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观察

2012-10-21 04:42
当代贵州 2012年11期
关键词:贵州省贵州监管

文 | 本刊记者 李 坤 尹 辉

贵州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观察

文 | 本刊记者 李 坤 尹 辉

“十一五”期间,贵州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转变,建成了一批重点产业基地,有效支撑了全省经济发展。(许立黔/摄)

国资监管亮点纷呈

自贵州省国资委成立以来,指导推进国有资产改革和重组,代表省政府向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通过统计、稽查对所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做到了既管好又放活,较好地实现了依法监管、科学监管、高效监管。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有效推动贵州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国资委按照“三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三统一(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三结合(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工作,通过对企业负责人开展经营业绩考核、强化企业重大决策事项管理、实行重大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加强监事会当期监督等措施,管好出资人该管的事,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行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贵州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职责,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促使监管企业资产年均保值增值率达112%,监管企业发展进入了加速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五”期间,贵州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培育上市资源和政策性破产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深入推进。2011年,监管企业已有22户改制为公司制企业,10户企业形成了多元投资结构。盘江股份、贵绳集团先后实现整体上市。

在国资委的监管下,国有经济布局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贵州省国资委着眼于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开展“外引内联”,推动监管企业与中央、省外优强企业战略合作,引进首钢、宝钢、中铝、中国电子、华能集团、中海油等10多户中央和省外企业参与监管企业重组。引导和推动监管企业间通过相互参股、联合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优势互补,增强了发展合力。“十一五”期间,监管企业重组涉及资产总量730多亿元,引入资本120多亿元,国有资本逐步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

与此同时,监管企业加快了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自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建设了一批高起点、上规模的重点产业基地,一些企业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有的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凝聚发展动力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国有企业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等重大挑战的情况下,从建框架、定制度、上轨道入手,向抓规范、上水平、促发展转变,各个企业所在的产业行业和环境虽然有异,但重点企业经营管理在中的思路和举措都注重在改革上做文章。

贵州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贵州省第一家由行政机关转制成企业的试点单位,刚成立时候的物资集团困难重重:没有家底,仅靠集团成立时500万元的财政贷款维持经营和生计;集团本部职工大多为原物资局机关行政人员,经营上一时还难以开展,经济上难以为继。“一度严重资不抵债、濒临死亡”。

转变观念、改革体制、背水一战,成为物资集团的必然选择。乘着贵州国有企业改革的东风,物资集团抓机遇找市场发展主业,果断投入资本市场,积极重组债务挣脱发展枷锁,盘活存量资产……“十一五”期间,物资集团实现了从“资不抵债”到连续7年盈利共10多亿的华丽转身。省领导和国资委领导对集团公司工作评价:“很不容易”、“难能可贵”。

与物资集团一样的是,近年来,几乎每家贵州国企都有着自己的“改革突破发展枷锁”的故事,也都有着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意图。

茅台集团提出了包含“观念、管理、科技、机制体制、文化、营销、产品、环境、党建、服务”为内容的十大创新工程,并认为“主动变革,不断创新,是茅台品牌和茅台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

西电东送,图为位于遵义市习水县项目。(许立黔/摄)

瓮福集团目前拥有磷矿开采与加工、湿法磷酸生产与净化、磷复肥加工与磷酸盐生产、环境保护等36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187项,申请专利386项,成为贵州省专利技术最多的化工企业。2011年4月28日,在北京的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及表彰奖颁奖大会上,瓮福集团荣膺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成为中国磷化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楷模。评审委员评价说,瓮福集团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

在改革的道路上,贵州国企还通过整合凝聚前进力量。

2009年,贵州饭店与省国际会议中心合并重组。“贵州饭店”变身“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北京贵州大厦、黄果树集团、久联集团所属酒店资产等相继划归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饭店”再度变身,方向是打造“贵州旅游业龙头”。

整合后的“贵州饭店”将把触角延伸到旅游产业各个领域,不但要培育以贵州饭店为龙头的本地品牌酒店集团,进行旅游综合开发,打造知名景区、构建覆盖全省的旅游交通网络、开发贵州特色产品加工等。更重要的是,将构筑旅游业投融资平台,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投融资服务。

2011年,贵州国企整合重组的重拳还包括盘江煤电与六枝工矿重组。两家原本同属中国煤炭行业百强企业、同是省属重点煤矿企业,一旦整合重组成功,无疑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煤炭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

事实上,整合并不只发生省内国企之间。此前,我省就成功引进国内钢铁龙头企业首钢集团公司重组贵钢,并实施贵钢整体搬迁,建设高起点的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引进华能集团重组黔隆信托……

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一批国企迅速壮大,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在加快改革步伐中,贵州省国有企业也在推行“走出去”战略中寻找出路。茅台集团抓住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商机,加强市场营销,国际国内市场形象进一步提升;瓮福集团在基本完成国内产业布局的同时,还建立了面向海外的技术服务板块,成为我国磷肥行业首家向国外输出技术的企业,由该公司承建的沙特曼阿顿年产1200万吨的选矿厂建设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磷酸盐建设项目。目前,贵州省国有企业经营范围遍布全国,并发展到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贵州速度

“十一五”期间,贵州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转变。首钢水钢、茅台集团、瓮福集团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建成了一批重点产业基地,有效支撑了全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全省壮大产业、膨胀工业总量上发挥了支柱骨干作用。同时,国有企业以其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支撑、引导和促进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以上,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916亿元增加到2083亿元,营业收入从365亿元增长到1008亿元,利润从30亿元增长到115亿元,应交税金从48亿元增长到113亿元,增加值从151亿元增长到348亿元。

在新机遇面前,贵州国企“异常兴奋”。贵州茅台已确立10年内产能扩容至4万吨的目标;盘江煤电给自己“十二五”定下的目标是:市值规模力争超过1500亿元,年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利税达到100亿元以上;开磷也立下了销售收入超过千亿的宏伟目标……

预计到“十二五”末,贵州省国资委以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翻一番以上,分别达到4000亿元和2700亿元以上,形成11户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集团,其中2户以上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1户超过500亿元为目标,将监管企业从目前的24户调整重组到15户以下,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有效资产向企业主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责任编辑/黄莎莎)

猜你喜欢
贵州省贵州监管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有多美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鉴赏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