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浅谈小儿阑尾炎行脊麻和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的不同
刘敏
目的观察小儿阑尾炎行脊麻和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的不同。方法 将42例患儿随机为脊麻组21例和硬膜外麻醉组21例。观察患儿在进行手术前T0、手术切皮时T1及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间点上的BP、SpO2、HR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儿SpO2均无明显变化。硬膜外麻醉组:在T1、T2时间点上,患儿BP、HR均比T0时间点显著升高。脊麻组:在T1、T2时间点上,患儿BP、HR相较于T0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在肢体扭动现象及恶心、呕吐现象等临床症状中,相较于硬膜外麻醉,脊麻组显著较轻。结论小儿阑尾炎行脊麻的临床效果优于和硬膜外麻醉。
小儿阑尾炎;脊麻;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
本文以我院242例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行脊麻和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14岁,平均(8.2±2.6)岁。将42例患儿随机为脊麻组21例和硬膜外麻醉组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体征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脊麻组:在进行手术前,将0.01 mg/kg阿托品和1~5 mg/kg氯胺酮对患儿行肌内注射。然后,经L3~4右侧卧位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0.5%的1.5~2 ml的布比卡因(剂量按0.15 mg/cm椎长计算)注入患儿体内。完成药物注射后,患儿取平卧位休息。硬膜外麻醉组:在进行手术前,同样将1~5 mg/kg氯胺酮对患儿行肌内注射。然后,经L1~2或T12~L1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2~3 cm的硬膜外导管置入患儿体内。再分次在患儿硬膜外推注1.5%~2%利多卡因(根据8 mg/kg计算其剂量)。完成药物注射后,患儿取平卧位休息。
1.3 检测指标 将患儿手术期间麻醉效果的观察分为3个时间点:T0为患儿进行手术前,T1为患儿进行手术切皮时,T2为患儿手术结束时。分别在这3个时间点上检测患儿的临床指标,具体指标如下。
1.3.1 检测患儿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律(HR)
1.3.2 检测患儿临床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所有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方法用t和χ2检验。
2.1 BP、SpO2、HR 比较 两组患儿在 T0、T1、T2时间点上,SpO2均无明显变化。在BP和HR比较上:硬膜外麻醉组:在T1、T2时间点上,患儿BP、HR均比T0时间点显著升高。脊麻组:在T1、T2时间点上,患儿 BP、HR相较于T0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且在T1、T2时间点上,患儿BP、HR均较硬膜外麻醉组要低。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临床手术中,脊麻和硬膜外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而硬膜外麻醉由于穿刺针较粗,容易对患儿的软组织韧带造成损伤,从而引发患儿腰背部疼痛现象[1]。同时,硬膜外麻醉在手术中用药剂量过大,高浓度的药物对患儿造成刺激,患儿易产生恶心、呕吐现象[2]。而脊麻克服了硬膜外麻醉的缺点,用药剂量少,术后几乎无头痛发生,并发症少,适用于小儿阑尾炎切除手术。
[1] 方浩然,范学峰.小儿阑尾炎行脊麻与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比较.临床论坛,2012,14(299):118.
[2] 李建新.小儿急性阑尾炎54例手术治疗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7):134.
455000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科
2.2 临床症状比较
2.2.1 手术期间患儿肢体扭动现象 硬膜外麻醉组:手术期间有7例患儿出现肢体扭动现象,占该组患儿比例为33.33%;脊麻组:手术期间有1例患儿出现轻微肢体扭动现象,占该组患儿比例为4.76%。两组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2 术后患儿恶心、呕吐现象 硬膜外麻醉组:术后有5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占该组患儿比例为23.81%;脊麻组:术后有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占该组患儿比例为4.76%。两组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