区是完全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当地30户居民自发讨论、商议低碳构想,自始至终地参与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社区共用健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和咖啡厅等设施;以太阳、风作为主要能源,在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上,社区一共安装有600m2的太阳能板。在社区2Km外的山坡上,居民还安置了20m高的风塔供电。社区建有菜园,加强区内物质循环,增加自然景观的生产性,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和运输能耗;在公共建筑的地下室,居民还筹资建设了固体废弃物燃烧炉,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持社区的生态友好特性。
作为着力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省会城市杭州,近年来在低碳之路上不断摸索和前进:2009年,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审议通过了《杭州市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核心即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目前,杭州市已实施的重点工作和远景规划包括:推行公交“零换乘”,致力于构建一个由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形成的组合式公共交通网络,并且实现“同台换乘”,打造低碳化城市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加快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特别是市区河道慢行交通系统,使“免费单车”真正发挥大公交体系的纽带作用(目前,在杭州中心区域,大约每隔300m就可以找到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七成以上服务点可以24小时自助服务);推行绿色建筑,根据建筑节能状况,对各类建筑进行节能“绿色评级”并颁发相应的节能等级证书;建设“阳光屋顶”,2009至2013年,预计将实施70万m2的“阳光屋顶”,在地铁、东站枢纽、奥体博览中心、杭州师大新能源学院等重大工程中建立光伏发电建筑应用示范试点;从2020年起,所有新建住宅实现碳的“零排放”,住宅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收集并贮存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用电用水自给自足等。
作为杭州中心城区的下城区,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打造低碳社区:其一,形成了“政府推动,社区主体,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二,以公园、市民学校、科普画廊等为场所和载体,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讲解、低碳知识报告会、组织青少年开展低碳行动、培育低碳家庭、推行LED节能灯进家庭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居民低碳生活的理念和意识;第三,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并在242个小区深入推广,覆盖了6.8万多户家庭;第四,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绿色低碳建筑的关键技术研发(如楼宇自控、太阳能光热利用开发等),一些低碳项目已应用于低碳社区建设。
深圳积极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二氧化碳排放保持较低水平,生态系统良性运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城市”。深圳是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并将基本生态资源保护上升到地方法规监管层面。同时,率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等一系列“绿色”技术标准和规范准则。2010版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更是将“生态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以区域合作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等策略。2010年,深圳还出台了“深圳市与国家住建部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低碳生态示范市”地区试点和研究工作。深圳南山区商业文化中心已建成完善的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系统,在新能源公交利用、资源回收利用、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深圳正在通过优化城市结构、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建立绿色交通系统等手段,推动“绿色城市”建设迈向新境界。深圳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对于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探索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深圳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低碳社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政策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的措施之中,如推动绿色交通、建筑节能、研发并推广低碳技术等。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我国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作为首批试点地区,积极推动我国低碳社区建设。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理念不够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度较低,大部分中国公众甚至将“低碳”与“节俭”相混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众参与频率、效果等都相差甚远。创建“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如果没有市民的参与和支持,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真正成长起来。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如果公众不能积极参与低碳发展的进程,那么碳减排的宏伟目标就不容易顺利地实现。中国应该培养城市居民的低碳理念,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成为习惯选择,只有居民普遍接受低碳概念,发自内心地享受低碳生活,才能真正打造出“低碳城市”、“低碳社区”来。低碳持家、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生活就会更容易地变成现实。二是很多地方在做表面文章,如有的城市热衷于改造太阳能路灯、消灭空调外挂机等,却在最关键的交通和工业减碳方面毫无建树。“低碳”不是喊喊口号,做做表面文章就能实现的,必须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将其生活化。城市应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鼓励市民低碳出行,减少私家车、政府公车的使用量。三是缺乏核心技术,“低端不低碳”,一些打着低碳旗号的新能源产业园区,还停留在设备制造的低端加工环节;还有的“挂羊头卖狗肉”,“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四是缺乏量化标准和监测体系。迄今为止,中国的城市都没有碳减排的历史记录,也没有可以量化的减排目标。
借鉴国内外低碳社区建设经验,现就我国低碳社区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低碳社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公众的广泛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引导并统筹协调,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坚决摒弃依赖高耗能拉动GDP的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低碳经济。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协同作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将低碳理念引入到社区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培育并倡导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和理念。
由政府或者权威机构研究制定“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建设标准,使“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量化、能操作。“低碳城市”、“低碳社区”要由权威机构开展具有公信力的测评和认证。否则,“低碳城市”将可能沦为空喊口号。研究出台低碳社区建设标准和规范。
广泛宣传和鼓励使用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加大新能源在社区的推广和应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同时,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节能电器和节水器具,在小区内建设完善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如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并减少污水排放。
鼓励社区居民采用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尽量减少汽车的使用,同时着力完善交通换乘系统,早日实现大众交通工具的“零距离换乘”,使绿色出行自成体系。干部、党员要率先垂范,中国的干部和党员们应向丹麦哥本哈根的公务员学习,带头骑自行车出行。
目前很多居住区规划对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项用地功能分区明确,使商业区和居住区成为“孤岛”,增加了对机动车的需求和依赖。建议对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即在社区规划中就近合理配置公用设施(如商店、医院、学校、文化和体育设施等),并为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提高低碳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针对社区生活垃圾和废旧电器的处理,应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链。对于生活垃圾,可分类清运后回收利用或焚烧发电;对于废旧电器等,可集中送至指定地点分拣处理,将可回收物质和资源拆解回收再利用,唤醒“城市矿产”、变废为宝。
总之,低碳社区、低碳城市建设应该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使城市和社区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在各细节上都实现低碳。
[1]辛章平,张太银.低碳社区及其实践[J].城市问题,2008(10):91-95.
[2]刘烨.低碳理念下城市社区建设趋势研究——以英国贝丁顿社区的建设举例[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3):115-119.
[3]倪外,曾刚.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0(5):38-42.
[4]黄文娟,葛幼松,周权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5968-5970,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