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付 松 蒋叶俊
招商引资贵州“磁场”发力
文 本刊记者 付 松 蒋叶俊
新起点,新征程,为贵州走出经济“洼地”创造了最好的机遇;大招商,招大商,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相对封闭的贵州来讲,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将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2011年5月,在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上,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指出了开放对于贵州发展的重要意义。
贵州一改以往的封闭形象,积极走出山门,以开放的怀抱拥抱国际国内资本市场。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此次活动周上表示,贵州将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两地集中签约投资项目50个,投资总额133.19亿美元,集中签约贸易项目12个,总额52.7亿美元。
香港地区中联办主任彭清华认为,“这是近几年来内陆省份在香港举办投资贸易活动周最成功的一次”。
事实上,在此之前,贵州已经开始打开山门,积极大规模招商引资。
2010年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组团赴北京招商引资,“贵州省与中央企业投资发展恳谈会暨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108家中央企业与会。贵州的开放局面、发展势头,掀起一轮贵州招商引资的热潮。在恳谈会结束后举行的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47个,投资总额2929亿元,涉及农林牧渔、矿产品深加工、制造业、电力、煤气、技术服务、旅游服务等领域,2011年开工项目33个,投资总额2376亿;2012年开工项目14个,投资总额553亿元。资本支持,为整个贵州的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走出贵州招商引资,2011年5月至6月,贵州持续发力。贵州省政府领导赴长三角、珠三角、四川三地招商引资,分别在广州、深圳、南京、上海、杭州、成都6个城市举办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洽谈会,成果丰硕。共集中签约合同项目89个,投资总额2795.75亿元。
走出贵州,积极招商引资,为贵州经济的“起飞”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但要激发出整个贵州的产业活力,更需要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广大投资者入黔兴业。
为此贵州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硬环境。仅2011年,贵州就完成交通投资70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6公里。黄织铁路建成投运。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新舟、毕节、六盘水机场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50亿元。完成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170亿元,行政村电网改造率超过90%。
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投资软环境的特殊作用,“三个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全省上下积极营造亲商、爱商、敬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
筑巢引凤,投资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招商引资的大收获。
2011年8月,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集中签约投资项目148个,总投资1188.65亿元,利用省外资金1106.29亿元。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说:“通过举办酒博会,带动经贸洽谈,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个做法非常好”。
机会接踵而至。贵州“磁场”再次强势发力。
2011年12月21日,贵阳等9个市(州)分别举办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分会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803个,签约资金9728亿元,投资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医药、食品、旅游、文化、城镇建设、园区建设等方面。在22日开展的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贵州与来自全国的民营企业集中签约项目500个,总投资5835.6亿元,其中489个项目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总投资5517亿元,占此次签约投资总额的94.54%。
2012年年初,国发2号文件出台。贵州这片投资热土必将持续升温。今日之贵州,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对四方投资者释放着强劲吸引力。
(责任编辑/黄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