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翔,李 利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腺性膀胱炎为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随着近年来内窥镜技术及病理检查的普及,腺性膀胱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自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108例。均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8例。其中男45例,女63例;年龄21~76岁,平均48.7岁。临床症状以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耻骨上区疼痛为主。膀胱镜下病变呈滤泡样改变62例,实性绒毛样病变23例,乳头样水肿23例。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42例,位于膀胱颈部22例,膀胱三角区及颈部15例,膀胱三角区及输尿管口周围18例,散在性分布11例。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25~76岁。病变类型中27例为慢性炎症型,24例为滤泡水肿型,9例为乳头状瘤样型;对照组男19例,女29例,年龄23~68岁。病变类型中18例为慢性炎症型,25例为滤泡水肿型,5例为乳头状瘤样型。所有病例术前均做膀胱镜检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腺性膀胱炎。
1.2 方法:治疗组病例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以Olympus可持续灌洗内窥镜电切系统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电切专用液持续冲洗膀胱,汽化功率240W,电凝功率60W,采用沟槽状或铲状电极进行电切,切除范围超过肉眼可见病变周边2 cm,深度控制在黏膜下层或浅肌层,膀胱灌注量保持在250mL,术后留置导尿管3~5 d,冲洗膀胱,引流尿液,应用抗生素3~7 d,所有患者术后2周开始予以膀胱灌注治疗,用吡柔比星30mg加生理盐水40mL稀释,按常规方法灌注,灌注前先排空尿液,并限制饮水量,经导尿管灌入药物,期间每10min改变体位1次,以利于吡柔比星与膀胱黏膜充分接触,40 min后排出。每周1次,8次后改为每月1次至术后1年。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加经尿道汽化电切术。两组病例每3月后复查膀胱镜。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膀胱镜复查正常,病理活检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尿常规检查偶有轻度异常,膀胱镜复查有病灶未愈,病理活检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后症状复发,尿常规检查明显异常,膀胱镜复查或病理活检病灶无明显改善或又出现新的病灶。其中治愈与好转合称为临床有效,据此计算临床有效率。
1.4 不良反应评价:观察膀胱灌注后患者的局部以及全身反应情况,包括尿路感染、尿路刺激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口腔炎、脱发等,以及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疗效采用χ2检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t检验。
10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24月,平均随访12月,其中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21例,复发4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8例,复发22例,有效率为54.17%。
2.1 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21例,复发4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8例,复发22例,有效率为54.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的疗效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低热1例,食欲减退2例,口角炎4例;对照组出现低热1例,食欲减退1例。通过对照两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腺性增生病变,其病因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有关[1]。膀胱上皮系慢性刺激后基底细胞呈灶性增生,形成细胞继续向固有层生长,称为Brun巢,进而巢中心部退化而形成囊腔为囊性膀胱炎,最后腔内柱状上皮形成,即为腺性膀胱炎[2]。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单纯膀胱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②单纯血尿,包括肉眼血尿和(或)镜下血尿;③膀胱刺激症状+血尿。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开口周围。从解剖学角度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①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是尿流体动力的着力点,无黏膜下层,位置固定,缺乏其它部位舒缩的随意性;②此部位常为膀胱炎症及尿道逆行感染的高发区。根据膀胱镜下病变形态可分为:①滤泡水肿型,表现为片状浸润性的滤泡状水肿隆起,此型较多见;②乳状头瘤样型,表现为带蒂的乳头状物,黏膜充血水肿;③慢性炎症型,表现为局部黏膜粗糙,血管纹理增多。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膀胱镜检和病理检查。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肿瘤关系密切,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上皮细胞巢和囊肿是癌前病变,最常见的是发展为膀胱腺癌[3],因此术后预防复发及癌变尤为重要。腺性膀胱炎本身是一种膀胱黏膜良性增生性病变,有证据表明,腺性膀胱炎的存在与尿路上皮癌的产生存在密切联系,腺性膀胱炎的形成与癌变的发生受相同基因机制的调控[4]。
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迅速进入肿瘤细胞组织,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合成,抑制DNA聚合酶及DNA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使肿瘤细胞在G2期中止增殖直至死亡,因而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5]。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后仅极少量被正常膀胱吸收;在肝肾组织中的浓度极低,而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浓度则为正常膀胱的12倍左右,表明吡柔比星有较高的肿瘤组织靶向性分布及全身吸收极少的特点,抗癌活性高而毒性反应低,是适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理想药物[6]。综上所述,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既可消除病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又可预防复发、癌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1]李建.经尿道激光烧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11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15(8):379.
[2]佟威利,刘屹立,郭文川,等.腺性膀胱炎(附30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1(5):285 -289.
[3]丹枫.腺性膀胱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10(5):285-236.
[4]Wei Z,Ye Z,Chen Z.Expression of HTERT,p53 and PCNA in cystitis Glandularis[J].J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07,27(4):437 -439.
[5]Sylvester R J,van der Meijden A P,Oosterlinck W,etal.Predicting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in individual patientswith stage Ta T,bladder cancer using EORTC risk tables:a combined analysis of 2596 patients from seven EORTC trals[J].Eur Urol,2006,49:466-477.
[6]王建伯,宋希双,车翔宇,等.TURBT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