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铁路局郑州北车站 秦娟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铁路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铁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了国际经济的大潮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人才、科技和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铁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的发展,难以形成竞争的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而内部控制制度还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控制发展战略的过于激进和频繁变动。
内部控制环境是现代企业的风气或氛围。它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它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他要素的基础。在铁路企业中存在组织机构职责权限界定不清、内部审计机制不建全、企业文化得不到提升、人力资源政策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还得不到贯彻执行。
在预算的执行上,没有建立或健全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不能够对各成本项目的预算费用和资金的使用上进行正确、系统和完整的评价。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中不能够有效执行。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的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或突发事件,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的程序,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元素的根基,被称之为企业的“最高层”,为内部控制其他方面的运作提供了框架。内部环境又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几方面。
企业的治理结构应该具有科学决策,良性的运行机制和较强的执行力。权责分配要明晰,否则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者缺失,运行效率低下。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的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以及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的结论和出具评价报告。内部审计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客观性原则,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价。
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机制。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在关键岗位的员工要执行强度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要切实加强职工的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升职工自身素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总称。如果一个企业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就可能导致职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变迁,“铁老大”的称号已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成为历史,铁路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喜的是企业的管理者们弃旧启新,在狠抓安全、效益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新的日程上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影响并指导着企业的发展。郑州北站的“驼峰精神”激励着郑州北站人探寻着大枢纽的和谐发展。
风险评估是指企业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防范风险,企业必须制定和生产、安全、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设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不同的风险。即而在识别各种风险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等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所面临的风险,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在企业设计内部控制系统时,首先应当确定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批准和业务经办、业务经办和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和财产保管之间都必须相分离。其次,授极审批控制和会计系统控制也不应忽视。企业在办理各种经济业务时,一定要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
每一个企业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制度,明确会计凭证、账薄及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最后,企业在预算控制中要着力加强。如果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就可以明确各企业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执行预算的编制、审定和下达,强化各项预算的约束。各个企业应当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当期的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一些因素,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
在当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才能够确保信息在企业的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强信息系统的访问与变更、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文件的储存和保管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铁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中国铁路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推进全路和谐发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经管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确保铁路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翟利艳.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会计之友,2006
[2]李岩.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北方经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