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2-10-17 03:29胡慧军潘树义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3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达拉脑病

张 禹 杨 晨 孟 娟 吕 艳 胡慧军 潘树义

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北京 10004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内科急症,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脏器损害,重症患者除需尽快行高压氧治疗迅速排出体内一氧化碳减轻组织缺氧外,尚需给予积极药物治疗。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改善循环药物、神经保护剂等治疗对减少后遗症,降低迟发脑病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作用[1]。同时,发生ACOP时自由基产生增多,其造成的细胞损伤不容忽视,如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将进一步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药物,2008年1月~2011年4月,我科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中、重度ACOP患者30例,进行临床观察并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变化,探讨依达拉奉治疗AC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发病时间<6 h的ACOP患者65例,患者有一氧化碳接触史,浅至重度昏迷,可合并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分级为中、重度[2]。已排除抢救无效死亡者,既往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年龄在20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2岁,平均(42.5±5.5)岁。 对照组 35例,男 21例,女 14例;年龄21~65 岁,平均(44.2±7.5)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高压氧及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神经保护剂、改善脑循环药物等,根据病情使用脱水剂、利尿剂、强心剂等。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 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 7 d。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出院时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迟发脑病的发生率。治疗组于用药前后行肝、肾功检查,比较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症状消失,无后遗症及并发症;好转: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或遗留某些后遗症;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迟发脑病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迟发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迟发脑病发生率比较

2.3 依达拉奉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比较

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后,5例发生谷丙转氨酶升高,停药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肾功能损害。见表3。

表3 依达拉奉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比较(±s)

表3 依达拉奉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后比较,*P<0.05

时间 例数 谷丙转氨酶(U/L) 肌酐(μmol/L) 尿素氮(mmol/L)治疗前治疗后30 30 55.32±5.47*58.06±4.56 88.76±9.13 76.24±8.79 8.89±0.89 6.62±0.92

3 讨论

ACOP后组织缺氧,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因缺氧、乏能、Ca2+超载等原因导致功能下降,线粒体呼吸链无法生成足够的电子。当机体脱离中毒环境后,较多的氧进入线粒体,由于呼吸链中断电子缺乏,氧原子无法转化为O2-与三羧酸循环脱下来的H+结合生成H2O,较多的氧发生单电子还原生成氧自由基(O2-、OH-等)。同时因组织缺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清除自由基能力减低,导致增多的氧自由基无法被有效清除。大量自由基产生对组织最严重的损害是会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迅速夺走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亚甲基上的氢原子,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大量的脂肪酸被消耗使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遭到破坏,膜通透性增强或膜裂解导致细胞死亡[4-6]。自由基增多还可损坏蛋白质,降低酶活性,破坏染色体,与ACOP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密切相关。因此清除自由基,阻断自由基连锁反应是治疗ACOP的重要环节。

依达拉奉是于2001年4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分子量小,具有亲脂基团,容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给药能捕获脑内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OH,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损伤。依达拉奉还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抑制迟发性神经凋亡[7]。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在高压氧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出院时评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29%,同时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迟发脑病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明显疗效,对重症患者智能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迟发脑病的预防方面未发现明显优势。依达拉奉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肾脏排泄,肝肾功能有可能受到影响[8]。本研究发现依达拉奉对ACOP患者的肾功能无明显影响,5例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升高,这5例患者中毒后发生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值,应用依达拉奉后谷丙转氨酶继续升高,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后逐步好转。这提示我们重度ACOP患者往往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此时应用依达拉奉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损害,选药时需要结合病情综合考虑。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在治疗重度ACOP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使用过程中应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在原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如必须应用需同时给予积极保肝治疗。

[1]张禹,孟祥恩,吕艳,等.早期应用激素对106例急性重度CO中毒及迟发性脑病疗效回顾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14(2):111-112.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42-143.

[3]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45.

[4]李自力,李培杰,陈天铎,等.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SOD、GSH-Px活性及 MDA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221-222.

[5]周银叶.一氧化碳中毒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136-137.

[6]曾燕.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28例[J].现代医院,2007,7(8):102-103.

[7]徐敏,李闽云,郭国明,等.依达拉奉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氧自由基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14-115.

[8]王淑洁,张建华,李俊英,等.依达拉奉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6):446-447.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达拉脑病
煤气中毒后应该怎么办?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沉潜迷醉达拉湾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