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第一支地质大队

2012-10-13 00:22覃臣季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13期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维亚柴达木

○ 文/覃臣季

柴达木第一支地质大队

○ 文/覃臣季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派往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大队,背负重托挺进瀚海,查明了盆地西部广泛分布的含油气层。油泉子第一口探井喷出原油,柴达木叫响全国。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素有“工业血液”之称的石油,在当时却非常稀缺,我国石油的自主生产能力非常有限,大部分依靠进口。毛泽东十分忧虑:“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找石油成为石油地质行业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挺进瀚海

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1954年3月1日,邀请地质部长李四光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的勘探》的报告。李四光认为,中国并不贫油,而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地区有三个:青、康、滇、缅大地槽,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1954年3月15日至21日,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会议在西安召开,确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石油勘探任务,明确提出要开展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工作。会议之后,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很快成立了。大队长郝清江,副大队长周济全,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地质师张维亚。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下设5个地质队,1个重磁力队,1个三角测量队,还有一个手摇钻井队。5个地质队的队长分别是葛泰生、杨少华、王吉庆、廖健和朱儒勋,重磁力队长由张德经担任,工程师佘植担任三角测量队队长。一共484人,平均年龄22.5岁。对于这支新组建的队伍,进入柴达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说别的,自然环境就将是对人的一次严酷考验。

柴达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平均海拔3000米,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320公里,戈壁碱滩,四顾茫茫,大风起处,沙尘滚滚,高寒缺氧,干燥寒冷,荒凉闭塞,人迹罕至。

“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尽管大家对勘探柴达木群情振奋,但荒蛮的不毛之地,还是让大家忐忑不安。除1947年周宗浚和关佐蜀的一份地质报告外,没有其他任何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地质队中,就数张维亚年长,又是科班出身,还有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他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他总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说:“柴达木没那么可怕,前辈们就那么几个人、靠几十峰骆驼,赤手空拳都能找到油砂山,咱们现在人强马壮,既有汽车,还有仪器设备,难道还进不了柴达木盆地?”

4月18日,10辆卡车和1辆吉普车满载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的人员和设备从西安出发。告别了送行的领导,这支肩负重任的队伍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往西。队伍在敦煌停下来休整。从地理上看,敦煌是柴达木的一个门户,当年周宗浚和关佐蜀便是从敦煌往西沿阿尔金山北麓到达了柴达木盆地。

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为大队提供住地,还对大队即将去盆地给予了积极的建议。一是队员必须对民族政策、民族信仰和民族习惯有一定了解,因为此去会路过一些多民族居住区,包括蒙、回、哈萨克、维吾尔族,和他们和睦相处对工作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购置一些骆驼,组成驼队,因为盆地的地理条件,骆驼有时比汽车更实用。大队接受了这些建议,驼队很快组织起来,租用了80多峰骆驼,招募了26名驼工,组建了最初的驼运队。

驼铃声声

地质大队140多人由敦煌向柴达木进发了。柴达木盆地茫崖地区当时没有公路,骆驼的脚下就是路。最早成立的驼运队是在首批地质队伍乘汽车进入盆地后,分批从河西走廊西端进入柴达木盆地的。第一批7个驼工赶着40多峰骆驼,每峰骆驼驮着125公斤面粉,向盆地进发。

这些驼工都是农家子弟,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有组织地执行过这样的任务。这使他们感觉既有几分新鲜、兴奋,又有几分紧张、庄严。他们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和饮用水,从南湖经安南坝向目的地进发,饿了啃几口干粮,每天露宿野地,天当房地当床,和骆驼相依而眠,走了整整28天,鞋走烂了,人走瘦了,从南疆和青海接合部的索尔库里进入柴达木盆地,行程近600公里。

当他们把面粉送到红柳泉地质队驻地时,一路上的困顿劳累换作心中的畅快和神圣。后面跟上来的驼队,最短的行程也走了23天。后来勘探队伍不断扩大,最初的驼队和驼工已不能满足需求,青海石油勘探局成立后在马海设立了驼运大队,相继从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先后买进1000多峰骆驼,同时招收了220多名驼工。

探区各勘探队的驼工们,不论是出工送水拉运器材,还是搬家拉运帐篷和行李,甘当配角,默默奉献。送水没有专门的工具,他们用汽油桶改成盛水工具。遇到像英雄岭、油砂山、狮子沟那样陡峭的地方,骆驼上不去,驼工们就用帆布水袋往地质队背水。生活用水限量,地质队员们倍加珍惜,驼工们同样珍惜,常用洗完菜的水再刷锅,刷完锅后留着喂骆驼,一滴都舍不得浪费。他们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还要去放骆驼,有时在野外还要和狼打交道。

在柴达木2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地质勘探队员的足迹走到哪里,骆驼和驼工就跟到哪里。清脆的驼铃声回响在戈壁荒漠之中。

嘹亮歌声

地质大队是新中国派出的第一支前往柴达木的地质队伍。他们的安全事关大局。当时新疆虽然已经解放,但反动军队并不甘心失败。他们纠结力量负隅顽抗,形成匪患,一小部分时而在昆仑山和柴达木盆地出没、流窜。柴达木盆地政治环境也不太平。为保证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的安全,兰州军区敦煌骑兵3团专门抽调一个连,护送大队地质人员。出发时,负责护送的解放军战士个个全副武装。他们把机枪架在卡车顶上,随时准备应付来犯之敌。

队伍走走停停,这是一条简易公路,又叫南疆公路,是西北军阀马步芳强迫民工修筑的。由于雨水冲刷,又长期没人养护,路面坑坑洼洼,非常难走,只能边走边修。原计划三四天到达柴达木盆地,现在不行了。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戈壁,荒野孤寂,天上连只鸟儿也看不见,地上连只黄羊也没有,令人感到极度荒凉。行军过程中也不能搭帐蓬,趁天黑之前,大家打开行李放在荒地上,席地而坐,随便吃喝一些干粮和水,已是人困马乏了。

●发扬“0.1精神”,回收每一滴原油。 供图/霄 汉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歌声,仔细一听,原来是重力队那些小伙子们在唱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蓬,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这首勘探队员之歌,给大家带来了青春活力,很快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和艰辛。夜幕降临了,大伙儿在戈壁上睡成一个圆形,头冲里,脚朝外,以防止野兽的袭击。

进入柴达木的第一个晚上,地质队员们终于能够躺在被窝里睡觉了。自从离开敦煌以来,他们还是第一次搭起帐蓬,那感觉就跟到家了一样,安稳极了,舒服极了。尽管附近的泉水喝起来又苦又涩,但大家仍然兴致很高,在说笑中进入梦乡。可到半夜,大家的高兴劲就一扫而光,大部分人开始拉肚子,不停地从帐蓬里出出进进。他们不知道,那泉水里含有硝酸镁。这时天也变了,狂风大作,气温骤降,帐蓬被风掀得呼呼拉拉,就像一只无助的小船。有的年轻队员抽抽噎噎哭起来,卫生员赶紧把药发到大家手里。

第二天一大早,张维亚走出帐蓬。风已经停了,但空气中仍然带着凉意。张维亚围绕住地,一边踱步一边习惯性地观察地形。这是一片丘陵,隆起的小山包一个挨一个。地质队长葛泰生也走出帐蓬,张维亚就带着他在这些小山包间穿行。走着走着,张维亚的步伐加快了,脸上也露出喜悦。他指着那些小山包兴奋地说:“这都是晚第三纪地层露头,这些小山包地层的倾向,显示出红柳泉地区存在一个完整的背斜构造。”葛泰生早就听说张维亚目测地层倾角的名声,敢情昨晚地质大队竟然稀里糊涂住在了一个可能储油的构造上啊!这个喜讯立刻振奋了大家的精神,把拉肚子的痛若忘得一干二净了。

军队邻居

一个星期以后,队伍到达柴达木盆地红柳泉。他们意外地发现,在距离红柳泉不远的阿拉尔,居然驻扎着军营。地质大队一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就有人向连长报告:“口外来人了!”当确认这是一支地质队时,战士们异常高兴。这是他们驻守柴达木四年以来第一次见到外面来人,他们终于有邻居了。

4年来,他们孤独地驻守在柴达木盆地,只能通过电台与外界联系,给养补充不上,军装都由灰色变成了白色,肩部和肘部都已磨破。每巡逻一次,他们得骑着马风餐露宿、忍饥受渴半个月。在和匪徒的一次次战斗中,有不少战士牺牲了,驻地后面有一块墓地,一个个土堆前立着一块木牌,上写烈士的姓名、籍贯、职务、牺牲日期……

郝清江大队长带领全大队集体拜访阿拉尔驻军。驻军官兵列队欢迎地质大队。这是新疆军区的一个剿匪连队。军营是用土坯修造的,连长是个山东人,带了100多名战士,长期驻扎在这里。与剿匪连队会合后,大家顿时感到有了力量。驻军还把他们在营房外的一排空营房让给地质大队住。各地质队也纷纷支起帐蓬。这样,地质大队就由红柳泉搬到了阿拉尔。

在地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1954年完成地质普查3527平方公里,构造细测447平方公里,重力普查620平方公里,发现17个地质构造和9处油苗。查明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广泛分布的含油气层。9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组成专家考察队,由局长康世恩亲自带队来到柴达木盆地,对其自然环境、地理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持续了半个月,康世恩对地质队的工作表示满意。

1955年6月,青海石油勘探局在西宁成立。柴达木的地质队伍壮大了。地质部派出六三二队对盆地进行地质普查。随着队伍的壮大和不断发现的勘探成果,大家每天都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工作的极度艰苦和文化生活的极度贫乏,不但没有让大家意志消沉,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的情绪。这一年发现了99个构造,而且在油泉子打了柴达木的第一口石油探井,11月24日开钻,18天后就喷出了原油。

青海省慰问团来了。中央慰问团来了。柴达木的名字响遍全国。柴达木沸腾了。

点评

背负重托勇开拓

开拓是从无到有的创业,是在无路中寻路,是在荒漠中探索,是流血流汗,是挨饿挨渴,是无数次摔倒和无数次崛起。脚踩着历史留给的沙漠,背负着祖国交付的重托。

艰苦细致的地质工作,为柴达木地质标准层的划分奠定了基础,为柴达木盆地含油气远景的评价和勘探工作的部署,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资料,才有了千万吨级油气田在柴达木油气区的崛起。

追忆往昔,脚印儿都被风沙抹掉。一条条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开拓者为柴达木地质工作树立的不怕吃苦、勇于实践、精益求精、埋头苦干、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精神永存。

猜你喜欢
柴达木盆地维亚柴达木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大气电场随高度的变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柴达木盆地:山水聚宝盆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向图维亚开枪
柴达木映画
nevi 加维亚山口的雪
波斯维亚托夫斯卡的散文诗
柴达木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