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宁
摘要:课堂教学的改革,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教学思路改革的必要性,列举了在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实际教学实践。通过拓展教学思路,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网络营销;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46-02
《网络营销》是建立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日益变化的企业应用基础上的学科,是一门包容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知识更新迅速的新兴学科,在进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有必要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从而满足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
创新能力就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不仅要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用人单位最青睐的是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校教学中的常规模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长期以来的单向灌输与被动接受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网络营销》课程既涉及到了市场营销理论与营销思想,又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网络营销的营销实践处于复杂的营销环境中,具有不可控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和偶然性,因此《网络营销》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探求一种既能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既能扩展学生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成为《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笔者从事《网络营销》教学工作几年以来,结合自己的网络营销工作实践和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对《网络营销》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互动教学法
《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是用营销理论知识来解读当下发生的企业营销实践,进行互动式教学是课程特性所要求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师灌输上课、讲台下学生听讲的模式,而更应该是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引导、激励、督促学生,学生则跟进主动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次教学的第一堂课,在简单介绍了教师个人信息、教学安排后,都会有一个“有关网络营销感性认识”的互动讨论环节。全班学生围坐一起,首先进行自我介绍,讨论的主题就是“分享印象最深的、你认为的《网络营销》的事件、事例、人物”,通过这种方式,既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使得教师对学生有关《网络营销》的认识和偏好点有所了解,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将每堂课都有机地分为四个部分,即自学实践、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问题布置。在每堂课结束前均布置一道学生课后自学的思考题或实践题,这些题目均与下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每堂课开始时,首先讨论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或实践题,通过讨论引出本堂课的讲授要点,然后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加深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最后布置课后思考题或实践题。如在讲解“网络营销环境”知识点时,布置思考题是“查阅我国最新的上网用户情况统计资料,分析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人口环境现状”,这样学生课后要去查阅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和个人的分析带入课堂进行讨论,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分析人口环境与网络营销的关系,同时还会扩展延伸到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途径等实际操作策略。又如,在讲到“网络营销的技术手段”时,课后布置的题目是“新浪、腾讯微博的由来、特点、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分析”,这个题目要求学生要亲身实践,注册成为两个微薄的用户,通过实际使用和体验,有了切身体会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微薄的特点以及其在企业网络营销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安排,以教师讲授指导为主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网络营销的基础理论主线而选择的一些典型的案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对于《网络营销》课程来说,案例分析的比重应该远远大于其它课程。由于网络技术、社会观念、消费模式的发展,网络营销的理念、手段和方式也一直在发展、变化、创新,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选取新鲜的、典型的、直观的、有代表和辐射面广的一些事例。
例如,在講解“网络营销产生的基础”一节中,选择著名的阿里巴巴作为研究对象,而研究的角度只集中在阿里巴巴网站首页功能、服务以及其网站logo的变化,通过其2002年开始到现在的直观的、可见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技术进步和观念变化的关系;在讲解“网络营销的政治与法律环境”时,选择了“艳照门”事件,分析该事件不同参与者——制造者、发布者、观看者、传播者、网络服务商等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引出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在进行“网络营销战略规划”的讲解时,引用了两个案例,一个是世界500强的可口可乐公司,着重讨论该公司进行网络营销的目的以及如何开展网络营销,学习该公司如何不断运用新的网络技术开展营销规划、抓住奥运火炬传递等大事件扩大企业影响力的事件营销实例。另一个案例选择了上海梅林正广和公司,虽然该公司目前已经在网络营销上影响力不大了,但其曾经采用的的一些实际操作手法、概念炒作以及与资本运作的关联,对现在企业的网络营销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分析梅林正广和如何从媒体和股民的宠儿到现在默默无闻状况的原因,引导学生探讨如果自己是营销总监,应如何顺势而为?这样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人到模拟实践的过程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动机。
通过案例教学方法,以案论理则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案例活动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分析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法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缺乏了实践的研究和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团队项目的虚拟实践和个人自建淘宝小店的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效用。
在团队项目的虚拟实践中,按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学习小组由5~6名成员组成,由组长召集组员讨论,协调组员分工,组织小组成员完成课程讨论与实践内容的责任。成员分工协同完成项目任务(包括分组讨论、课堂交流、项目设计与制作、项目答辩等),并参与团队评分,其总体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如在名为“网络营销网站的设计”的项目中,学生根据学校地处远郊的情况,规划了一个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便利店平台”。还有就是根据学生在校园勤工助学的经历,规划了一个“试用品免费索取网站”,利用网络作免费派发,在增加产品知名度的同时,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动态。项目点评也是团队项目的重要环节,包括学生评分、教师点评两个部分。学生评分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担当评委的角色,熟悉案例分析的要求,形成一种各组之间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师点评则要求教师能运用讲授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点评,做到将课程前后理论予以贯通,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这些项目,学生联系实际情况,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拓展了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诚然,实践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项目规划和设计上,必须使学生参加真正的网络营销实践活动,才能切实体会到网络营销实践中所需要的知识,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中相关理论。淘宝网是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在淘宝网购物的经历,其开放的免费平台,是《网络营销》课程很好的实践基地。因此,要求学生在淘宝网上开一个自己的小店,然后在课堂上逐个交流建店过程中的难点,以及选择所售卖商品或服务的原因。通过开店实践,对于产品策略、市场调研、产品推广、物流选择等方法,学生都有了切身的体验,认识到要成功的营销活动是富有挑战的,有点小有成就的学生会有继续做下去的思想准备。这样的实践活动,拓展了实践教学环境,注重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内容有了更加直观、更加深人的认识。
《网络营销》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网络营销》教学必然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上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李芬芳.《网络营销和策划》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
[2]李宁.高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2009,(20).
[3]冀秀春,刘振会.基于Internet的网络营销实验课程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
[4]徐瑞朝.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4).
[5]张永红.论《网络营销实务》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电子商务,2009,(12).
[6]张作为.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探讨[J].电子商务,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