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苗苗
(肇庆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随着E-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扩展和作用延伸,推动了教育理念的革新,思想的变革与发展。基于E-learning的操作理念之上,教育领域产生并发展了新的教学理念——混合学习,在新的教学概念的指导下,可以对现存的一些课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完善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
对于混合学习的理解,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人们对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1]何克抗教授则指出“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
由此可知混合学习是基于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术语,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时间较短,其本质着眼于信息传递通道的选择上,关注的是如何依据低投入,高效能地选择信息通道。
由于混合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在混合学习策略中,自定步调的学习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学习时间和进度更加灵活和自由。同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学习具有更多优势,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扩大学习规模;
(2)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
(3)降低学习难度;
(4)提高学习效率;
(5)降低学习成本。
“现代教育技术”是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一般为36学时或54学时。
通过观察和研究,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在师范院校都已经普遍开设,在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和技能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高校扩招,公共课大班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学生数量庞大,动辄上百人的课堂,而教师的监控范围有限。“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但目前教师大多采用讲授与PPT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做到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3],学生对实验环境和设备的要求都较高,过大的班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实践和练习。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短,知识总量也成倍增加。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较陈旧,教师提供的资源较匮乏,形式不够丰富,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现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能体现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和“现代性”,无法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直没有定论,所以不同的学校在内容上差别较大,从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到媒体技术原理,从常规媒体教学到虚拟现实技术,从传统课堂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育,从硬件的使用到各种软件的开发与制作,应有尽有。而课时往往无法满足这么多内容的教学,也造成师生互动和交流的缺乏和不足。
目前,高等院校的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很不完善,甚至存在误区和弊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目前师范高校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一次考试或一次作品评价。这种单一的总结性评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而且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在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设计理念和实施过程两方面开展。从理念上,教学设计方案应紧扣混合学习的特点和过程,而在实施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从多方面混合,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公共课中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要理清混合学习的学习过程,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学习的学习过程
(1)识别与定义学习需求
普遍来说,师范生对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目标性和需求较强烈,学生希望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为在今后的教育岗位上获取认可,实现自我价值。
(2)分析学习者的特征,确定学习内容
混合学习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确定学习内容,并制定具有适应性的学习计划和评价策略。一般而言,“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者大多为大三的师范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而在内容方面,对于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同的专业可以在难度上或案例演示上应有所区分。
(3)选择混合学习环境
目前有很多开源的虚拟学习环境,如Moodle等,还有其它一些商业的平台,如Blackboard、WebCT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取主要的混合学习平台,为网络学习提供必要的交互资源和模块,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制定学习策略
混合学习环境中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以及确定好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以混合学习模式为导向,针对具体的内容应用具体的策略。“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中,如针对简单技能类的知识,可以采取结合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课件制作方面的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等。
(5)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
该过程是混合学习的核心开展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在混合学习条件下,学习者的活动需要从真实课堂和虚拟活动两方面结合考虑,最后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混合式学习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等都应该是多样的,尤其要注重学习过程与评价活动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可能找到“最好”方式去改善学习,因此,在课程实施中的基本策略之一就是要寻找和确定最恰当的“混合”。
(1)学习资源的混合
混合学习下要把虚拟学习平台中的数字资源与课堂中所用的教材等其它资源结合起来。在虚拟学习平台上建立一个丰富的高质量多形式的资源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知识管理中心,不仅补充了课堂的资源不足,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平台资源可以包括:教师的电子教案、优秀案例欣赏、视频录像、小组讨论结果、作业展示、资料分享等。首先,在内容上要尽量丰富,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并且不断地进行更新,只有提供足够并且最新的学习资源,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其次,在形式上尽量多样化,教师在建设平台资源时要考虑到资源形式的多样化,除了文字、图片等,还要考虑一些具有拓展性的影音视频,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发挥好网络平台的优势。同时,要对学习资源的质量进行监控和保证,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文字搬到网络上,重复浪费。
(2)学习环境的混合
一个理想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综合了多种功能,能够使学习者参与多个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训练到协作环境,一切围绕学生展开。因此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学习环境进行相互地补充和混合可以为交互带来新的方式和效果。
(3)交互角色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强调情境学习和活动学习。在混合式学习中,鼓励学生参加到小组的实践学习活动中,并和同伴们一起以学徒的身份完成实践活动,观察同伴的行为,由此使自己的习惯信念个性及技能得到发展。除此之外,混合式学习还鼓励角色的混合,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达到学习目标。这些角色包括:组织者、主要的研究者、在线讨论调解人、编辑等。
同时,要注重混合学习中的交互混合,在传统课堂上用直接的交互方式来弥补虚拟学习平台中的情感缺失,用虚拟学习平台中的虚拟性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寻找学习环境中现实和虚拟的平衡点,在传统和网络新课堂上适应各自的角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的交互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由于涉及到许多技能操作,学生可能面对的问题各异,可以通过混合学习环境形成角色和交互的混合,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面对面的、网络的协作,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4)学习活动的混合
混合学习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将混合式学习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其中,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混合式学习环境对学习的支持性作用。只要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地深层学习,混合式学习对各可能的教学方式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活动的学习乃至传统的课堂教学等。
1)通过教学活动混合,把混合学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程导入,在开课前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以及课程的学习资源等相关信息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对课程教学有个总体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活动的混合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混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混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混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混合等。
2)在网络平台的教学服务器上为每个学生建立文件夹,供学生存放每次做的相关作业,也便于师生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以发挥传统课堂的教学优势。
3)教学方式多样化混合。“现代教育技术”中理论基础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而前沿开放性,有争议性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组建兴趣小组,通过课堂或网络讨论交流,以作品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与他人共享;难以掌握的技能,则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技能课,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而在网络平台上,生生之间又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共同体。
(5)教学评价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的评价是对混合式学习过程及其影响的测量、分析和评定。评价中更应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需要。除了关注学生的总结性评价,混合学习模式下更为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考虑到混合学习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如基础理论知识可以采用小作业,或者讨论交流的形式在课堂或平台上呈现。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如学生浏览课程内容和资源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中的发言内容和次数、小组协作中的贡献和组员的评价等,从而可以结合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参与情况和活动的效果。而技能水平可以通过对作品评比、活动和比赛等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通过分散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过程,才能对整个学习的过程得出更好的反馈结果,才能获取我们以期优化整个教学方式过程的终极目标。
通过建立一个全方面多维度的学习平台和知识传播网络,实现从设计过程到反馈再到评价结果的这样一个混合学习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作用,才有可能改变现在公共课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固有弊病。
但我们也应当清晰的认识到,利用混合学习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师生的配合与互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需要教育领域从教育思维开始发生首创式变革,丰富教学方式,重视反馈过程,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1]李克东.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3]刘倩,郑燕林.面向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