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秀
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吸纳能力空前增大,大量隐藏在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进城务工或者从事其他行业成了很多农民的现实选择。收入途径的多样化不仅使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于是,很多农民开始搬离原来一直居住的乡村,进入大城市尤其是附近的城镇生活。在这种搬迁的浪潮中,原来的乡村开始日渐凋敝和萎缩。乡村的未来发展将会如何?乡村的萎缩在山区农村尤为典型,本文就以山区农村为例对此情况做一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变,我国的乡村也不例外。村庄的发展由过去的不断扩张、分散发展到如今的日益收缩和集中,一个个小村庄萎缩了、甚至消失了,原有的大村庄也开始凋敝了、冷清了。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乡村人口数量巨大而耕地使用限制较严,在农村山区能用作住房用地的大块土地实在太少。因此,人们在盖新房时,更倾向于而且也只能在村庄的外围选择地方作为新的居所。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在大村庄的四周甚至较远的地方散落着一个个小村庄的村落分布格局,村庄的发展呈现出扩张化、分散化趋势。而如今,由于乡村人口的剧减、交通的不便以及耕地使用限制的放开,那些零星分布的小村子彻底荒芜,没有人烟了,人们纷纷搬出来,搬到城镇或者原来的大村庄居住,村落分布由分散再次走向集中。而且,不仅仅是那些小村庄萎缩了,曾经热闹、拥挤的大村庄也日渐凋敝,很多住户搬走了,一些房舍久无人居住,日渐倒塌,剩下一些断壁残垣和长满杂草的院落。
上世纪70-80年代的乡村,农民都被固定在土地上,很少有人出去打工,也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脱离农村。那时的乡村是热闹的、喧腾的。而如今,由于乡村常住人口的急剧减少,这种热闹的场面已不复存在。一是随着高考入学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升学等途径进入城市,户口也迁到城市,导致乡村人口的下降;二是大量在外务工人员,很多都携家带口常年在外,甚至多年都未曾回乡,形成乡村人口实质意义的下降;三是一些举家搬迁到外地或者附近城镇的住户,形成了乡村人口和住户数的绝对下降。乡村人口的流出从上面三个渠道同时进行,使得乡村人口的下降更加剧烈。如今很多村庄只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很是冷清。
乡村小学的萎缩是乡村萎缩的一个典型缩影。曾经作为一个村最好建筑的乡村小学,悄无声息的走向冷清了。由于生源的严重不足,乡村小学的老师也都陆续离开。只留下那么一两个或者几个老师,教授着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全部课程,教育质量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本来留在农村的学龄孩子就很少,为了获得相对较好的教育,在这些孩子中还有很多流向了镇上或者县城的小学。镇上小学人满为患,而乡村小学清冷孤寂,日渐萎缩。
山区的耕地本就很少,优质耕地更少。在农民逐渐脱离对土地的依附之后,耕地的毁损和荒芜情况日益严重。毁损主要来源于耕地用途的改变,很多农田被用来建造房屋,尤其是在城镇附近和公路沿线,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荒芜主要源于农村严重缺乏劳动力,凡是有些力气的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幼,最多只能耕种一些村庄附近的,比较优质的土地。稍微远一些或者差一些的农田和耕地就大多荒芜。
随着人口的流失和耕地的荒芜,农村的基础设施也日渐破败。水利设施无人管理,部分水库难以有效储水,大部分的塘堰破败不堪,里面长满蒿草。一些曾经由农民自发建立起来的自来水管道,在发挥了几十年的作用之后,由于用户日渐减少,无人管理,也逐渐破败。曾经由村组织集体建立起来的水泥打谷场、晒场等早都没了踪影。
居住的集中化、城镇化趋势是农村日益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居住的集中化、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居住向城镇集中的趋势,尤其是县城,其次是集镇。流向县城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那些原本在乡镇工作和居住的居民,因工作原因或者因为日渐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开始选择在条件更好的县城居住;另一个就是那些原本生活在乡村的农民,在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也开始选择在县城购置房产,然后整体搬迁到县城居住。流向集镇的人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他们的经济基础往往还达不到在县城安家的条件,然而却完全脱离了对农村土地的依附并有能力在集镇购置房产,他们往往也会选择在乡或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附近购置房屋,然后从原来的乡村搬出。于是在这三股搬迁力量的带动下,人口快速向县城和乡镇聚集,县城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镇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农村则日渐人烟稀少。
教育的集中化、城镇化也是乡村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农村适学儿童本就越来越少,农村小学开始萎缩。而在教育体制变革之后,学校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私立小学、中学迅速崛起,开始和各地的乡村中小学竞争生源,学生开始有了择校的余地,于是那些原本只能在当地小学、中学就读的学生,不再局限于这种属地的限制,开始纷纷涌向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乡镇中小学。乡镇、县城的中小学人满为患,各方面发展的越来越好,而农村的中小学却快速凋敝,越来越落后。在教育发展日渐集中化、城镇化的趋势下,那些有学龄孩子的家庭,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他们就不能还居住在相对偏远的乡村,选择到孩子学校附近的地方居住成了很多农村家长的现实选择,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的冷清。
乡村萎缩的表层原因是居住、教育的集中化和城镇化,那么又是什么推动了居住和教育的集中化和城镇化呢?原因很多,但基本的有三个:一是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其具有了在城镇建房购房的能力;二是农民摆脱了对土地的依附;三是教育制度的变革和教育的市场化。
1.农民收入的增加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最近二十多年,随着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或进城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农民收入也因此有了显著的提高。1978年至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将近10倍,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10年的5919元。农民收入的增长虽然在2000年后有所放缓,但是在2005年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得农民不仅仅解决了温饱的问题,而且开始有了一定的积蓄,部分收入高的农民已经完全拥有了在附近县城或者集镇购置房产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县城能拥有一套房产并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是很多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如今这些都变成了现实,于是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在城镇置房居住。
2.农民摆脱了对土地的依附
不论是在改革开放前的集体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代,由于城乡的分割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缓慢,农民都被限制在土地上,土地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业外就业机会急剧增加,从事其他行业或者在城市打工成了很大一批农民增收和富裕的新途径。此时,农民不在依附于土地,依靠土地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村甚至是微乎其微,这可以从表1看出。
可以看出,在1990年到2010年间,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20%,上升到2010年的41%,而农林牧渔业收入所占比重却呈急剧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66%,下降到2010年的38%。农业收入已经不再是农民收入的唯一主要来源,这种情况在少耕地的山区更为严重,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已经完全依靠打工和其他行业取得。
没有了土地的束缚,摆脱了对土地的依附,也就意味着农户的家庭住址与所拥有的土地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于是搬出乡村、搬进城镇对农民的经济生活并无多大影响,相反,择业机会的增加还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此情况下,很多农民开始搬离乡村,进入城镇居住。
3.教育的市场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20世纪90时代中期,教育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教育的市场化。教育的市场化不仅表现为教育消费的自费性,而且也表现在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上,如民间投资主体的纷纷出现。在民办学校迅速发展之后,生源的竞争开始在学校之间上演。生存于稳定的属地招生模式的乡村教育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很多家长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集镇和县城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选择让孩子在乡镇或者县城上学就成了很多家长的现实选择。在此情况下,教育资源日益向城镇集中。
乡村逐渐凋敝、萎缩,让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感到心痛、失落,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而感到忧虑。本文认为,对此并没必要过分担忧和悲观,而应全面看待。首先是因为乡村的萎缩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的必然结果。对于很多乡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来说,耕地本就少而贫瘠,依靠农业无法养活当地的农民,农业发展潜力有限。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存,这些土地不得不被充分耕种。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农民放弃这些产出率相对较低的土地,实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而走入城镇,应该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其次,乡村的萎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政府政策支持的作用,但是更多的表现为农民自发的结果,是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途径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是农民自发的选择。这种自发的城镇化,不需要政府耗费多大精力进行新农村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不需要政府拿出什么激励政策和措施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中,从而有利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表1 我国农民收入构成变化
乡村的萎缩将会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期,然后逐步放慢速度,直到稳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乡村容纳了我国太多的人口,隐藏了太多的生产潜力。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得到迅速的释放,快速的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量富裕起来的农民成了进城的主力军,开始大量涌入城镇,从而形成了农民自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此时的农村也在加速衰落。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导致城镇生活成本增加,尤其是购房和居住成本增加,限制了一些收入相对低一些的农民进城,乡村萎缩速度开始放缓,进入第二阶段。此时,有条件的农民还是会随着收入的增加或者其他条件的变化,而陆续搬到城镇或者县城居住,因此,乡村依然处于继续萎缩状态。随着这些有条件搬出并且希望进城居住的农民都搬出乡村之后,乡村开始趋于稳定,进入第三阶段。此时,仍有一部分农民居住在农村,但是数量已经极其有限。这部分留下来的农民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根本没条件搬出农村;二是没有意愿或者觉得没有必要搬出农村;三是一些少数的对农村开发发展有兴趣、希望在农村创出一片天地的人。这部分人成了乡村的留守力量,在较长时间内会维持乡村社会的结构稳定。
乡村的萎缩,导致农田荒废、基础设施失修、农业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农村一片凋零,然而,这只是一个过渡期的现象。在这个时期,农村社会结构不稳定,发展方向也不完全明确,因此,很少有农民或者组织去花费较大力气来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维持现状是这一时期农村发展的主要策略。然而,随着大量农民搬出乡村,农村只留下少数极其稳定的居民之后,这种现状会开始得到改变。首先,农村农业发展方向基本确定,对于那些不适合种植业的山区,会实现完全的退耕还林,或者退耕还草;对于少量适合种植的地块可以有针对性的种植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将成为这些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的首选。其次,农业生产方式将会发生转变,不再是那种小农式种植模式,而是像其他行业一样,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生产将是新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收入也将会成为那些新型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参考资料
1.朱明湘.村庄整合: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J].中国农垦,2010,(4).
2.吴业苗.农村城镇化、农民居住集中化与农民非农化——居村农民市民化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10,(7).
3.教育资源向优势地区集中,乡村教育难逃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