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英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08)
104国道自北京至福州,是国道主干线之一,也是浙东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动脉。目前温州境内的主要经济强镇基本沿现有104国道两侧布局,104国道对温州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承担着温州东部沿海县市区的过境交通和市域范围内的混合交通。虽然高速公路担负了主要的过境交通,但104国道温州市区至瑞安、平阳方向上的日交通流量仍然高达7万辆,主要担负区间交通,而且目前104国道的布局基本位于温州东侧的沿海区域,部分路段两侧已经严重城镇化,为完善公路网络,提升104国道干线公路的服务水平,急需新建104国道温州过境公路,使高速公路和104国道线自成网络体系,以充分发挥104国道线在区域干线交通网络中的主骨架效能。瓯江特大桥为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改建工程上的重要节点工程,大桥起于温州市永嘉县礁下,止于仰义乡近瓯江西岸太山山头。结合两岸的实际景观,当地政府对本桥主桥桥型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工程等级:一级公路,特大公路桥梁,兼顾城市功能;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 kN/m2;
3)设计车速:80 km/h;
4)设计洪水频率:300 a一遇;
5)通航标准:净宽×净高为200 m×21.5 m,最高通航水位h=4.00 m,最低通航水位h=0.00 m(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6)桥面宽度:双向6车道加人非混行道,主桥桥面全宽36.0 m;
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 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 s。
大桥位于瓯江下游,桥位区属于区域性北东向温州—镇海大断裂和泰顺—黄岩大断裂之间,紧靠北西向淳安—温州大断,岩体较完整。桥址区地层分布复杂,上部有第四系软土、卵石等分布,下伏基岩为下白垩统朝川组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
桥位区地表水为瓯江大河,桥位区地表水为瓯江大河,受潮汐影响,水类型为潮汐海水,水流湍急,冲刷作用强,瓯江海水为不正规半日潮,最高潮水位5.44 m,最低潮水位-2.43 m。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桥型方案的选择在满足使用要求和经济使用的前提下,力求技术先进,结构新颖,行车舒适安全,同时考虑泄洪、通航、地质、地震条件以及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富有时代气息,与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景观的协调配合,充分体现现代化桥梁建设新水平。而主桥跨径对于桥型选择、工程规模、工期、造价有重要的影响。
本桥主桥跨径布置控制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通航要求。依据航道部门批复,桥位处需设置1 000 t级海轮的单孔双向通航孔一处,通航净空不小于200 m×21.5 m。主桥布跨受规划航道走向控制,为满足航运要求,主跨应采用220 m以上的跨径一孔跨越通航水域。
2)水文自然条件要求。桥位处水面宽度约840 m,桥位断面河床呈两头深、中间浅形态,深水区主要位于瓯江东岸附近,桥位处主航道并不在河道深水区位置,河道深水区宽约200 m,为避免在深水区设置桥墩,增加桥梁基础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主桥考虑采用200 m以上跨径一孔跨越桥位处深水区。
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控制因素,瓯江特大桥采用主跨2×225 m方案。
本工程桥梁全长1 326.6 m,引桥采用30 m现浇连续箱梁和40 m结构连续T梁。初步设计主桥提出了(135+2×225+120)m三塔矮塔斜拉桥、2×225 m独塔组合梁斜拉桥和(135+2×225+120)m连续刚构共三种桥型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主桥采用(135+2×225+120)m三塔矮塔斜拉桥。
为充分体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初步设计对瓯江特大桥的三个桥型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确保选定的桥型方案科学合理。
2.4.1 三塔矮塔斜拉桥方案(推荐方案)
如图1,主桥结构为(135+225+225+120)m三塔矮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变高度斜腹板单箱三室断面,主梁顶板宽35.5 m,悬臂长 6.75 m。跨中梁高 3.8 m,主塔根部梁高6.8 m,梁底曲线按1.8次抛物线变化。主塔为倒“Y”造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墩采用双肢薄壁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顶设置承台与桥墩连接。
矮塔斜拉桥介于连续梁和斜拉桥之间,有着优越的结构性能。主塔采用滑模施工。主梁采用悬浇施工,施工工艺成熟,工期有保证,施工过程不影响船舶的正常通行。矮塔斜拉桥主塔相对较低,与周围建筑不会产生视觉冲突,易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集中锚固于主塔顶部的拉索,更是给人以苍劲有力的感觉。此外,本桥采用桥面中央布置的单索面斜拉桥,使得桥梁整体上看起来更加简洁、大方。桥塔立面上强调线条优美流畅,断面上凸显层次变化,展现桥塔的雕塑感和层次感。在梁的设计中,采用大悬臂配翼缘加劲肋的单箱三室斜腹板箱形截面,梁的正立面形态为较为平缓的曲线型,与塔型配合完美,桥型舒展柔和。矮塔斜拉桥造价较为经济。
图1 三塔矮塔斜拉桥方案
2.4.2 独塔组合梁斜拉桥方案(比较方案)
如图2,主桥结构为2×225 m的独塔组合梁斜拉桥,半漂浮体系。主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塔采用钻石型索塔,基础采用群桩基础。
该方案桥塔气势雄伟,景观效果好。主塔为钻石型,采用提升滑模施工。上部结构拉索为空间双索面,主梁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时采用塔吊吊装钢梁,再在钢梁上安装混凝土桥面板,主梁为钢混结合受力,设计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对正常通航有一定影响,整体造价高。
2.4.3 连续刚构桥方案(比较方案)
如图3,主桥结构为(138+2×225+12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双肢薄壁主墩,群桩基础。
主梁截面采用分离式单箱单室断面,三向预应力结构,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方法施工,设计及施工技术成熟。该方案结构简单,线条流畅,但由于跨径较大导致主梁梁高较大,而主墩墩高较矮,主墩尺寸较小。视觉上感觉结构笨重,有头重脚轻之感,影响美观。在同类型桥梁中跨径偏大,后期营运阶段存在跨中下挠、腹板开裂等病害。
针对以上三种方案,从设计考虑的重点因素出发,比较如表1所示。
图2 独塔组合梁斜拉桥方案
图3 连续刚构桥方案
表1 方案比较
从景观、经济、结构安全,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综合比较,推荐采用三塔矮塔斜拉桥方案。
本文所介绍的瓯江特大桥,其地形、通航、地质条件都较为复杂,在桥型选择,桥跨布置以及方案比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大桥建
成后,必将成为瓯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1]范立础.桥梁工程(上、下册)(桥梁工程专业用)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严国敏.现代斜拉桥[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