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

2012-09-29 06:28鲁小华柏晓利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矛盾性人际教养

鲁小华柏晓利姜 海

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

鲁小华①柏晓利②姜 海③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对186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了大学生人际问题的现状,并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人际问题总分与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际问题总分与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显著正相关(P<0.01);个体依恋焦虑,母亲的温暖理解,父亲的过度保护,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矛盾性和情感表达进入了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母亲的温暖理解、父亲的过度保护通过个体依恋焦虑影响人际问题,个体依恋焦虑直接影响人际问题,而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和亲密度直接影响人际问题,矛盾性既可以直接影响人际问题,又可以通过个体依恋焦虑影响人际问题。结论 大学生人际问题与父母和家庭有很大关系,个体依恋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人际问题;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个体依恋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引发重视,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人际问题占到了绝大部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营建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本文通过问卷法调查了大学生的人际问题现状,分析了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并用结构方程验证了大学生人际问题与家庭和依恋的关系,进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部来自北京地区本科大学生186人,其中男生103人,女生81人,2人没有填写性别资料,年龄18~25岁;一年级105人,二年级64人,三年级13人,四年级3人,1人没有填写年级资料。

1.2 方法

1.2.1 人际关系诊断量表 由郑日昌修订,该量表主要测量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共28道题,分为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和与异性朋友交往4个维度,每个维度7道题。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越高,则说明行为困扰程度越深;得分越低,则说明行为困扰程度越少[1]。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747;分半信度为0.695。

1.2.2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 由费立鹏等人于1991年在美国心理学家Moss R.H.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FES)”的基础上修订改写而成。该量表共90个题,10个分量表。本研究选取了其中的5个分量表,分别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和控制性。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重测信度[1]。

1.2.3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 Penis等人在1980年编制,岳冬梅等人修订而成,总共66个项目。该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6个分量表和母亲教养方式5个分量表,共计11个分量表。采用4点计分,从1(从不)到4(总是)。得分越高,表明父母在某个维度上的行为表现越多[1]。

1.2.4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 由Brennan等人编制,鲁小华等学者在2006年修订而成[2]。该问卷共36个题目,个体依恋回避和个体依恋焦虑2个维度分别有18个题目,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75;2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6、0.81,重测信度分别为0.82、0.61。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

2.1.1 大学生人际问题总体状况 首先对回收的数据使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见表1。

表1 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的描述统计分析(±s)

表1 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的描述统计分析(±s)

性 别年 级男生(n=103) 女生(n=81) 一年级(n=105) 二年级(n=64) 三年级(n=13) 四年级(n=3)人际问题总分 10.56±4.37 9.17±3.91 10.05±4.11 9.54±4.26 9.92±4.44 15.33±2.51交 谈 2.71±1.66 2.33±1.54 2.48±1.59 2.64±1.68 2.46±1.39 3.66±1.15交际交友 3.61±1.72 3.27±1.60 3.65±1.58 3.09±1.63 3.46±2.25 5.00±0.00待人接物 1.66±1.08 1.60±1.11 1.60±1.14 1.73±1.08 1.23±0.72 2.00±1.00与异性交往 2.56±1.71 1.96±1.54 2.31±1.66 2.07±1.62 2.76±1.78 4.66±0.57

2.1.2 男女生人际问题的差异 对男女生人际问题进行t检验。人际关系总分和与异性交往困扰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的男女差异(t=0.026,0.015;P<0.05)。男生在这两个方面问题多于女生。

2.1.3 大学生人际问题的严重程度 从交谈困扰、交际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以及人际问题的总分几个方面对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困扰程度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见表2。

在人际问题总体困扰中,平均分为9.93,根据量表的评分标准,分数高于8分,就存在人际困扰,所以大学生整体存在轻度的人际问题困扰。

就困扰程度而言,存在较少或无人际困扰的大学生为74人,占总人数的39.8%;存在轻度困扰的人数为86人,占总人数的46.2%;存在较严重困扰的人数为24人,占总人数的12.9%;存在严重困扰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1.1%,从人际问题困扰的每个维度来看,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交谈困扰(2.54±1.61)、交际交友困扰(3.45±1.67)、与异性交往困扰(2.30±1.66);而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较少(1.6±1.09)。

2.2 人际问题的相关分析

2.2.1 人际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人际问题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11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见表3。

表2 大学生人际问题困扰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 人际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r)

从表3可以看出,人际问题总分与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98,-0.281;P<0.01)、与父亲的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 0.180,P<0.05)。

2.2.2 人际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人际问题总分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64,P<0.01;r=-0.232,P<0.01);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r=0.291,P<0.01)。

表4 人际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r)

2.2.3 人际问题与个体依恋的相关分析 人际问题总分与个体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431,P<0.01;r =0.155,P<0.05)。

2.3 人际问题的回归分析

2.3.1 父母教养方式对人际问题的回归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的11个维度作为预测变量,以人际问题总分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回归分析,见表5。母亲的温暖理解和父亲的过度保护共解释了人际问题总分11.2%。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人际问题总分=16.137-0.154×母亲温暖理解+0.282×父亲过度保护。

表5 父母教养方式预测人际问题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2.3.2 家庭环境对人际问题的回归分析 家庭环境问卷中的5个维度作为预测变量,以人际问题总分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回归分析,见表6。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矛盾性和情感表达共解释了人际问题总分的19.4%。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人际问题总分=14.427-0.416×亲密度+0.511 ×矛盾性-0.565×情感表达。

表6 家庭环境预测人际问题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2.3.3 个体依恋对人际问题的回归分析 亲密关系问卷中的个体依恋焦虑和个体依恋回避2个维度作为预测变量,以人际问题总分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回归分析,见表7。个体依恋焦虑共解释了人际问题总分18.6%。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人际问题总分=2.254×个体依恋焦虑。

表7 个体依恋预测人际问题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大学生的人际问题一直是高校中关注的问题,宿舍矛盾冲突,恋人关系纠纷,同学之间事端纷争都是高校危机事件的引子,大学生人际问题的背后往往是家庭以及主要抚养人的影响,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在于难以把父母带到学校来,无法进行家庭治疗。因此,了解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3.1 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 四年级人际困扰较多,二年级人际困扰较少。从严重程度来看,轻度人际问题的最多(46.2%),超过了无人际问题的学生(39.8%),中重度人际问题的学生占到了14%。这和历年大学生心理普查所得结果一致。大学生中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人数占10%左右。从男女性别来看,男生人际问题多于女生,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男生的价值感来源是Doing,他们更关注做事情,关系相对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女生的价值感来源是Being,她们更关注关系本身,在交往中女生更关注感情层面,而男生更关注事情本身,男生在交往中由于忽视情感层面而使得男生遇到的人际困扰多于女性。另外,理工科大学中男女比例失衡,也可能是男生人际困惑更多的一个原因,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因此不能就此说男生人际问题比女生人际问题严重。

3.2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已经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成人后心理问题的影响[3]。本研究发现,父母的温暖理解与人际问题有负相关,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温暖理解可以预防人际问题的发生,母亲的温暖理解和父亲的过度保护进入了人际问题的回归分析,共解释了人际问题总分的11.2%。结构方程结果显示,母亲的温暖理解和父亲的过度保护通过个体依恋的焦虑维度导致人际问题。这一结果将个体依恋的中介作用提出来,将发生在过去的,且看不见摸不着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个体依恋呈现出来,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视角。

3.3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家庭环境对孩子日后在社会集体中的言行有很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人际问题总分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可以预防人际问题的发生,而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会增加人际问题的发生率。这三者也进入了人际问题的回归方程中,共解释了人际问题总分的19.4%。结构方程显示,三者都可以直接导致人际问题,其中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也可以通过个体依恋焦虑来导致人际问题。这里家庭环境并没有明显通过个体依恋来影响人际问题的产生,这也符合个体依恋的定义,Bow lby在1969年定义个体依恋为:指婴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情感联结状态[4]。这是早期狭义的依恋定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亲子依恋。张春兴[5]所定义的依恋是:“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个体依恋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会受到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影响。而家庭环境也许通过其他机制影响人际问题的产生。

1999年,Sm ith[6]等人将依恋理论应用在团体研究中,提出了团体依恋与个体依恋是不同的构思,人类不仅有个体依恋的类型,也存在团体依恋的类型。他认为一个人对于团体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影响他对团体的反应,同时他的行为与反应也会对团体造成影响。并编制了团体依恋的问卷,将团体依恋分为了团体依恋回避和团体依恋焦虑2个维度。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34-169

[2]鲁小华,霍莉钦,高文凤,等.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716-729

[3]Foleyv.An introduction to fam ily therapy(2nd1ed)[M].New York:Grune&Stratton,1981

[4]Bow lby J.A ttachment and Loss:Vol.1.A ttachment(2nd ed.)[M]. New York:BasicBooks,1969

[5]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M].上海:东华书局,1992

[6]Sm ith E R,M urphy J,Coats S."A ttachment to groups:Theory and measure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77:94-110

Situation of I nterperson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 nfluencing Factors.

L u X iaohua,B ai X iaoli,J iang H ai.B eijing J iaotong U niversity,B eijing100044,P.R.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 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 ethods W e used the diagnosis scal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parents’parenting style questionalir,Chinese edition of fam ily environment scale,questionnaire of experience of close relationship on 186 college students.U sing relating,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to do this study.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w ith father and mother’swarm parenting(P<0.01),positively related w ith father’soverprotection,contradiction of fam ily environment,individual attachment(P<0.01);A nxiety of individual attachment,warm ing parenting of mother,overprotection of father,int imacy of fam ily,contradiction and emotion expression entered in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the warm parenting of mother,overprotection of father could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problem s via anxiety of individual attachment,anxiety of individual attachment could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problem s directly,the emotion expression of fam ily environment and int imacy could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problem s directly,the contradiction could both influence the interpersonal problem s directly and via anxiety of individual attachment. Conclusion The interpersonal problem 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related w ith parents’parenting style and the fam ily,individual attachment plays a mediator role.

Interpersonal problem;Parents’parenting;Fam ily environment;Individual attachment

2012-02-25)

① 中国.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00044 ②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E-mail:baixli@sohu.com ③山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矛盾性人际教养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搞好人际『弱』关系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浅析《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形象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试论于连的形象及其矛盾性格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