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刘小赟
(广东东莞沙角C电厂,广东 东莞 523936)
锅炉设备所发生的事故在燃煤发电厂设备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锅炉“四管”泄漏又是导致锅炉设备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占锅炉事故率的80% 以上[1]。
为了推动节能降耗,促进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沙角C电厂于2010年6月29日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组织精干力量进行“四管”爆漏的防治工作。
沙角C电厂装有3台660 MW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980MW,年设计发电量为13 TW·h。该电厂于1993年正式动工兴建,全套发电设备由国外进口,工程静态投资约16.4亿美元。锅炉由美国ABB-CE公司制造,型号为CC+RR-70,露天布置,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汽包、控制循环、四角喷燃双切圆燃烧,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100.7t/h。
沙角C电厂机组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的“四管”爆漏统计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运行初期锅炉“四管”爆漏次数较多(1998年达9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行检修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历史缺陷不断消除,锅炉爆管次数逐年减少,到2008年,实现零爆漏。锅炉运行10多年后,一些历史遗留缺陷开始逐渐暴露出来,2010年锅炉省煤器旧焊口爆管2次。按照设备寿命的“浴盆曲线”规律,设备初期故障较多,中期运行平稳,到后期故障又会明显增多。如何防止设备老化,消除安装遗留缺陷,是当前“四管”防爆工作的重点。
图1 “四管”爆漏统计
沙角C电厂“四管”爆漏原因统计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锅炉“四管”因拉裂导致的爆漏次数最多,达21次,占38.89%,旧焊口缺陷和运行超温其次。“四管”中爆漏次数最多的部件是水冷壁,其爆管次数占总爆管次数的比例高达44.44%;其次是过热器,所占比例为31.48%;再热器所占比例为14.81%。水冷壁爆管有将近一半是因为拉裂,在历年检修中,通过割除水冷壁吊装板等多种方法控制拉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热器和再热器由于运行工况恶劣,启、停温差大,热应力较高,其运行超温和拉裂的故障显得较为突出。省煤器的5次爆管,有4次发生在旧焊口处,可见,省煤器的旧焊口遗留缺陷最为严重。
沙角C电厂针对炉管缺陷,制订了详细的锅炉“四管”检查和改造计划并施行。2010年炉管检查项目计划表如图2所示。根据检查计划,利用停炉检修机会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检查,对容易发生泄漏的位置如烟气走廊、过热器定位管、喷燃器风箱的板与管焊接处、密封板等处进行重点检查;对锅炉各受热面(包括联箱及其附件)进行全面检查,查清缺陷和设备隐患,合理地进行检修治理,消除侥幸心理;特别控制住重点部位,全面提高受热面防磨、防爆质量。
表1 “四管”爆漏原因统计
图2 2010年炉管检查项目计划表(截屏图)
与此同时,对过热器、再热器的超温和拉裂以及省煤器的旧焊口缺陷实施技术改造。2010年,#1锅炉大修时实施的“四管”技术改造项目见表2。#2,#3锅炉技术改造计划也将在未来几年实施。
为了加强锅炉“四管”大、小修过程中的沟通与监控,强化锅炉“四管”缺陷信息管理,沙角C电厂技术攻关小组自主开发了“‘四管’缺陷管理系统”并在2010年#1锅炉大修中全面应用,系统界面如图3所示。系统沿用当前最流行的基于Web服务器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实现方式——B/S模式。它通过Web服务器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资源共享,通过客户端配置的浏览器实现远程访问。在锅炉“四管”大、小修过程中,每条缺陷的提出→审定→验收完结过程完全透明化,在加强“四管”检修相关人员沟通的同时便于监控。系统采用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保存历次大、小修过程的缺陷(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信息),检索快捷,方便日后总结“四管”检修失效规律。沙角C电厂计划将每条“四管”缺陷检修单位(特别是焊工)的信息纳入系统,所有施工单位和焊工的检修记录都备案,方便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
表2 2010年 #1锅炉大修时“四管”技术改造项目
图3 锅炉“四管”缺陷管理系统(截屏图)
锅炉“四管”防爆工作是一个关系到电厂运行、化学、检修维护的系统工程。如何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加强检修管理,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进行技术与管理创新,是火电厂锅炉维护的永恒课题。
[1]王俊康.锅炉“四管”泄漏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力,1995(5):29 -30.
[2]王录奎.420 t/h锅炉“四管”爆漏原因分析及预防管理[J].华电技术,2010,32(11):7 -9.
[3]胡良英.1004 t/h燃煤电站锅炉“四管”爆漏事故分析及对策[J].华电技术,2009,31(5):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