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疗效观察

2012-10-09 09:57:48魏国英
河北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巩膜小梁眼压

魏国英

近年,青光眼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引起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的眼病。青光眼导致视功能损伤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死亡和视神经纤维丢失,常导致视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害,而且眼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损害就越严重[1]。青光眼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阻止视神经受损害,如何挽救晚期青光眼患者的残余视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青光眼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我科近年对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晚期青光眼术后患者52例60眼,其中男23例26眼,女29例34眼;年龄40~82岁;闭角型36眼,开角型24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30眼),2组性别比、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结膜瓣以穹隆部为基底,做巩膜厚度的、边为4 mm×5 mm大小梯形巩膜瓣。巩膜层间分离,直至清亮角膜区内1 mm。做1.5 mm×4 mm小梁切除,行虹膜根切,将巩膜瓣复位,固定2~3针(10-0眼科缝线),结膜瓣缝合2针,术毕,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结膜下注射。观察组术后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10 ml溶入 250 ml 0.9%氯化钠溶液,1次/d,口服弥可保500μg,3次/d,15 d为1个疗程,对少数患者显效较慢,每个疗程间隔2周后,可行第2个疗程治疗,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眼压、F-VEP波峰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视力、视野情况,记录疗效。

1.4 疗效标准[2]显效:视力提高≥2行以上,视野扩大5°以上,眼压<15 mm Hg(1 mm Hg=0.133 kPa)。稳定:视力提高1行和视野不变或扩大≤5°,眼压15~21 mm Hg。无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无变化,眼压≥21 mm Hg。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压与F-VEP波峰值 2组治疗后眼压与F-VEP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眼压与F-VEP波峰值比较n=26,±s

表1 2组眼压与F-VEP波峰值比较n=26,±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观察组 15.7±2.3105±8对照组 43±9 20.6±5.1* 135±9 123±10*

2.2 2组视力、视野比较 观察组视力提高和视野扩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视力、视野比较 n=26,例(%)

2.3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69.2%(P <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26,例(%)

3 讨论

研究显示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晚期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但须注意术中不宜使房水大量涌出,否则易立即失明[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晚期青光眼的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阻力指数明显升高,因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视盘血流受阻,脉络膜血流量减少,影响视神经组织的血流供应,导致眼球血流灌注下降和视乳头慢性缺血。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嗪是川芎的有效成分四甲基比嗉,具有典型的Ca2+拮抗剂特性,可调节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对抗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改善红细胞变性,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血粘度;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使全血黏度降低,视乳头和视网膜血循环改善[4]。而弥可保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 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光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类对神经有高度亲和力,能促进神经再生的药物。它是一种辅酶型的维生素B12,带有一个显著性的生理活性的甲基[5]。实验证明本品双氰钴胺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脑细胞和脊椎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且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较氰钴胺强。能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6],同时,促进髓鞘的主要成分卵磷脂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弥可保有阻止青光眼性视野恶化和促进其视野改善的作用[7]。本资料中,川芎嗪联合弥可保治疗晚期青光眼术有协同作用,手术后视力及视野明显改善,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临床可行性及可靠性较好,且应用方便。积极的手术降压后,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的视功能损害。为一种有效治疗晚期青光眼术后新方法,疗效确切,值得在眼科临床推广应用。

1 葛坚.青光眼研究进展与前景.中华眼科杂志,2007,41:2861.

2 郁佳,陶黎明,王剑锋,等.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手术治疗.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408-410.

3 钟丽欣,成霄黎.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疗效观察.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440-441.

4 赵巧芳,刘锐芝.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青光眼术后46例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08,37:420.

5 刘琳琳,魏琴.灯盏花汤在晚期青光眼术后的应用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7-18.

6 魏晓月,王永淑,李文利,等.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3.

7 王良琨.58例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1-32.

猜你喜欢
巩膜小梁眼压
巩膜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益寿宝典(2018年11期)2018-01-27 17:55:03
补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