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民
“且喜牧翁恢正气,不枉如是苦用心!夫荣妻贵何足论,风雨同舟最可亲!”熟悉、亲切但又久未耳闻的苏剧歌声中,伴随着钱谦益携手柳如是慢慢走向远方,灯光渐熄,大幕徐徐闭上。我木坐在座位上,思绪里恍现那红豆树下的一幕幕一景景,直到掌声响起,我才惊醒,呵苏剧,久违了,呵《红豆祭》,您使苏剧重又登上了艺术复苏的舞台。那“重展芳容”、“失而又获”的喜悦之情,填满我整个胸膛。那一声声优美的苏腔,一招招刚柔的身姿,一段段感人的情节,一幕幕动人的表演,使我沉醉在苏剧江南风情的梦境之中难以自拔!
苏剧从苏滩而来,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地方剧种,和苏州本土孕育诞生,充满吴侬软语雅丽风韵的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
解放后苏剧创作献演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她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魅力迷倒了无数文化人,影响遍及全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已绝响舞台十余年了。多少文化人、苏剧人千呼万唤中今天终于看见了苏剧复苏的曙光。而沉寂了许久的苏剧要得以真正复苏,极需一台具有标志性,能更体现贴近苏剧个性风格和苏剧艺人个人魅力相融合的剧目活在舞台上。而讲的是苏州事,唱的是苏州戏,展示的又是苏州人的《红豆祭》的横空出世,昭示了苏剧美好的明天。
历史上柳如是和钱谦益二人之事,以前笔者虽略有所闻,但并不深知,由于《红豆祭》的出现,自己也算是苏剧世家的后人,带着迫切关爱之情阅览了柳、钱二人及红豆山庄的史料。《红豆祭》全剧演绎的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和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的爱情故事,叙述了柳如是在清兵入关之际维护个人民族气节,并帮助已在大义面前失节的一代文坛领袖钱谦益洗刷耻辱,重拾士大夫气节,为救抗清义士,夫妻携手共赴牢狱的故事。剧本主要讴歌千百年难得一见的奇女子——柳如是的才情气节,以钱谦益的不义失节反衬柳如是的高大。历史上真实的柳如是的一生跌宕起伏,才情、气节令人敬仰。她为了民族、为了自由、为了尊严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诗篇。虽然她的形象比李香君更立体更丰满,但正因为有夫君钱谦益之负面因素,因此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学者剧作家也较少描写涉足这个题材。
著名剧作家郑怀兴经过多年的构思努力,截取了柳如是和钱谦益的一段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为苏剧写出了讴歌柳如是民族气节的大作。
每个有责任心的剧作家辛勤创作的历史作品都体现出剧作家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有构建历史和故事的权利和信心,同时也寄托出剧作家内心世界的潜在话语和思想,要想说什么,什么是真善美,给人以什么样的启迪和思考。郑怀兴所写的柳如是的民族气节,在历史发展朝代更迭中,或许像某些学者文人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历史进步意义,但从历史、人文、中国妇女气节、个性的角度去看,无法否认柳如是作为民族英雄的存在而应该受到国人的尊敬和仰慕!
或许《红豆祭》创作的更深含义在于寻找回归中国文化人丢失的品格,丢失的气节,剧作者借柳如是之声帮助中国文化人在大是大非、物欲横流面前,如何坚守寻回应有的文化品格和气质,引起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伦理的思考和坚持。
《红豆祭》全剧最精彩的部分是剧作者虚构的柳如是在红豆树下为钱谦益修衣冠冢的一场戏和通过蒙太奇手法展示柳、钱二人泛舟西湖、热恋中的梦境。虽说舞台上展示的是柳、钱二人浓情蜜意的虚幻梦境,但笔者宁可相信,这是他们二人以红豆定情真挚爱情甜蜜幸福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否则,柳如是作为一个24岁的青楼女子,在众多权贵、公子、富商、豪杰对她如痴如狂的追求中,最后却依偎在年已花甲的钱谦益的怀中。柳如是不爱金钱、不爱权势、爱的是男人的正直、磊落、侠骨、才气。这不体现柳如是作为封建社会受压榨的女子,虽无法抗拒命运,但为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而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奇女子吗?
而当柳如是得知钱谦益在大义面前失节之时,剧作者跳过史实,虚构了在二人定情之物红豆树下为钱谦益修衣冠冢,醉酒痛哭钱谦益的变节和不义。“去年金陵沦陷日,牧翁魂魄已归天,知音一失千年恨,今夜葬夫旧衣冠。”“自古圣贤重气节,气节铸成汉脊梁,尽忠岂是殉明室,将我华夏正气扬。”句句是泪、字字是血,唱出了柳如是的心痛和大义,唱出了柳如是的侠义忠肠,终使钱谦益痛恨自己、无地自容而起死重生。
《红豆祭》唱的是苏州戏,演的是苏州人。而诞生于吴江盛泽的明末才女柳如是由中国戏曲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同样出身于吴江震泽的著名昆剧、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扮演,真乃天作神合,多么奇妙的历史巧合和时代造化啊!
王芳数十年的舞台艺术生涯,成功塑造了花魁女、杜丽娘、杨贵妃、李三娘、西施、五姑娘等古代女子形象,似一朵清香沁人的茉莉花,醉心迷人。
作为苏昆艺术传人,她默默耕耘,勤奋创作,这一次她加盟《红豆祭》剧组,担负柳如是形象的塑造,无疑对全剧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柳如是身处的时代背景,她的个性追求和爱情生活也不同以往所已驾驭的人物,必须以全新的体验和演绎来进行创作和塑造。王芳不负众望,又给了人们一个新的惊喜!
惊的是王芳塑造的柳如是还原了历史上让人可信的柳如是人物形象,她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演,体现了剧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导演二度创作的要求,在艺术创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层面和台阶。喜的是王芳通过苏剧柔美和明快的唱腔和功底深厚的肢体语言有层次有深度的内心刻划,塑造的柳如是是美的化身,诗的展示,坚强的代言和大义的象征。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张唐兵,锡剧界名小生,国家一级演员,他几十年演唱锡剧,这次要脱胎重新学唱苏剧,难度可想而知。苏剧、锡剧虽同属滩簧系统,但毕竟有地区语言差别,表演的雅俗之分,唱腔的风格不同。要从短短的几个月中,掌握苏剧念白的韵味,四声的改变,唱像苏剧的曲调,表演风格步入雅性自然,钱谦益人物的正确塑造,从小生转行老生行当,可憋苦了张唐兵了。但当大幕徐开,在风雪交加中,一位老者一曲苏腔引吭高曲中一亮相,随着剧情开展和张唐兵正确演绎钱谦益的唱念做表,笔者不由拍案而起,谁看得出这是唱了几十年锡剧的张唐兵呀?
毋庸置疑《红豆祭》创演至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全剧发展脉络存在拖沓,力度不够,高潮欠缺等,而唱词应更诗化,以体现柳、钱两人是文学大家的特征,苏剧曲调应更丰富多彩一些,群舞安排应更合理更妥贴等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加工和提高,精益求精。
在苏剧复苏的历程中,这次苏州市锡剧团有限公司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支持下,承担了如此的重任,可谓有胆有识,令人肃然起敬。笔者深为苏剧《红豆祭》的成功演出,为《红豆祭》在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王芳、张唐兵获得优秀表演奖等一系列荣誉而高兴喝彩。为苏剧的复苏,为苏州锡剧团有限公司的敢挑重担而庆幸和感谢。而这一次为让苏剧《红豆祭》更好地展示风采和魅力而努力打造的精品优势,汇聚著名剧作家郑怀兴、著名戏剧导演石玉昆等全国一流艺术创作人才,资源整合,强强联合的正确举措,无疑对苏剧长期存活舞台、展示其艺术生命力,吸引更多的苏剧观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苏剧今后的创作道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印证和成功案例。
但愿红豆树下一片女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