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尧鑫 张春燕 赵飞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保留而注意力和执行功能障碍,可有行动和信息处理迟缓,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抑郁、情绪不稳、意志丧失、情感淡漠等,影响生活质量,但并没有达到痴呆的程度。研究证实痴呆与维生素B12(VitB12)和叶酸缺乏有关。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对照组和非痴呆脑梗死组,而叶酸及VitB12水平明显低于后者[1]。血管性痴呆(VD)发生之前,被认为有VCIND[2,3]。本研究探讨 VCIND 患者血清 Hcy、叶酸水平和VitB12指标,来探讨Hcy、叶酸水平和VitB12在VCIND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预防VCI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我院老年科诊治 VCIND患者63例(VCIND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5±8)年;平均受教育年限(7.9±5.1)年。VCIND诊断标准结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分会《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4],入组标准:(1)年龄≥60岁;(2)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5~27分,临床医师评价量表(CDR)0.5分;(3)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证实脑内多发性皮质或皮质下缺血性病变,Hachinski缺血指数评分≥7分;(4)有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或脑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和慢性脑缺血等)。数字广度顺背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词语流畅性试验检测被试者注意力、逻辑能力、执行功能等。对照组为健康老年人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4±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8.3±6.3)年。所有健康老年人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除外认知障碍。头颅CT或MRI显示无脑血管性病变。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测定血常规、血脂、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排除:(1)其他脑部疾病史(如肿瘤、外伤、手术、智力发育障碍);(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脑疾病和糖尿病导致昏迷、重度痴呆、老年性痴呆;(3)精神病或严重精神症状患者。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在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 l,混匀后于30 min内离心,分离出血浆后分置于2个Ep管内,于-70℃冷冻。待所有样本采集完后统一测定Hcy、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1.2.2 血浆Hcy水平测定:血清Hcy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美国安捷伦公司1100型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荧光激发波长为365 nm,检测波长为475 nm。
1.2.3 血清叶酸和VitB12水平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放免试剂盒由美国MPbio生物公司生产。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VCIND组血清Hcy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血清叶酸明显降低(P<0.05),VitB1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2组Hcy、叶酸及VitB12水平比较±s
表1 2组Hcy、叶酸及VitB12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Hcy(μmol/L) Folate(nmol/L) VitB12(pmol/L)VCIND 组(n=63) 16.4 ±2.2# 10.1 ±2.9* 221 ±99*对照组(n=60)10.6 ±2.1 13.1 ±3.4 291 ±109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蛋氨酸首先在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的催化下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SAM)。后者是人体内几个重要的转甲基反应(包括DNA、RNA磷脂和肌苷的合成反应)中甲基的主要供体。SAM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把甲基转移给其它物质使之甲基化,而自身转变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Hcy[5]。与Hcy合成和代谢相关的酶系统发生异常的缺陷以及营养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的缺乏等,都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升高而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加拿大健康与衰老研究显示65岁或以上老年人VCI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VCIND患病率为2.6%,VD为1.5%;5年后,这些VCIND患者有46%进展为痴呆[3]。所以,在VD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若发生痴呆后再行干预,效果往往不理想。相关研究发现Hcy与缺血性白质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是缺血性白质病变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6,7],有研究表明,VD患者血浆总 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对照组和非痴呆脑梗死组,而叶酸及VitB12水平明显低于后者[1]。血浆VitB12和叶酸均是Hcy合成蛋氨酸的辅酶,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很多甲基化反应的唯一甲基提供者,其浓度与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增加这些维生素的摄入可降低血浆Hcy水平。高娟等[8]研究发现给予青年脑卒中合并高Hcy血症患者叶酸、VitB6、B12后患者血清Hcy下降,症状改善。临床上VitB12缺乏常难以发现,而且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VitB12明显缺乏之前。由于老年人VitB12水平普遍较低,发达国家已重视通过增加叶酸和VitB12的摄取来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探讨 VCIND患者血清 Hcy、叶酸和VitB12,结果表明在VCIND患者未发展为VD时,血清Hcy已经升高,而血清叶酸和VitB12降低。
因此我们的研究为进一步检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帮助,同时为VD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1 孙广斌.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及抵抗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河北医药,2011,33:2758-2759.
2 Rockwood K,Wentzel C,HachinskiV.Prevalence and outcomesof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vestigators of the 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Neurology,2000,54:447-451.
3 Tuokko H,Frerichs R,Graham J.Five-year follow-up of cognitive impairmentwith no dementia.Arch Neurol,2003,60:577-582.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写作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142-147.
5 韦素春,张生,张国欣,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河北医药,2010,32:2683-2684.
6 Rost NS,Rahman R,Sonni S,etal.Determinantsofwhitematter hyperintensity volume in patients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0,19:230-235.
7 孙伟平,贾志荣,王朝霞.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53-55.
8 高娟,李颖,张稚香.叶酸和维生素B6、B12联合治疗青年脑卒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观察.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