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泓威,易图永,雷 颖,戴良英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黄瓜疫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般地区发病率达10%~30%,有时甚至高达90%,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户种植黄瓜的积极性[1]。黄瓜疫霉病是由假菌界卵菌纲的黄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引起的,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叶及果实。黄瓜疫霉菌在侵入寄主体内后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造成二次侵染。病原菌以菌丝体、卵孢子或厚垣孢子的形式在病株和土壤中越冬,孢子可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病害难以控制[2]。
目前,黄瓜疫霉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3],为了探寻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4-5],笔者选用植物来源的化学药剂丁子香酚为材料,以嘧肽霉素为对照,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同时为了比较丁子香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还测定了其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
供试药剂为有效成分0.3%的丁子香酚(河北省博爱惠丰生化农药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有效成分6%的嘧肽霉素(辽宁省大连奥德植保药业有限公司)。
供试的黄瓜疫霉菌和稻瘟病菌由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提供,使用前先在26℃下活化,试验培养基全部为马铃薯葡萄糖(PDA)培养基。
采取菌丝生长速率法[6]。根据预备试验结果,针对两种单剂分别设置5个对应的浓度梯度。将原药稀释溶解,用无菌水定容成一定浓度的母液,再按照相应的浓度,用微量可调移液器吸取4 mL稀释液,加入到36 mL融化并稍冷却的PDA培养基中,制成含药培养基,每个药剂浓度重复3次,并设置含等量无菌水的对照组。
在已经活化好的菌种平板上,用直径7 mm的打孔器打孔得到菌饼,待培养基完全冷却凝固后,将菌饼挑出置于含药培养皿的中央,每个培养皿放一个菌饼,在26℃的恒温箱中培养7天[7-8]。之后用垂直十字法测量各菌落的直径,取平均值,按如下公式计算该浓度药剂对菌落的抑制率:
抑制率(%)=1-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用EXCEL软件分析数据,获得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EC50值[8]。EC50值即表示杀菌剂对目标真菌的抑制作用效果[9]。
两种供试药剂对黄瓜疫霉菌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表1和图1、图2):0.3%的丁子香酚和6%的嘧肽霉素对黄瓜疫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样稀释1 000倍的情况下,丁子香酚的有效浓度为3 mg/L,抑制率为89.29%;嘧肽霉素的有效浓度为60 mg/L,抑制率为80.31%。计算可得,前者的EC50值为0.622 3 mg/L,后者的EC50值为20.673 9 mg/L。可见,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的抑制效果比嘧肽霉素好。
表1 两种药剂对黄瓜疫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图1 不同浓度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的抑制作用
图2 不同浓度嘧肽霉素对黄瓜疫霉菌的抑制作用
丁子香酚对稻瘟病菌的抑制回归方程为Y=2.983 8 X+5.979 3(R2=0.999 5),计算获得 EC50值为0.469 7 mg/L。这表明丁子香酚对稻瘟病菌同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相同浓度下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较黄瓜疫霉菌略好(图3)。
图3 不同浓度丁子香酚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传统的杀菌剂如甲霜灵、精甲霜灵等虽然初期杀菌效果显著,但因长期高浓度的施用,病菌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已逐步弱化。丁子香酚是一种植源性的新型农药,主要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其杀菌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白色念珠菌包膜形成,具有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10-11],其高效、低毒、残留少的特性在植物用药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目前这方面相关的研究还较少见。嘧肽霉素也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用抗生素[12],已经证实其在田间对多种植物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3]。
试验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对黄花疫霉菌的毒力效果显著,通过EC50值分析,其防治效果比嘧肽霉素还要好。因为丁子香酚具有广谱抗菌特性,该试验还检测了丁子香酚对稻瘟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其对稻瘟病菌也具有较好的防治药效。综合上述结论,丁子香酚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是目前传统化学杀菌剂的较理想代替产品。
[1]田东蓉,胡小朋.黄瓜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J].北方园艺,2008,(8):204-205.
[2]侯全刚.不同培养条件对循化线辣椒疫霉菌产孢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8-14179,14182.
[3]Benhamou N,Gagne S,Quere D L,et al.Bacteria-mediated induced resistance in cucumber: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endophytic bacterium Serratia plymuthica on the infection against infection by Phythium ultimun[J].Phytopasthology,2000,(90):45-56.
[4]郝卫宁,曾 勇,胡美英,等.茶皂素与甲霜灵混配对黄瓜疫病菌的增效作用[J].农药,2010,49(10):765-767.
[5]李 淼,李 林,刘长令,等.唑菌酯(SYP-3343)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A].第七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242-247.
[6]黄彰欣,黄端平,郑 仲,等.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52-61.
[7]林述平,凌晓曦,邓召利,等.丁子香酚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测定[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02-103.
[8]易图永,吴力游,朱晓湘.防治黄瓜疫病的药剂筛选[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4(1):47-51.
[9]张志祥,徐汉虹,程东美.EXCEL在毒力回归计算中的应用[J].昆虫知识,2002,39(1):67-70.
[10]Braga P C.丁子香酚和麝香草酚单用或合用诱导白念珠菌包膜的形态改变[J].Fitoterapia,2007,78(6):2396-2400.
[11]林述平,凌晓曦,邓召利,等.丁子香酚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测定[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02-103.
[12]宋 影,王潮钟,郭世英,等.嘧肽霉素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方式与防效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2):107-108.
[13]宋 影.嘧肽霉素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效及作用机理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