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英军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常见的症状有反酸、胃灼热、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咽喉炎、哮喘或呛咳等。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较为多见,病程较长,易反复,临床上分为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非糜烂性反流病三种[1]。许多临床资料表明,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已达8.97%[2]。由于本病与慢性咽炎、胃炎、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易混淆,所以必须通过多方面检查加以鉴别。本文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分析,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门诊和住院的107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4]拟定:(1)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和烧心,内镜检查存在累及远端食管炎,无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梗阻或幽门梗阻;(2)使用食管钡餐X线检查、24 h食管pH值监测及食管测压、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3)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内镜检查食管无异常或症状较轻,或不典型,内镜检查食管正常,但相关检查结果证明是胃食管反流病。107例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和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2组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55例,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14~69岁,平均年龄(51.5±1.9)岁;病程1个月~4年;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53.3±1.6)岁;病程1个月~4年。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临床症状表现、病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各1次;莫沙必利5 mg,3次/d。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各1次;莫沙必利5 mg,3次/d;2组疗程8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将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作为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1],根据罗马Ⅲ标准建议,每周均出现症状者确定为有症状[5]。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标准:0分:没有症状;1分:经医生询问,回忆有症状;2分:患者主动说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3分;患者主动说有症状,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4分: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显效:自我感觉症状消失,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有效:自我感觉症状消失,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有轻度损伤;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内镜观察食管黏膜也无明显变化;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4周和8周疗效比较 2组治疗4周、8周时,埃索美拉唑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见表1、2。
表1 2组治疗疗效比较 例(%)
表2 2组治疗8周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8周后胃镜下食管黏膜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8周后,埃索美拉唑组食管黏膜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奥美拉唑组(P <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8周后胃镜下食管黏膜恢复情况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比较 2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头痛等,症状都比较轻,无因不良反应中断用药的情况。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过多胃的、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能导致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伤。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很常见,人群中大约7%~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发病没有差异,但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引起的疾病,攻击因子胃酸破坏了黏膜并造成糜烂,同时胃酸分泌增加可引起胃泌素分泌下降,最终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6],所以抑制胃酸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手段。质子泵抑制剂(PPI)用于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是近十几年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奥美拉唑是第一个PPI,1987年在瑞典上市,它应用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埃索美拉唑是一种新型的PPI,2001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其上市,并成为第一个可以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PPI。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纯左旋异构体,是壁细胞质子泵的特异性抑制剂,也是第一个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它通过特异性靶向作用机制,减少胃酸分泌,抑酸能力强、起效迅速、效果持久,而且生物利用度广、个体差异小,能够有效促进症状消失以及粘膜愈合[7]。
本文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在患者治疗4周、8周时,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食管黏膜愈合总有效率分别是94.5%、71.2%,埃索美拉唑组效果也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说明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高的治愈率,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治疗。本文结论与王华卿等[8]相关报道基本一致。除了抑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还包括改变生活方式、促动力药物治疗、抗反流手术治疗及内镜治疗等。近年来,内镜治疗发展了一些新技术,短期临床效果较好,但是缺乏长期大样本的疗效评估证据,目前更多作为一种备选方法使用。内镜下微创治疗比抗反流手术具有创伤小、易操作等优点,具有研究开发前景。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而PPI是疗效最好的药物。
1 Vakil N,van Zanten SV,Kahrilas P,et al.The Montre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 global evidence based consensu.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1900-1920.
2 唐旭东,王萍,卞立群,等.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2-23.
3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70-173.
4 林三仁.深入开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标准化临床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11,50:625.
5 Irvine EJ,Whitehead WE,Chey WD,et al.Design of treatment trials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Gastroenterology,2006,130:538-551.
6 尚占民.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9-20.
7 赵洪川.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37-41.
8 王华卿,王青.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88例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