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静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简论赤峰市土地沙化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理
季 静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气候机理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共同造就了赤峰地区沙化现象的形成,赤峰人民经过长期的治沙实践,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的赤峰模式,也取得也显著成绩,但赤峰地区沙化治理仍任重道远.
赤峰;沙化;治理
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与黑吉辽三省接壤,90275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地面积为267.33万平方公里[1],由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构成.东部的科尔沁沙地,主要分布于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流域,是草原地带沙地.西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克什克腾旗西部,两块沙地断续相连构成横贯赤峰地区中部的沙带区,东西长达800里,有“八百里旱海”之称.历史上的赤峰地区,曾经是山青林茂、水清草美的塞北绿色明珠,被文人墨客称赞为“不逊江南十六州”的秀美之地.曾几何时,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一
气候变化是赤峰地区沙漠化形成的自然机理.就整个世界来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第四纪冰后期以后的全新世的一万多年,相对于冰期,气候趋向温暖.但在一万年的短时段上,气候也不断地变化,气温不断地波动,陆地表面的植被也随之发生变化.全新世大暖期时,赤峰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呈现出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观,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泥炭沼泽区.全新世晚期,气候向干燥转变,降水量大规模缩减,导致干谷和内陆河的形成,并出现暴露于地表的阶地.河谷漫滩的冲积、湖积沙层,在风力作用下,开始了风沙堆积,逐步形成了沙漠化土地的雏形.而近年,气候变暖,气温逐年升高,又加剧了赤峰地区的沙漠化.赤峰地区九十年代比五十年代气温上升了1.4℃[2],虽然每个时代增长的幅度不同,但是增长的趋势却十分明显,且每次的增长都比上一次增长幅度大.2008年,赤峰地区的气温普遍偏高,平均日照时间比历年同期偏多5至15个小时.由于气候大陆度增强,全球气候日益干燥,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呈现了一种不可逆转性和不可回归性.
气温升高,蒸发量提高,降水量反而减少,增加了治理沙化的难度.通过以下数据(见表1)分析,可以看到1957~1980年间,翁牛特旗的年平均降水量不断减少,而年蒸发量却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严重.进入21世纪后,赤峰地区出现了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时间最长的连年干旱天气,1999~2006年连续7年干旱,夏季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9%.其中,2002年降水量仅有284.1毫米,是1959年的一半.2007年7月~2008年1月,赤峰地区共降水163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42%[3],尤其是进入冬季后,全地区大部分都没下雪,阿旗、左旗自2007年11月下旬到2008年1月,也没有降水.因此,干旱情况非常严重,这对沙漠化的形成与沙化治理都是严峻的考验.目前,赤峰地区四季分明、特点突出:冬季长寒,夏季短热;日照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2800小时;降雨量分布不均,最高达400~500毫米,最低17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约1800~2200毫米,是降水量的4倍多;风多且大,年平均风速为3.5~4.5米/秒,秋冬多西北风,春季多西南风.
表1 翁牛特旗海金山气象站降水量分析[4]
人类活动加速了赤峰地区土地的“沙化”过程.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8500—7200年)、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7500—6300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新石器晚期(距今4500年)等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出土文物,特别是考古发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业的定居生活.截至红山文化晚期,赤峰地区以渔猎经济为主,农业为辅,多元化的经济结构非常典型.因此,自上古以来,赤峰地区就是一个亦农亦牧地区.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赤峰地区的农业相当繁荣,已达到史前时代最高峰.进入夏朝以后,赤峰地区一直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他们在此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契丹民族建立的大辽帝国是最卓著的一笔,辽皇帝重视发展农业,吸收汉文化,拓展彊土,创契丹大小字,兴办农牧业,成为雄居北方的强大政权.辽朝国土广阔,汉人与渤海人生活在南部,以农业为主;契丹人及其他北方民族生活在北部地区,以畜牧业为生.为了适应南北地区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辽太宗制定了“因俗而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5]的统治办法,设立南面官和北面官,鼓励汉人和渤海人垦植耕作.在喀喇沁地区(宁城县,即辽中京)内发掘的辽代文物,证明辽朝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且农业生产兴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农耕于野,工居于肆,商贾于市的繁荣景象.
清代实行放垦蒙地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来垦荒,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如1181年,金在本区的北部及东北部修筑边堡仅在太盐抓附近山地就伐木三万株幻,表明当时林木茂盛的自然景象.而在南部的赤峰、西南部的猴头沟都为当时辽、金时代的松州府,赤峰以北号称平地松林八百里.但是至今这些地方仅保存着少量的树林.各地沿用的地名如蒙语中含有的榆树林(海日苏)、树林子(哈尔毛都)等现在已是一片茫茫的沙地了.乾隆时,在西拉沐沦河以北,大搞毁林开荒,大片原始森林被火焚烧.因此,可以说清代以来特别是清康熙年间的移民开荒,稳定了赤峰地区的沙化地形.1851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禁止汉人出关的政策,邻省居民闻风而来.1868年,实行移民实边放荒垦地的政策,河北、山东农民大量移入,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滥行放垦沙质草地.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时期,土地对农业生产起重要作用.虽然汉族人民带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但经过几年的种植,土地失去了肥力,人民无能为力,只能放弃此地,重新开辟新的农场,撂荒现象比较严重.牧场退化、草场沙化,荒地被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泡子全部干涸,漂流大部分断流,一系列严重失衡的生态环境问题凸现出来.因此,草原垦荒与土地沙漠化有直接、必然的关系.民国成立,蒙地放垦政策更加变本加厉,蒙旗牧场随着垦殖政策的推行而日益缩小,蒙旗王公的权力不断被削弱.军阀割据,州县用人,愈无制度可言,地方政治比清末更加腐败.已放垦的地区,按照规定应向蒙旗交付升科租金等,可每遇歉收之年,辖县虽获半数,仍以风雹受灾借口免交,连年拖欠蒙旗的收入.王公贵族的债务日益加重,他们把繁重的债务全部强加于百姓身上,使当地百姓的生活日益贫困.经过清末的垦殖,赤峰地区由牧区成为半农半牧区或纯农业区.民国年间,军阀政府又大力开垦.1928年,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在赤峰地区强行放垦,使水草丰盛的牧场全部被垦.伪满统治时期,则更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使赤峰地区“风过沙平,轮蹄无际,丘陇易没,几无大路之可遵,弥望辽阔,居民鲜少车驮,非识途者,不敢轻履其地,或一迷惘,无处可得饮食.且风沙多厉,瞬息将就埋没,三东风雪,沙与房齐,不辨庐舍,恒有赶车失途误自人宅后升至房顶者,惟迤被沙漠之区除畜牧外,不宜耕种”.[6]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但使蒙古族人生活步履维艰,汉族人也逐渐无法生存.人为地违背自然规律地垦殖活动,造成了赤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正如学者对古楼兰地区因屯垦过度而到生态恶化的一段评述:“屯田的迅速发展缺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过程,古代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觉醒,在外来移民还没有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其引入的农具、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方式都缺乏与当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过程,造成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破坏、功能下降”.[7]人为地破坏地表植被,地表土壤破坏、土地物质的移动即发生水土流失,风沙侵蚀,生态系统紊乱,这是对赤峰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最直接的描述.
二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赤峰人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治理土地沙化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多年来,地区委、地区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尤其是近几年,赤峰地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加大荒漠化治理与防治工作力度.1994年,赤峰地区召开第一次防沙治沙大会,从此,赤峰地区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赤峰生态建设精神,同风沙灾害展开了长期艰苦卓绝地斗争,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治理面积不断扩大,提高了治理速度,增加了森林植被覆盖面积.依据全国第一次和第三次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普查结果,1994年赤峰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3995.57万亩,其中,固定沙地2190.3万亩,半固定沙地551.97万亩,流动沙地296.5万亩,露沙地5万亩,沙化退化耕地951.8万亩.到2004年沙化土地总面积2872.47万亩,其中,固定沙地2313.29万亩,半固定沙地288.37万亩,流动沙地222.90万亩,露沙地16.54万亩,沙化退化耕地31.37万亩.由此,截止到2004年,赤峰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123.1万亩,下降率为28.11%.其中,半固定沙地减少263.6万亩,下降率为47.76%;流动沙地减少73.60万亩,下降率为24.84%;沙化退化耕地减少920.43万亩,下降率为96.70%.同时,森林覆被率由1995年的22.4%,增加到2006年的31.88%,初步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区域性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赤峰地区还形成了适合在半湿润区荒漠地区推广的“赤峰模式”,即在采用固沙造林育草技术、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和“小生物经济圈”整治技术进行治理.其中,固沙造林育草技术分固定流沙和阻挡风沙流危害两步骤,即在沙地中营造的人工林.固沙造林育草技术在历史时期的国内外都有记载,1749年(乾隆十四年),在甘肃省《民勤县志》有“今飞沙流走,沃壤忽成丘墟,未经淤压者,遮蔽耕之”的记载.所谓“遮蔽耕之”就是用柴草挡风保护幼苗成长.1316年德国开始在海岸沙地植树造林,1660年丹麦等国也先后开展了海岸造林种草工程.1949~1978年,中国开始在西北、华北、东北(简称“三北”)修建了大面积沙地防护林及沿海防护林.并且于1978年,正式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逐步建立起沙地防护林体系.固沙造林育草是防沙固沙、治理风力侵蚀的重要措施.在风力侵蚀严重的流动沙丘区,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配合沙障等工程措施,最终依赖植物长期固定流沙.在极端干旱植物不易成活的地区,造林育草措施往往成为固沙防沙的主要措施.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是根据沙地的自然特性和水稻的生长发育习性,在漏水漏肥、养分含量极低、风沙活动强烈的流动、半流动沙丘或丘间地上,经拉沙造田平整后采取铺设衬膜以形成防渗层,运用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综合措施,栽培种植水稻,以获得高产的一项科学技术.衬膜种稻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沙害和漏水漏肥的弊端,同时又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即达到促进低湿沙地集约性农业生产发展的目的.发展节水农业,进行水稻衬膜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发展水稻生产,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我国沙地治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小生物经济圈”整治技术是通过种植小黄柳、沙拐枣、梭梭等低矮植物形成生物圈,防风固沙发展经济.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在实践中形成的赤峰模式,适合本区沙化的治理需要,因此赤峰地区的沙化治理、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以赤峰市敖汉旗为例,2002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2008年,敖汉旗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称号.全旗人工牧草保有面积达150万亩,是“人工种草第一县”,被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命名的“敖汉苜蓿”,在国内地区场以及国际地区场上都享有盛名.
三
尽管赤峰地区生态建设总体上实现了良性逆转,但气温升高、持续干旱、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治理沙化的主要因素.2004年比1994年,固定沙地增加122.99万亩,增加5.62%;露沙地增加11.54万亩,增加230.8%.因此,赤峰地区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赤峰地区90%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阿鲁科尔沁旗和巴林右旗中南部、翁牛特旗中东部、敖汉旗北部和克什克腾旗中西部地区;依据全国第一次和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普查结果,巴林右旗沙化土地面积增加47.31万亩,增加幅度为13.4%;克什克腾旗沙化土地面积虽然减少522万亩,但半固定沙地增加93.6万亩,流动沙地增加12.26万亩;翁牛特旗沙化土地面积虽然减少84.9万亩,但流动沙地增加41.4万亩,该区域流沙堵塞交通,埋没农田、草场,淤积河道现象还有发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工植物群落处于中幼阶段,品种单一、功能不完备、稳定性差、具有反复性,还经受不住任何侵袭,一经破坏极易再次形成沙化.目前未治理的沙化土地多是远沙大沙,丘体高大、交通不便、缺乏劳力,治理成本不断提高,治理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加剧,象工矿企业乱采、乱开、乱倒工业垃圾破造成再次沙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全地区还有沙化土地面积2872.5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1544.6万亩,按每年200万亩治理速度还需要二十多年治理完毕,如增加自然和人为破坏使沙地拓展因素,治理时间还将更长,所以赤峰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加强封禁保护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本身修复的作用;必须转变当地人们的生产方式,严格控制荒漠化的源头;必须加大对沙化或潜在沙化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治理工程步伐;必须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图谋,探索不同沙化类型防沙治沙的政策措施与技术模式,提高荒漠化治理成效;大力发展特色沙产业,增加沙区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坚持严格执法,规范荒漠化防治行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荒漠化防治活力.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到2015年使我地区可治理的沙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比较发达的沙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使我地区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明显改善,为荒漠化防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8]
综上所述,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防沙治沙依然是全地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且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巩固建设成果,尽快改善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造福沙区人民.
〔1〕杨广巍.荒漠化对赤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
〔2〕辛宝桢,等.近五十年来赤峰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6):40.
〔3〕陈汝健,等.赤峰电网“绿色通道”保抗旱用电无忧[EB/OL].http://www.people.com.cn.2009.2.16.
〔4〕关忠志.内蒙赤峰沙地流治理的成效与存在问题[J].中国沙漠,1985(2):53.
〔5〕辽史(太宗纪上)[M].卷 4.
〔6〕建平县志[M].卷 4.社会.
〔7〕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楼兰古国生态环境的变迁[J].中国农史,2001(18).
〔8〕张艳丽.加快防沙治沙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赤峰日报,2011-06-17.
X22
A
1673-260X(2012)02-0091-03
本文系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项目《近百年来赤峰地区的沙漠化及环境治理问题研究》发表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