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治溃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3例

2012-10-15 06: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结肠镜溃疡性结肠炎

钟 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中医院,广西 灵山 535400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是消化系统的疑难病症,病情轻重不一,临床上以腹痛、腹泻、大便黏液脓血或血便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笔者从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运用自拟治溃愈疡汤治疗该病1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5例,其中男78例,女57例,年龄30岁以下35例,30~45岁60例,45岁以上40例。均按全国医药院校五版教材《内科学》[1]诊断标准选择。本组病例治疗前均行结肠镜检查并结合临床作出诊断。临床症状多为慢性腹痛、长期腹泻,轻者腹泻每日4~6次,重者每日10次以上,为黏液脓血便,以左侧腹部疼痛为甚,常反复发作,排便后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减轻,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但无明显寒战发热,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等征象。辨证分型为轻型18例,中型90例,重型25例;病变达直肠25例,直、乙状结肠75例,左半结肠或之上者33例。对照组125例,其中男64例,女61例;年龄30岁以下18例,30~40岁60例,40岁以上47例;辨证分型为轻型21例,中型80例,重型22例;病变达直肠20例,直、乙状结肠73例,左半结肠或之上者32例。所有病例结肠镜检查均见有不同程度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脆弱易出血、糜烂或多发性溃疡等;病理活检见有黏膜炎症性反应,糜烂、溃疡、隐窝脓肿等;大便检查,未见阿米巴滋养体或包裹,未培养出痢疾杆菌和沙门菌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健脾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为治法,药用:柴胡12g,赤芍10g,炒白芍10g,当归10g,黄连6g,炒枳实10g,炒白术10g,茯苓18g,炙甘草6g,败酱草12g,服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服。随证加减,脾虚明显、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差者,加黄芪、薏苡仁,湿阻气滞明显,脘腹闷胀加乌药、木香、厚朴;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黏液便明显,加砂仁,肝郁明显,抑郁易怒者,加香附、佛手,脓血便或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之湿热证侯明显者,加葛根、白头翁。西药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每次1g,1天4次,症状好转后,维持量每次0.5g,1天3次,加或不加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同时加入灭滴灵1.0g,每日保留灌肠1次。

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停服一切药物2周,治疗期间,均嘱患者进食低纤维、无渣、易消化、高蛋白及低脂肪且有足够热量的食物,尽量避免牛奶、花生等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疗程结果,比较两组的疗效,复查肠镜。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化验正常,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灶消失,肠黏膜活检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药物,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症状消失,大便常间断出现5个/HP以下红细胞,肠黏膜仅有轻度充血水肿。有效:症状减轻,大便常出现红细胞5~20个/HP,肠黏膜病变有改善,肠黏膜充血水肿减轻,溃疡面积缩小。无效:症状及肠镜复查,黏膜病变均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效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4 病例介绍

李某,男,45岁,2003年8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腹痛、解黏液血便2年,常伴有肛门灼热、口干口渴,曾自服抗生素及健脾丸等疗效不显,本次来诊大便常规检查,外观粘液,红细胞10~16/HP,白细胞8~11/HP,大便潜血阳性,结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镜下可见直肠、乙状结肠黏膜水肿充血、糜烂,且有多处不规则溃疡。患者发病正处夏秋交界,治宜清利湿热,以治溃愈疡汤加味,药用柴胡12g,赤芍10g,炒白芍10g,黄连6g,炒枳实10g,炒白术10g,茯苓10g,败酱草10g,砂仁10g,炙甘草6g,服药14剂后大便由原来每日6~8次减为2~3次,腹痛、黏液便减轻,30剂时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大便检查:外观黄软,红细胞 (—),白细胞 (—),潜血试验 (—),为巩固疗效,加黄芪15g,继续服21剂后,诸症全消失,3个月后复查结肠镜提示肠粘液水肿、充血糜烂、溃疡均消失,随访病情至今未见复发。

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研究认为与其免疫异常、氧自由基损伤、感染及精神因素等有关[2],是一种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复杂疾病,与免疫障碍、肠道障碍等相关,在欧美国家十分常见,是一种病程迁延、容易复发、较难治疗的疾病,其病因和病机复杂,至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国及日本及某些亚洲国家患病率有增高之势,现代医学多用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等治疗。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久痢”、“泄泻”等范畴,被称为“肠癖”、“滞下”,多因外感六淫、内伤饮食、劳累过度所致。本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脾、肝、肾三脏关系密切。脾虚湿盛是关键,脾虚功能失调,中气下陷,脾不升清,升降阻滞,血行不畅,致肠络瘀滞,大肠运动功能失调而久泻不愈。病初多为湿热内蕴,邪侵大肠,病久及肾,则致脾肾两虚,中医治疗中发挥辨症论治特点,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因此,在本病治疗上只要辨证准确,用药用量得当,便可收到满意效果。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8-434.

[2]潘国宗,曹世植.现代胃肠病学[M].北京:科技卫生出版社,1994:1245-1249.

猜你喜欢
结肠镜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