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
(广西南宁帮定人力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地下车库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李 超
(广西南宁帮定人力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文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介绍了住宅小区人防地下车库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法、技术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等,并取得了较好的现浇混凝土表面效果,达到了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的要求。
模板工程;施工方法;控制措施
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人防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6680m2。人防工程防护等级为平战结合甲类五级。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础加抗水板,基础上平标高为-5.900m,建筑地面标高-5.600m,净高4.35m。地下车库柱子及顶板为现浇混凝土,表面应到达清水混凝土要求。
2.1 模板方案选择
模板及其支架的搭设设计,力求做到搭设要安全可靠,顶板采用满堂脚手架形式、梁采用梁支撑架形式。
2.2 模板安装、拆除施工方法
(1)梁模板及支撑形式:截面尺寸为500×1300,架体高度4.35米。面板采用12mm 胶合面板,在木工加工场地制作施工现场组拼,内楞采用50×100 木方,间距200mm,角部要求设置两个并排,方木要求立放。外楞采用圆钢管48×3.5围檩加固,竖向间距为600mm。采用可回收M14螺杆为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梁底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纵横水平杆组成,采用φ48×3.5钢管,立杆间距0.6m,立杆梁两侧对称布置,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200mm,纵横水平杆步距为1500mm,梁底加设2根支撑杆,底部同样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梁下特别注意增加的立杆顶端横杆下的扣件要求设置两个防止竖向滑移。
顶板模板:平面最大尺寸为8400×8400,架体高度4.35米。面板采用12mm 胶合面板,内龙骨采用50×100 木方,间距250mm,四周100mm设置两个并排方木,方木要求立放。板底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纵横水平杆组成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立杆纵横间距0.9mm,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 200mm,顶部纵横水平杆距楼板底 100mm,扫地杆与顶部纵横水平杆中间的水平杆步距1500mm。剪刀撑的设计: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特别注意立杆顶端横杆下的扣件要求设置两个防止竖向滑移。
墙体模板:胶合板面板外侧的立档用50×100方木,横档可用φ48×3.5脚手钢管,两侧胶合板模板用穿墙螺栓拉结。墙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固定牵杠,再用斜撑固定。大块侧模组拼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的墙身鼓胀,采用直径14mm滚丝螺栓(3米的成品有作业队根据不同的墙体厚度负责下料,固定施工模板的螺栓,不得加套管,要用一次性穿墙螺栓,施工)拉结两侧模板。
(2)模板安装要求
1)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横杆)→按标高铺外楞钢管→按标高铺设梁底模→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安装→梁两侧外楞及对拉螺栓安装→调整模板
②技术要点:跨度大于4m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
2)顶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满堂脚手架搭设→主龙骨(钢管)安装调整→次龙骨(木方)安装→柱头、梁头模板龙骨→柱头、梁头模板、顶板模板安装→拼装→顶板内、外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②技术要点: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模板与梁柱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跨度大于4m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3)模板拼装
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一根方木(两根方木采用卡子卡紧,胶合板缝间要求设置双面胶条),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对拉螺栓把模板和竖向钢管加固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要求如下: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模板平整度 ≤2;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4)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项目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高处拆除模式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杠,操作层上临时拆除下模板堆放不能集中堆放,严禁超过2层。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并按施工员指定地方堆放。
4)柱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柱头后柱身,再柱脚。拆模板时,首先拆下穿柱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柱体脱开。不得在柱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柱体,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模板,以防止拆除时阳角被损坏。
5)楼板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板跨中的支撑体系,使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再拆除与梁连接的楼板支撑体系,使其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2.3 模板工程的质量验收要求
(1)基本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模板安装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附表1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3)模板拆除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4 模板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验收要求施工,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1)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2)进场木方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柱子、梁、楼板阳角顺直;楼板底模要包梁侧立面、柱模要包梁底模;
(4)柱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用砂浆封堵严密,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封模前要清理好垃圾;
(5)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6)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7)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斜支撑及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9)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模板工程是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基础,模板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从经济性、安全性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优选施工方案,精心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
[1] 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
[2] 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Underground garage templat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construction methods,techniques key points and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civil defense underground garage template works were introduced, and get a good cast-in-situ concrete surface effect, achieved fair-faced concrete surface quality requirements.
Template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methods;Control measures
TU201
A
1008-1151(2012)06-0108-02
2012-04-21
李超(1968-),男,广西南宁帮定人力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