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他乡:大学生异地求学的地方认同感建构

2012-10-09 09:25孙德俊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认同感异地建构

孙德俊

人在他乡:大学生异地求学的地方认同感建构

孙德俊

地方认同感是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面对着多元发展的生活环境,变迁与转型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异地大学生重新建构着适合自己生活与学习的环境,而地方认同感的形成则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笔者在总结前人对于社会认同、地方认同等重要名词的理解基础上,从互动论角度对地方认同感进行再界定。同时笔者提出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尝试推动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形成,以期推动和谐校园之建设。

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文化适应 ;认同危机

一、引言

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峰(全国共有1020万高中毕业生,其中约629万被录取)后[1],尽管我国高考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三分之一的省份高考报名人数成上升趋势。高校针对外省学生的招生人数也在高考扩招的大背景下不断上升。异地大学生到外省就读,面对着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学者指出“二次成长”——如果我们把在本土文化影响下成长的过程称为“首次成长”的话,那么这个生长于某一文化下的主体在进入另一种全新文化(异域文化)时逐步调整、适应、接受、融入该文化的过程则应被称为“二次成长”[2]。笔者认为,并不是该主体在进行第二次“成长”时所要面对的一定就是全新的文化,比如在我国南北差异较大的客观环境下,北方学生到南方大学就读所要进行的再次适应,产生再次的地方认同,这也可被看作为“二次成长”的一种类型,同时这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以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从个体层面讲,研究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情况有助于反映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整体状态以及异地大学生在实现地方认同过程中的问题及现状;学校层面上,大学生这一主体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所在,增强异地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将促进大学生整体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社会层面上,由于异地大学生对于大学所在地的认同感的建立,该地区的人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其多元性,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高校所在地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处于我国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面临着的是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挑战,无论是在未来的就业、住房问题上,还是在现今自我学业与生活的发展上,都会给这一主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进而,异地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的建立就越发显得重要,需要更多的关注。

近几年国内外对于地方认同感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但从研究领域来看,地方认同感主要在人文地理学学科上有所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关于认同、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地方依赖以及与其密不可分的地方感的概念界定引起了学界的争论,人文地理学隶属于地理学,侧重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关于认同感,主要探讨的是社会认同,强调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将在梳理学界的主要观点之后进行本次研究的地方认同感的界定,一是方便进行本次研究分析的问题讨论,另一方面也期望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概念界定,认同感的研究尤其在对异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相关研究中,并没有明确将地方认同感引入其中,这也是笔者的一次尝试。

本文定义异地大学生为非本省大学生。因为考虑到在同一省份,学生群体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差别并不是很大,而不同省份之间的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差异则相对比较明显,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也自然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的。尤其是我国东西差异、南北差异比较明显的大学区域的转换更是体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这也是定义异地大学生为非本省大学生的重要原因。

二、地方认同的社会建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认同的地域建构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一个成熟的心理认同的渐进性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团体的传统价值对个人的成长而言意义非常[3]。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异地大学生作为这一地域新的成员,自然要从全新的校园文化中去寻求再一次定位(认同),这不仅仅是自我对于新校园文化的认同,亦是新校园文化给予异地大学生自我的一种归属与肯定。正如泰费尔所言,“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4]。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群体文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校园文化之所以被重视的重要原因。

在社会认同的层次分析上,沙莲香提出社会认同的三个层面,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3]。大学生在新地域的地方文化中寻找自己定位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学校的生活世界进行互动,而且也要与大学所在地的各个方面进行多元互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群体关系,这其中包括寝室、班级、社团、学生会、老乡会等。这也验证了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假设——当个体以组织成员身份确定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由群体定位的自我知觉会在随后的社会行为中产生心理区辨效果,形成主动归属的社会心理,产生社会认同[5]。

(二)地方认同的社会建构

对于地方认同,在社会学领域探讨的并不是很多。地方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西方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地方认同研究的总结与概括[6][7]。现在比较认可从Breakwell的认同的四项指导理论对于地方认同做出的深入解释[8][9],即独特性——使一个地方的个体与其他地方的个体形成区别,增加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连续性——地方认同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构建的地方感亦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有地方认同所构建起来的亲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连续性的;自尊——肯定了通过地方认同而形成了马斯洛所说的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进而肯定了自我价值;自我效能——人们心中的地方认同感作用于实际生活中即是行动的效率反馈,使得人们的效能感增强。

笔者以为文化是社会建构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关键因素,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无论是东西部、南北方,城市的客观物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断趋同的。其中连锁店的建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跨越了不同城市经营着同一产业。那么用来区分不同城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当然不仅仅是地域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城市所内含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与城市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共存的,它往往凝聚着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

那么现在回到异地大学生这一群体,构建其在新的地域环境中的地方认同是离不开与出生地的长期而稳固的地方认同感的比较的。正如米尔斯所言,比较将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发现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事物的特点[10]。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新的地方文化(城市文化)要与异地大学生原有的地方文化有一定的异质性,且这种异质性开发了异地大学生对于新的地方认识和了解的需求。社会通过文化的渗透来与异地大学生逐渐形成连接纽带,这时在这条“传送带”上新地域的其他元素也就随之而来,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也就这样开始形成了。

(三)地方认同感:一个分析框架

笔者以为,将地方认同引入社会学领域是可行的,亦是有意义的。而事实上,二者并没有质的差异。笔者对于地方认同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方或区域,人们通过一定时间积累的互动与交流以及对这一地方的主观印象而逐渐形成自我印象,实现自我认同;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与地方环境的经济、文化、人际及政策四要素的互动中,寻求满足自己的地方要素,逐渐形成地方印象,最终形成地方认同感。(见图1)

图1

第一,地方认同的前提条件是,形成认同感是在某一固定的地域或地方,有一定的区域限制。一般不会是范围较广的地区,这与人文地理学所说的“特定的”是相关的。

第二,地方认同感的形成应该有一个时间性的积累。这一时间性的积累并不是人文地理学、旅游休憩学所说的多次来到同一地方所形成的时间的积累,而是强调个体主观时间的积累。在个体与地方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有着客观的时间存在,但客观的时间有时即使很长,主体对该地方也不一定就能构建地方认同感,因为主观的接受与认可并不仅仅以时间为标准,主观时间是主体思维与时间的客观性相结合,使得时间更富于记忆力。

第三,自我认同与地方认同的循环性。正如Breakwell的认同理论中强调认同的四个特性——独特性、连续性、自尊和自我效能[8][9]。主体在新的地方的自我认同与地方认同的建构过程是动态且连续的。因为个体互动的四大要素亦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个体不断地修正与适应。在自我认同中也包含着自我效能与自尊,在地方认同的过程中,独特性与连续性是贯穿其中的。

对于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理解,根据对于地方认同感的界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异地大学生在一新的地方学习与生活的积累性的时间里,通过与这一地方的人们互动与交流形成新的自我印象,进而实现新的自我认同,我们可以称之为新自我。在新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异地大学生与这一地方的各个要素进行不同程度的互动,寻求满足自己需求的要素,并给予积极地回馈,逐渐形成地方印象,最终形成新的地方认同感。

笔者所强调的新自我并不是与个体的过去完全切割开来的自我,而是在原有的自我印象的基础上做出的适应环境以及尝试去改变新的环境的自我,而且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是以之前常住地的地方认同为参照的。需要指出的是,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形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地方认同感的最佳状态。因为这其中的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是受到限制的。在有限的大学四年,作为异乡人的异地大学生寻求的认同并不可能与该地方的各主要要素都进行深度互动。异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地方认同更主要是从地方文化和学校这两个层面进行建构的。

三、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建构

笔者以为人文地理学的地方认同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1]布迪厄倾向于将场域看作是一个一经形成即确定的社会关系总体,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的条件下发挥其不同的作用,而人文地理学的“地方”更加强调人的一种主体性,以及由这一主体性所衍生的“社会与文化的意义”。我们可以近似地将其看作为场域中的惯习,因为正是因为惯习反映了场域的性质与意义,也正是“地方”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所在。笔者以为,地方是从属于场域的,地方认同是形成场域认同的重要过程之一。

无论是地方文化还是学校层面,异地大学生都离不开对新环境的适应,文化适应是指对一种新文化或外来文化的适应过程,在此过程中往往会伴随文化冲击的出现[12]。贝瑞认为文化适应可以被看作多维线性现象而不是一维的。因此可以假设:(1)个体可能更愿意保留他们原来的文化;(2)同样的个体可能更愿意有选择地参与到其他文化中[13]。从大学生角度看,异地大学生对于新的地域的适应及认同一方面存在着跟随周围同学的生活方式包括娱乐、饮食、穿着等方面的改变以迎合本地文化;另一方面也同时会存在着某一部分异地大学生并没有选择改变以适应本地文化。这两种情况往往会同时存在,在异地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交互影响。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过程中会充满着挑战、改变与不断的选择。进而,有学者提出文化调适——文化的适应不像生物适应那样单一,它需要同时在两个方面求得与环境的协调。其一是周围的自然环境,其二是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既要包括同质文化之下的人与人的关系,又要包括并存不同文化间的关系,还要包括文化与其他社会事实的关系。这样一来,文化的调适就只能理解为一种双重性的调适,即对自然的调适和对社会的调适,而且是主动和及时的调适[14]。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适下,个体不断完善,实现文化适应。

四、总结

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建构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异地大学生为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这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地方,地方认同感伴随着“地方”的变迁而变化。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的速度是较快的,异地大学生不仅要面对与本地大学生同样的问题包括未来的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的可能等等,同时还要面对陌生地域的再次的文化适应,并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不同程度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从长远角度来讲,这对于中国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edu.cn/jcjy_9453/index_1.shtml.

[2]董萃.跨文化适应:异域文化中的“二次成长”[J].社会科学辑刊,2005,(3):191-193.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3-127.

[4]Ta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1-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5]姚德薇.论社会认同研究的多学科流变及其启示[J].学术界,2010,(8):104-110.

[6]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8.

[7]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J].人文地理,2010,(6):1-6.

[8]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11):70-77.

[9]庄春萍,张建新.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9):1387-1396.

[10]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三联书店,2001:234.

[11]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01,381.

[12]Oberg K.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Practical Anthropologist,1960,(7):177-182.

[13]J.W.Berry,“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in J.J.Berman(ed.),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1989: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Lincoln:University ofNebraska Press,1990:201-234.

[14]高发元,刘峰.论文化适应的双重性与调适取向的多样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0-44.

责任编辑:姚 旺

G635

B

1671-6531(2012)08-0063-03

猜你喜欢
认同感异地建构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