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贬桂诗人之涉桂诗论略

2012-10-10 08:35叶官谋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全州广西诗人

叶官谋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明代共有50位外地官员被贬至桂(今广西)。这些官员中,有颇具才华乃至全国著名的诗人,其中代表诗人为顾璘,另有解缙、桑悦、孟洋、董传策、吴时来、程文德等。这些官员贬桂期间或离桂后,所作涉桂诗歌数量如下表所示。

作者 数量 作者 数量 作者 数量 作者 数量 作者 数量顾 璘 67 胡 纯 未见 王 度 未见 刘 规 未见 刘 台 未见解 缙 66 李文仲 未见 蔡 运 未见 王 坦 未见 王同休 未见桑 悦 65 罗时周 未见 俞得安 未见 阎 鼎 未见 曾伟芳 未见董传策 65 易大年 未见 铁福安 未见 沈 政 未见 陈楚产 未见孟 洋 23 向 璇 未见 薜 岩 未见 谭仕演 未见 吴文梓 未见何乔远 17 潘长寿 未见 饶 彝 未见 詹志文 未见 周希圣 未见程文德 9 谭 翼 未见 黄 让 未见 曾 烶 未见 张集义 未见吴时来 6 杜伯恭 未见 刘 敬 未见 张 臬 未见 范 周 未见杨 荣 3 丁 显 未见 何楚英 未见 马 録 未见 钟行旦 未见赵贞吉 1 周禹文 未见 杨 瑄 未见 耿定向 未见 严起恒 未见

这些贬桂诗人所作之涉桂诗,反映了明代残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欲与同僚励志共勉的情怀,展示了诗人贬谪期间复杂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广西独特物产和风俗,描绘了广西“甲天下”的山水风光,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等等。这些诗,已然融入广西文化的血脉当中,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下试论之。

一、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

此类诗作主要有顾璘的《初至全州》、《至灌阳平赋作》,桑悦的《夏日收粮有感二首》、《柳州大水》、《齏榜谣》、《至桂林》,董传策的《初抵朗宁》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当属顾璘的《初至全州》和《至灌阳平赋作》。《初至全州》云:

跋涉既累月,始闻及清湘。长风卷舟幕,忽见湘山苍。黄发数老叟,迎予具壶桨。面色颇黧瘦,草际各跄跄。拜起问生理,辄言困兵荒。云望使君至,冀免沟壑殃。我闻老叟言,垂涕意彷徨。比岁收梁宋,兵戈剧流亡。逮此越万里,民瘼乃同方。忆昔始观国,徒行不賷粮。皇舆非改辙,惠泽恒汪洋。闵兹丰俭故,所罪吏非良。噬肤遂及髓,割肉救疮疡。天高不能愬,仰失日月光。矧予既朽废,岂有仁风扬。登途入城府,恻恻心内伤。

1513年,诗人顾璘被从职位较高、处境较好的开封府贬至穷乡僻壤广西全州,自是愁肠百结;又经长途跋涉,全身疲惫不堪。而身心俱疲的他到达全州后,所悉民生却是因“兵荒”、“兵戈”而使百姓“剧流亡”的状况。加之“非良之吏”还“噬肤及髓”,致百姓不得已而“割肉救疮疡”。面对前来迎接自己的几位面黄肌瘦、踉踉跄跄的老者,诗人不由得“垂涕意彷徨”和“恻恻心内伤”。据史料载,“当时的全州与桂林各地一样,遭受了近二百年的战争洗劫,民生凋弊”[1]。诗人爱民怜民,亦爱国忧国,他将矛头指向贪官污吏,体现了一位正统文人的民本忠君爱国情怀。全诗描写颇为形象生动,感情十分浓厚深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读来催人泪下。与上诗可谓姐妹篇之诗《至灌阳平赋作》云:……马牛急租税,鸡犬纷斗争……山深吏治猛,里胥日纵横……投笔坐长叹,泪下沾緌缨。

此诗所述为与全州相隔不足百里的广西辖区灌阳县的民生状况。全国的赋税法令加之地方巧立名目添加的税种,让百姓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据《弘治实录》载,“弘治五年二月,广西左布政使李孟曾云:‘本省为西南边徼所绕,流官州县仅五十,实计人户不到六百余员,靖江王府自将军而下,凡二百三十余位,桂林等卫全州等所凡二十七处,岁用禄米俸粮多至三十五万余石,每岁徭役亦不下二万余丁。此外,岁输香药诸物及杂出民间者,不可胜算。令寇盗窃发,方议调兵剿捕,馈运犒赏之费又不可缺须者。工部移文采办黑铅二万余斤,疲瘵之民,其何以堪?’”[2]百姓的痛苦遭际使诗人禁不住“投笔坐长叹,泪下沾緌缨”。

除顾璘诗外,桑悦的《至桂林》中之“常时杀掠连鸡犬,累岁征输剩马牛”反映了百姓因苛捐杂税而生存颇艰的社会状况;董传策的《初抵朗宁》中之“始至稍涉览,怃然恻疮痍。效原旷人徒,委巷编荆篱”等句反映了多年战争导致人烟稀少、民不聊生的现实;桑悦的《夏日收粮有感二首》中之“青蚨入手手先软,掀弄明欺府官眼。会筹上簿人憧憧,粞谷还入原堆中”反映了官员的贪腐;《齏榜谣》中之“倚官托势情万千,笼鸡沽酒相后先。水间一棒没痛痒,户户又科齏榜钱”等诗句反映了当时官吏以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为乐事和谋利手段的残酷社会现实;《柳州大水》中之“东市撑船过西市,不知撞破几烟楼”反映了当时百姓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之苦。此类诗为明代社会现实的生动再现,极具“诗史”价值。

二、表达励志共勉的情怀

此类诗主要有顾璘的《吊宋刺使柳仲塗书院废址》、《濬柳山泉》、《登春台》、《中秋日学宫试诸生》、《柳山石壁凹深泾公每至坐卧其中余遂为司马巖并纪一首》,何乔远的《秋日湘南杂兴八首》,董传策的《兴安斗夜泊》等。此类诗顾璘所写较多且好,如其《吊宋刺使柳仲塗书院废址》云:

昔贤政多暇,学道恒山居。遗构俨象设,流风激乡闾。时代屡迁易,胜观鞠为墟。居人伐嘉树,野火灰堂庐。有作不肯述,益叹今人疏。始闻慕芳躅,既来乃重歔。指顾亭台迹,叹息经营初。林涧有余愤,曲水但空渠。誓将理荒秽,心达力不如。勖哉同官客,勿俾初愿虚。

柳仲塗即宋代的柳开,开宝六年进士,累官至殿中侍御史。坐事曾徙全州。在全州任内,曾建书院于柳山。于全州有兴文教化之功。诗人对于柳开惠泽于当地百姓的业绩表示深深景仰,同时对于时人没有给予柳开足够爱戴和重视表示深切不满。泄愤之余,他发出“誓将理荒秽”的豪言,并对同朝为官之人发出“勖哉同官客,勿俾初愿虚”的强烈倡议。另其《濬柳山泉》中之诗句“……昨日泉水涸,今晨泉水流。借问通塞故,云属无人谋……愿言鉴兹泉,夙夜勤厥修”、《登春台》一诗中之诗句“……寄言长民者,勿使惠爱悭”亦表达了诗人渴望与“长民者”一道,夙兴夜寐为当地百姓多办实事,多修官德。力戒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有官名而无官绩。

不仅之于同朝为官者,即便于后学士子,顾璘亦提出倡议和要求。其诗《中秋日学宫试诸生》云:

宴坐中秋日,云晴灌水阳。玉麟横郭见,文笔映波长。隐几饶幽胜,登堂总俊良。英灵占萃聚,神采爱舒张。颇讶遗珠远,谁云古道荒?多闻沾柳教,妙悟近周乡。僻壤缘人胜,儒绅贵志强。嗟余牵世网,垂老觅亡羊。

作者强调为人贵在志强,认为唯经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方具资质登堂成为世之俊良。同时,其还以自身虽老却依旧亡羊补牢、惜时如金、奋斗不已与后学共勉,让全州学子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思想教育。阅读此诗,我们不仅甚易被诗人所描绘的美好景致所感染,更易被诗人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豪情所打动而壮志满怀。

另外,何乔远的《秋日湘南杂兴八首》之二“今日直烦龚渤海,令人解犊劝樵苏”等句,表达了诗人希冀能与同僚者一道,共促百姓专心务农、去除杂念之思想情怀。董传策的《兴安斗夜泊》中之诗句“十年献赋今戎伍,尚有丹心照敌楼”则表达了诗人经久不灭的报国壮志。

三、展示诗人贬谪期间的心态

此类诗颇多。顾璘有《粤西曲》、《夜游韶音洞同徐萧二君》、《闻灌人云有柳子厚遗迹因策马往寻历大源塘入仙源洞不得其处而返》、《静观亭》等,解缙有《过苍梧峡》、《过全州》、《湘山寺二首》、《赴广西》等,孟洋有《顾全州见邀水涨不能赴》等,桑悦有《青山歌》、《殷石汀学宪邀游风洞山》等,董传策有《海棠书院吊秦少游》等。

此类诗歌大多反映了诗人由委屈、伤感到逐渐平静,再至豁达乐观的心路历程。顾璘以楚辞体所作之诗《粤西曲》云:

白豕兮黄羊,竹挺挺兮茎方,顾异物兮心潜伤。何为兮客殊方,北风吹衣兮思故乡。

白猪、黄羊、方竹等均为广西异于顾璘家乡之物。兼之北风吹起,更让诗人思乡之情如水绵长。全诗展露了作者贬至全州初期的委屈、伤感情绪。而其诗《题龙岩额有赋》中“……巨灵拍掌笑,大劫俱扬灰。吾意在山水,短长安计哉”等诗句则较为直率地反映了诗人经时间理疗后,其思想已渐趋平静无求的心态。其诗歌《静观亭》中“悠然忽终日,尘鞅聊相忘”等诗句更能见出诗人豁达乐观之心境。

其他诗人如何乔远被贬至广西之初心态为“忽听玄猿唳,多生憔悴颜”(《府江》),最后则是“题诗赠山中,聊以豁初疾”(《寄鸿鹄》);解缙初至广西时伤感地吟出“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赴广西》),最后则为豁达唱出“举网得鱼沽美酒,满船明月棹歌声”(《龙州》);董传策初始为“俄听林风来,清猿山上叫。翻令客思摧,临风发长啸”(《中秋全州》),后来则为“明时天地宽,吾徒欣所遇。顾望白云飞,何当赋归去”(《青山构白云精舍》);桑悦初贬广西时为“犹胜李陵闻北乐,身沦异域感伤多”(《按行怀远峒民村出小男女歌舞相迎男谓之罗汉女谓之女仔》),后则为“明春得遂归田约,日抱遗经卧草莱”(《登柳州城》)。

四、展现广西独特的物产与风俗

此类诗主要有董传策的《桄榔行》、《广西风物诗》十五首,桑悦的《长命草》、《咏佛桑花》、《苍梧花》、《记僮俗六首》、《按行怀远峒民村出小男女歌舞相迎男谓之罗汉女谓之女仔》等。

物产诗主要以董传策所作之诗为代表,如其诗《人面子》云:翠里团囊颜带酡,个中甘味爽酸涡。只缘人面看来好,支膝秋风却睡魔。《南宁府志》云:人面子,如大梅李,核如人面,两目鼻口皆具,肉甘酸,宜蜜煎。又云:取其仁薦茶,最佳。[3]《格古要论》云:人面子出郁林州,春花,夏实,秋熟,两边似人面,故名。[4]本来,人面子在广西内外,许多人均不甚熟悉,甚至闻所未闻。董传策所作此诗不仅增长了人们的见识,还激起了区内外读者好奇探求的心理。其《奶头果》诗云:流火辉辉树欲垂,青林披落绛囊奇。趁虚担却娘行瘦,好采枝头哺乳儿。(邕人谓市为虚,诸村妇荷担入市谓之趁虚)关于奶头果,《粤西诗载校注》云:奶头果,亦叫牛奶果。无花果类,果皮黄红色,外形似牛奶,故名。[5]66奶头果如今在广西已极为罕见,当我们读起董传策的《奶头果》诗时,才会重新唤起我们对广西这种独特物产赏玩之兴。另外,诗句“栗怯香滋薯怯奇,蒸来皮裹裹层皮。饶君露底元无骨,怪得包藏肉太肥”为咏九层皮,诗句“花放金丝香袅林,弹垂松穰核抛心”为咏枸橼,等等。

风俗类诗以桑悦诗《记僮俗六首》为代表。其一云:

动讲襄公九世雠,通情洗面只偿牛。(以陪礼为洗面。)亲邻相助歌迎鬼,(冬月歌舞迎鬼赛神,杀牛豕数十,亲邻各携牲口来助。)男女分行戏打毬。赴敌护头装凤翅,占疑随手掷鸡头。几回缉事军先觉,木刻传村有别谋。

此诗记述了广西特有的几种风俗:洗面偿牛,助迎鬼神,异性打毬,上阵护装,鸡头占卜,木刻传信等。关于洗面償牛,《溪蛮丛笑》云:借人助相仇杀,以牛酒往谢,名洗面。云广西人无论是表示歉意抑或答谢他人相助,均取以牛为偿的方式。[6]至于助迎鬼神风俗,《百粤风土记》云:粤人淫祀而上鬼,病不服药,日事祈祷,视贫富为丰杀,延巫鸣钟铙,跳跃歌舞,结幡焚楮,酾酒椎牛,日夕不休。事毕,插柳枝户外,以禁往来。其中寒热瘟疫者,谓之中草子,多以不药。死者相枕,可哀也。[7]可悉明代广西此种有病只求巫之陋俗在其时害死了不少百姓,令人心痛。对于男女分行打毬,宋代朱辅《溪蛮丛笑》载:“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双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6]后来此活动逐惭发展演变成为女方抛绣球向男方示爱的传统习俗。有关上阵护装,正如《粤西诗载校注》云:出发与敌人应战时,男人戴上本属于妇女所戴的凤翅冠,以保护头部。[8]而鸡头占卜,《资治通鉴》云:汉元封二年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鸡卜。越俗用鸡卜。李奇曰:持鸡奇卜如鼠卜。[9]又《史记正义》云:鸡卜法:用鸡一狗一,生,祝愿讫,即杀鸡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则凶。[10]这种占卜习俗如今在广西的一些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着。之于木刻传村,《粤西丛载》云:夷人交易无文券,止用木刻,此意殊古。然夷人信誓信神,交易必就神誓,故无敢爽易者。又夷人有仇,欲复,及掠某村,约某日集众举事,先期誓众,刻木插于山之高处,谓之“插牌”。侦知者亦得豫为之备。[11]由此可知,古代广西木刻传村风俗起到了传递信息的重大作用。

诗之二至六及桑悦其他风俗诗主要述写了广西人在饮食行藏方面的独特之处,如喜欢纹身,连毛炙鼠,唱欢(歌)成亲,女髻黑绾,男笠红尖,细嚼槟榔,僮人花布抹头,军人青巾撮髻,农人喜种甘蔗,老藤用作降香,基本弓不离身以及通过蚁集预测军情等传统习俗,可谓让外地人大开了眼界。

五、描绘广西无与伦比的山水美景,展示南国丰厚的人文底蕴

此类内容主要体现在游览访胜及咏物诗中。如顾璘的《游龙岩》、《柳山诸诗》、《入金盆山访唐孝子》,程文德的《游勾漏洞》,董传策的《粤西山水歌》、《游隐山六洞》、《漓江》、《青山歌》、《青山纪游》、《昆仑歌》,解缙的《七星岩》、《苍梧八景》等,孟洋的《月牙岩》等,桑悦的《咏青山泉》,程文德的《都峤山》等均属此类。最具代表性诗歌为董传策所作的《粤西山水歌》,诗云:

粤西山水甲天下,蜀中险绝此其亚。泷涛飞出水晶宫,龙齿潺湲舟底窄。仰视流水一窍通,众石尖尖撑太空。烟岚直罩星斗落,目中半是参天峰。峰势参天江欲泻,悬崖缥缈灵根射。削如玉笋秋不凋,突如长鎗锋倒挂。岩洞玲珑何太竒,訇然中开峙两仪。疑有神斧凿其穴,牵连秘诡光陆离。飞云孤峙控西楚,灵鹫盘旋鸟猿舞……桂林城标风洞山,石壁巉岩大窟圜。七星岩带龙渊起,隠山六洞间开颜。江边复有还珠洞,象鼻之山江势涌。从此直下漓江来,两涯山石弥江缝。江滩闪出鲸鲵踪,历落滩声石可舂。昭平南渡龙门险,苍梧瘴没云山重。浔阳水析藤江浦,乌蛮滩遥那可渡。诸滩卷出邕管平,昆仑西接柳庆路。闻道柳庆路﨑岖,峭然天险土荒芜。竒山拔出洞常裂,江道半塞蛮张弧……兹逰奇绝恐难记,我作斯歌当画图。

此诗作者以长篇歌行来描绘广西风光,极尽夸张、比喻之能事,将广西山峰的险峻陡峭、岩洞的奇特玲珑以及江水之汹涌澎湃等述描得惊心动魄,让人为之震撼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其他诗人所作的山水诗也对广西各地山水进行了生动描摹,使广西山水“甲天下”之美好景致得以镌刻于世人脑海中。

有关人文遗迹的诗篇,主要有顾璘的《吊宋剌史柳仲塗书院废址》《闻灌人云有柳子厚遗迹因策马往寻历大源塘入仙源洞不得其处而返》《游通真岩商作思柳亭》、桑悦的《罗池庙》、《寓冰井室遣兴三首》,董传策的《经海棠书院有怀吴惟修》《海棠书院吊秦少游》,吴时来的《谒少游庙》,程文德的《游勾漏洞》,解缙的《北流勾漏洞》等。此类代表性诗作为顾璘的《入金盆山访唐孝子》,诗云:

旧闻刲股事,今见结庐情。笃行关风俗,残躯效死生。秋原双泪苦,春草寸心倾。独夜悲风切,偏闻宰树声。(之一)

秋日观风地,青山五马庄。荒庐依大塜,乌鸟泣衰杨。孝子人伦重,高贤世绪昌。磨崖传故事,林壑借余光。(之二)

“金盆山”为全州境内一小山。“唐孝子”即明初诸生唐俨,全州人。传说他十二岁时,父亲病危,其便割下右臂大片肉煮与父亲吃,其父不久病愈。甚重人文教化的诗人颇感于唐俨之孝,专访于孝子曾居之所。他目睹了唐孝子所居茅屋和所葬大塜以及周边的青山、林壑、乌鸦等,感受到迎面而来的阵阵孝气悲风。在其看来,唐孝子的此种孝行,无论是有形无形、有生命无生命的事物,都会为其事迹所感动。孝子所葬之树林与山谷也会因此而散发光彩。诗中满蕴着崇敬和追随之意。

另外,程文德的《游勾漏洞》、解缙的《北流勾漏洞》为咏东晋的葛洪,顾璘的《闻灌人云有柳子厚遗迹因策马往寻历大源塘入仙源洞不得其处而返》《游通真岩商作思柳亭》、桑悦的《罗池庙》为咏唐代的柳宗元,桑悦的《寓冰井室遣兴三首》为咏宋代的苏东坡,董传策的《经海棠书院有怀吴惟修》《海棠书院吊秦少游》、吴时来的《谒少游庙》为咏宋代的秦观,顾璘《吊宋剌史柳仲塗书院废址》为咏宋代柳开,等等,这些明前(包括明朝)名人事迹和故事以及明人对他们的吟咏,使广西文化得以更好传承、积淀并逐渐厚重起来。

六、表现朋友及同僚间的深情厚谊与美好期望

此类诗主要体现在寄赠送答诗与唱和诗中。诗歌主要有顾璘的《湘江行寄孟侍御》、《得徐伯雨太平书奉答》、《答孟望之侍御时谪桂林郡博》、《送陈子文赴广西》等,杨荣的《送佥宪陈廷嘉之广西提调学校》《送沙同之赴禄州》等,桑悦的《送澧州梁文振守桂林和芗林韵》等,孟洋的《寄李平乐觅莲花酒二首》、《平南曲六首赠中丞秦公》《赠荣上人兼呈顾全州》《送平乐李太守致仕还汝阳》等,解缙的《送友之全州》、《送人往田州》等,赵贞吉的《送王给舍使湖广广西二省》等。顾璘《送陈子文赴广西》云:

八桂西瞻岳牧尊,使君持节下湘源。星岩风峒山殊秀,雪片霜华地不暄。永日赋诗薇阁静,青春行部绣旗翻。从来远地多名宦,铜柱犹闻颂马援。

陈子文为明代闽县人,嘉靖进士。“铜柱”为一典故,云东汉马援平交趾,故植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以纪其功。此诗为作者离开全州升迁于他方后作。对于到广西谋事的后辈同僚,曾谪桂三载的顾璘,给出了他对于广西的客观评价。其认为广西不仅山水秀丽风景如画,还是许多圣贤、名宦曾栖之地。并以马援将军在广西立下汗马功劳而名垂千古为例,希望陈子文能向古圣先贤看齐,在人生的大好青年时节及早建功立业,芳名留世。诗中充满着对后辈的亲切慰勉和美好期待。

其他如杨荣的《送按察使章聪之广西》中之“还持岁晚松筠操,留取高名异日看”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与美好期待,解缙的《送人往田州》中之“边境也知民待久,莫言各里惜离群”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亲切安慰,赵贞吉的《送王给舍使湖广广西二省》中之“禁书新下凤凰台,才子巡边物色优……江汉诸侯齐述职,归来作颂效王褒”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和热切期盼,孟洋的《人日答顾全州以诗见邀》中之“已向殊方怜共逐,犹惭薄禄阻同游”则表达了其与友人惺惺相惜的思想感情。此类诗大多写得平易自然,情真意切,值得一读。

[1]全州县志办编.全州县志[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弘治实录(卷六十)[Z].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南宁府志》影印本·清~乾隆八年版[Z].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

[4](明)曹昭.格古要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粤西诗载校注(卷八)[C].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6](宋)朱辅.溪蛮丛笑[M].清顺治四年刻本.

[7](明)谢肇淛.百粤风土记[M].民国刻本.

[8]粤西诗载校注(卷五)[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0](唐)张守节.史记正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桂苑书林编委会.粤西丛载校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全州广西诗人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广西尼的呀
诗人与花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广西全州小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