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区域城乡校际远程协作项目的学习与探究

2012-09-27 02:36廖明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0期
关键词:网络通讯校际南宁市

廖明江

☆特稿☆

对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区域城乡校际远程协作项目的学习与探究

廖明江

远程协作学习,是指利用网络通讯技术支持远程学习者通过协作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共同学习任务与问题进行协作研究,以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

南宁市从2008年4月起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的研究,共选取南宁市53所城乡学校,以结对方式开展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校际远程协作项目学习实践活动,经过近四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一、项目背景

“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08~2010年),于2008年4月在重庆市启动。该项目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将东西部、城乡小学建立起手拉手合作关系,并开展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实践活动,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以此加强城乡学校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21世纪技能,缩小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

“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10~2012年),于2010年3月在南宁市启动。该项目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开展基于项目的城乡校际远程协作学习实践活动,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以此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深化城乡学校的课程改革,提高城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城乡学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南宁市共有14所农村小学、9所城市小学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共有15所农村小学、15所城市小学参与实施“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他们以结对方式,在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展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校际远程协作项目学习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城乡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学校教学设施配备完善,设备先进,教师素质高,信息来源渠道广;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配备相对缺乏,设备落后,教师素质相对较低,信息来源渠道相对闭塞。城市学校拥有参观大学、科研机构、文博馆、科技馆、校外活动基地、工厂企业,了解先进技术设施的便利条件,农村学校拥有便于开展考察、种养等实践活动的广阔田野、湖泊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因此,如何借助网络通讯技术所具有的扁平化、跨时空的交流特点以最经济的成本加强城乡学校的合作交流,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社区,实现城乡学校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提高城乡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些是促使我们此次开展城乡校际远程协作项目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

三、项目实施

1.实施过程

两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项目准备、师生培训、项目执行和项目评估4个阶段。

(1)项目准备阶段: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城乡结对学校遴选、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等。

(2)师生培训阶段:开展项目师生市级、校本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的基本理念、项目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和方法、项目评价以及项目技术支持手段等。

(3)项目执行阶段:项目共分3个执行周期,每一个执行周期为一年,在每一个执行周期内,由参与项目实施的城乡学校师生结成的合作组共同完成2个或2个以上远程协作项目学习的选题、计划、实施、评价与总结、成果作品提交工作。

(4)项目评估阶段:包括学校自评、项目实施过程监测、总结性评估三类。

2.学习模式

这两个项目的学习模式都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以网络通讯技术为支撑,从问题出发,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收集并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一系列活动来构建新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

城乡学校校际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是指城乡学校师生结成的合作组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形成学习共同体,围绕双方感兴趣的同一个学习任务或问题进行校际协作探究、交流、讨论,以达到对该学习任务或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双方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专题网站,QQ,UC语音视频聊天室,博客,Moodle,Wiki,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的。这种协作学习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3.学习过程

(1)建立城乡学校的学习团队(学校、教师、学生结对)。我们认真遴选城乡结对学校,认真指导城乡结对学校精心挑选学生组建学习团队(一般每校5~10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的内容、活动流程、选题原则、实施方法、交流平台的使用、VCT作品设计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开展远程协作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比如我们组织指导南宁市北湖路小学、隆安县丁当镇中心小学结对组建了“北湖响叮当”学习团队,举办了8期远程协作项目学习知识培训班,为项目学校师生顺利开展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2)选定学习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项目学习的核心和重点,我市各城乡结对学校按以下4个原则选择学习问题:①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双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②问题必须从学习内容中提炼形成;③问题能够基于双方的本地资源共同解决,问题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而要小而专,这样,学习者才能胜任,才能进行深度挖掘,才能见实效;④所选择的问题必须是双方学习者共同感兴趣的,如“鸡宝宝孵出来啦”学习课题,就是根据人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小鸡的孵化》这一内容,借助南宁市北湖路小学拥有先进的小鸡孵化设备条件,而隆安县丁当镇中心小学所处的丁当镇在养殖、孵化小鸡方面有着独到和丰富的经验,当地出产的丁当鸡全国闻名。该课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3)制定项目学习活动计划。

(4)开展项目网下实践活动和网上协作交流活动。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活动的过程如下:各城乡结对学校学习团队根据双方确定的学习问题,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各自开展网下学习实践活动,定期将自己的阶段学习成果上传到网络交流平台上进行交流和共享,必要的时候,双方还可以进行面对面的观摩交流。各结对学校指导教师间的交流则采取“同题异构,网络研讨”合作备课的方式进行。

为确保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活动交流、沟通渠道方便快捷,我市各城乡结对学校在项目特酷网、隆安教育信息网搭建了专题学习网站,建立了“学习共同体”QQ群、UC语音视频聊天室、博客圈、Moodle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组等网络交流平台。

(5)开展项目学习作品的协作创作与共享。

(6)做好项目学习的评价与反思。

四、项目成果

1.“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成果

我市从2008年4月起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目前整个项目的实施工作已经结束。在近三年的项目实践研究过程中,我市由9所城市小学、14所农村小学结对形成的9个学习团队完成了“香蕉成熟的探究”“鸡宝宝孵出来啦”等39个项目课题的学习任务,并整理编写出了这些项目课题的学习报告和研究成果。

这些项目课题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电教馆和项目专家组的肯定,获得了多项全国奖励,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项目学校的学习和研究成果VCT作品参加2008年,2009年春季、秋季全国项目作品评比活动,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9个,获奖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2009年春季获得一等奖的VCT作品—“鸡宝宝孵出来啦”作为中国2个代表之一,于2009年11月赴巴西参加2009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

2.“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成果

我市从2010年3月起参与实施“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市由15所城市学校、15所农村学校结对形成的15个项目学习团队完成了“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探究”“能‘生长’的一定是生物吗”等45个项目课题的学习任务,整理编写出了这些项目课题的学习报告和作品研究成果。

这些项目课题的学习研究和成果也获得了多项全国奖励,项目学校研究成果VCT作品参加“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2010年、2011年春季、秋季创新教师竞赛活动,获全国一等奖九名,二等奖九名,三等奖十八名,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春季获得一等奖的VCT作品—“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探究”作为中国2个代表之一,于2010年11月赴南非参加2010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

3.项目成效

2010年12月和2011年11月,我们组织有关教育专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和网络学习记录数据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两个项目的实施成效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城乡学校结对开展校际远程协作项目学习,对构建基于网络的城乡学习社区、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学校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城乡学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缩小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加项目实施的农村教师在城市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见表1)。

表1 2008~2011年项目学校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评比获得二等奖以上情况统计表

此外,参加项目的农村教师有2人成功竞聘为学校副校长,3人荣获“南宁市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被评为“南宁市优秀教师”,1人荣获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参加项目的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小组活动、校际小组交流、同伴互助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会了利用QQ、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远程协作探究学习。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信息素养得以提升,其打字速度、写作水平、探究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创新意识、自信心也得到增强。“锦石桐心” 学习团队队员、隆安县那桐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农村孩子说:“网络协作让我变得自信,使我由电脑生手变成电脑能手。”

由于实施“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VCT应用实验项目”组织得力,成效显著,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荣获中央电教馆颁发的2009年度项目优秀成果作品组织奖。

五、今后工作思路

(1)以项目实施的模式和经验为参考,以南宁市2012年2月17日启动开展的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为契机,组织城与城、城与乡的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开展更大规模、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共享,以强帮弱,以强扶弱,努力实现范围更广泛、层次更深、共同提高的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让更多的农村和薄弱学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接受均衡教育的机会。

(2)虽然这两个项目的实施成效得到参与教师和学生的认同与支持,但从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看,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比如如何选择既有深度、特色,又适合城乡双方孩子认知能力的学习问题?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团队?团队成员在校际协作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城乡教师间的“同题异构,网络研讨”合作备课活动如何更有效?网络通讯技术如何更有效地支持校际远程协作学习?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

[1] 郑大伟,柯清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012-04-23

廖明江,中教高级,主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猜你喜欢
网络通讯校际南宁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关 公
基于FreeRTOS系统和LwIP协议栈的网络通讯
在线仿真考试在数控车工技能鉴定(理论)中应用的探索
关于网络通讯中信息安全的保障研究
别克君越高速网络通讯异常
创新南宁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