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跃,甘金梅,蒋鸣惊,莫誉华,范 馨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a.耳鼻咽喉科;b.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南宁 530003)
目前,我国新生儿听力初筛多采用耳声发射(OAE)检查,少数单位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复筛采用 OAE和(或)AABR,确诊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声导抗检查等综合诊断。OAE和ABR的联合应用,或AABR和ABR的联合应用,是有效的听力普遍筛查模式。笔者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AABR技术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及新生儿科的1012例(2024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采用TEOAE和AABR进行听力复筛,其中有任何一项复筛未通过者均要在新生儿满3个月时进行ABR、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旨在分析探讨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
1012例(2024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其中男577例(1154耳),女435例(870耳),年龄0~3个月。
采用丹麦产AccuScreer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和美国产ALGO3i自动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仪对1012例(2024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儿,同时采用TEOAE和AABR联合进行听力复筛,其中有任何一项复筛未通过者均在婴儿满3个月时进行ABR、声导抗测试(丹麦产OTOFLex筛查型中耳分析仪)等诊断性检查。所有测试数据均经电脑记录储存。
检查注意事项:1)测试环境本底噪音低于40dB;2)选择合适耳塞,使耳塞与耳道充分耦合;3)检查前选择合适的耳并清洁外耳道;4)定期进行仪器调试校准;5)检查人员为经过培训的耳鼻咽喉科医师。
TEOAE和AABR测试仪器均能自动显示结果,测试耳显示“PASS”者为“通过”,显示“REFER”者为“未通过”。声导抗测试标准:1)正常为鼓室图为A型,鼓室压力在0.532~0.665kPa范围,声顺幅度为 0.3~1.6mmho,鼓室容积为 0.5~1.0mL;2)异常为鼓室图为B或C型。ABR测试标准:参照文献[1]标准,即新生儿及婴儿的ABR反应大于35dB为异常。
所有资料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1012例(2024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经过TEOAE和AABR复筛,通过率分别为74.6%与87.2%,AABR通过率显著高于TEOAE(P<0.05),说明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应用AABR儿进行复筛,其效果优于应用TEOAE进行复筛,见表1。
表1 TEOAE和AABR的筛查结果
未通过听力复筛的新生儿再经过2次ABR、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最后确诊有重度及以上听力障碍者214耳。TEOAE和AABR复筛的确诊率与假阳性率比较见表2。
表2 TEOAE和AABR复筛的确诊率与假阳性率比较
先天性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多由胚胎发育期、围产期疾病、遗传、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2]。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在0.1%~0.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0.1%[3]。国内资料初步统计表明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0.3%~0.6%之间[4]。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4~9个月,最迟不超过11个月“呀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标志[5]。由于缺乏有效的声音刺激,使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发育障碍,这势必会影响到其感情和智力的正常发育[6]。因此,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并进行干预,对减少聋哑残疾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听力筛查方法不一[8]。为探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本文对就诊于本院耳鼻咽喉科及新生儿科的1012例(2024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儿,同时采用TEOAE和AABR进行听力复筛,结果应用TEOAE复筛未通过率为25.4%,应用AABR复筛未通过率为12.8%,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AABR对听力筛查未通过儿进行复筛,其效果优于应用TEOAE进行复筛。又对TEOAE和AABR复筛未通过者,再经过2次ABR、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最后确诊有听力障碍者214耳,AABR确诊率明显高于TEOAE(P<0.05),假阳率明显低于TEOAE(P<0.05),说明应用AABR进行听力筛查优于TEOAE。加之AABR具有方便、无创、快速、灵敏、客观等优点,与单纯应用TEOAE进行听力筛查相比较,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9]。
[1]姜泗长,顾瑞.临床听力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380-390.
[2]乔晓明,郑芸,王力虹,等.82例学龄前聋儿至聋危险因素的调查[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7):419-420.
[3]许政敏.欧洲新生儿听力筛查近况[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9(新生儿听力筛查查刊):62-68.
[4]王勇.广西1996~200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24-726.
[5]黄跃,甘金梅,魏乾华.南宁地区212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872-873.
[6]史保轩,王广科,刘泽平.瞬态诱发耳聋声发射对重症监护新生儿的听力筛查[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4):177-178.
[7]韩德民.新生儿及婴儿听力筛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7-79.
[8]聂迎玖,戚以胜,赵笑天,等.耳声发射技术在围产期听力学中的应用价值[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9,4(9):207-211.
[9]王心刚,安晓飞,李军,等.60例高危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2,1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