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波 陈晓丹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黄建波 陈晓丹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是动脉瘤术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有效措施,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有效地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慢性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我们对4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引流的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33~81岁。其中动脉瘤夹闭术后35例,动脉瘤栓塞术后12例。置管时间为7~15 d。
1.2 方法 术后48 h内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于腰3~4或腰4~5椎间隙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置入引流管,往骶尾部置管,将引流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接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悬挂于床下。
47例患者发生堵管3例,脱管1例,颅内感染1例。
3.1 加强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语言、肢体活动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临床表现。如患者意识障碍加重、瞳孔改变、语言不清、肢体功能障碍等,均应及时汇报医师。
3.2 妥善固定引流装置 动脉瘤术后早期患者大多烦躁不安,引流管极易滑脱或被患者拔出,因此妥善固定引流装置尤为重要。固定时应将引流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穿刺处贴敷透明敷料或手术敷料,切勿靠近肛门,以防止患者大小便失禁造成敷料污染;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悬挂高度可根据颅内压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位置控制在外耳道上10 cm左右;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妥善固定,防止脱管;烦躁患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
3.3 保持引流通畅 由于患者烦躁,引流管极易打折、扭曲,因此应随时观察引流情况,保持通畅。如无引流液流出或液面无波动,可调整患者卧位或降低引流瓶高度,如仍无变化,应立即汇报医师给予少量生理盐水冲管或重新调整、重新置管。
[1] 蒋泳,吴佩涛,孙荣君.腰大池持续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应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4):242-243.
[2] Kasuya H,Shimizu T,kagawa M.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drainagfeere-brspinal fluid patients with subaraehnoid hemorrhage a retro spective analysis 108 patients.Neurosuigery,1991,28(1):56-59.
[3] 杨静.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02):封 3.
371000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3.4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正常脑脊液应无色、透明、无沉渣,动脉瘤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引流液早期可呈淡血性液,再逐渐转清。如患者引流液颜色突然出现鲜红色或血性液明显增多,可考虑出血的发生,应及时汇报医师,做好行颅脑CT检查的准备;如引流液颜色变黄、浑浊或出现絮状物,可考虑颅内感染的发生,应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5 严格控制引流量 根据患者病情控制24 h引流量,一般情况下引流量控制在200~300 ml。如引流过量会导致颅低压症、可能诱发脑积水,严重者可致颅内血肿、脑疝的发生[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避免突然坐起等,以防止颅内压增高而导致引流过度。护理人员应每班记录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给予调整引流管高度。
3.6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保持穿刺处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每日更换引流装置,接口处严格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裹,须严格无菌操作;搬动患者时应夹闭引流管,以防止引流液逆流;不得在引流袋中留取脑脊液检查,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自引流管中直接留取脑脊液检查、培养及药敏。
3.7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由于留置腰大池引流要求患者绝对卧位,且对活动有限制,同时为防止自行拔管、自行调节引流高度等,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配合,确保患者安全。
3.8 拔管后的护理 腰大池置管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拔管。拔管前应先试夹管1~2 d,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等不适症状,如病情稳定可拔管。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穿刺点有无脑脊液漏等。
腰大池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同时避免了反复腰椎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3];与脑室外穿刺引流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流速缓慢且均匀,可控制流速;引流量比较多;感染率低;操作次数少,节省时间,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1]。因此精心的术后护理极为重要,可最大程度保证治疗的效果,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