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2-09-23 08:42:38陆海岚刘丽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0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壁肠管

陆海岚 刘丽梅

江苏省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肠套叠是一种结构异常的婴儿常见急腹症,它的形成是由于部分肠管套入相邻肠管而造成,对肠套叠的治疗方法选择,要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比如看有无肠坏死、套叠部肠壁有无水肿充血等。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会对小儿带来大量副损伤,但是应用灌肠复位治疗就能够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但能否采取灌肠复位治疗需要结合临床检查结果来判断。肠套叠以往多应用凸阵普通频率超声检查,但是却并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检查效果。探讨高频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为今后的小儿肠套叠选用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肠套叠患儿44例,其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16例,平均年龄为15.6个月。所有患儿均为急诊或门诊患儿,临床均有哭闹、阵发性腹痛的表现,25例血便或肛检有血,21例有呕吐,40例腹部包块。

1.2 检查方法

对44例患儿应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选用仪器为西门子Adara、LOGIQ 400、LOGIQ e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频谱3.5~5.5 MHz凸形腹部探头,频率5.0~9.0 MHz线阵高频探头。患儿取平卧位,从结肠的右半部至左半部应用高频探头及低频探头逐级加压,纵切图及横切图,全面扫查盆腔及腹部,对腹部及包块疼痛处附近进行重点检查。对套叠超声图的形态、回声、大小、边界,以及管壁有无增厚、彩色血流情况、肠管有无扩张、病变和周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图像存储肠套叠图像的短轴和长轴、远端肠管反折、近端肠管梗阻。

2 结果

2.1 肠套叠包块

套叠肠管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形状不同。横断面的形状大多可分为“同心圆”或是“靶环状”的多层环状,而纵断面的形状则多为“套筒征”样的强弱回声多层交错排列组成,其最大外径可达3~5 cm。在“同心圆”内,高回声为黏膜与多层压缩的浆膜面之间的界面,而边界不清晰的部分为包块边缘;较厚的低回声则是网膜及水肿的肠壁,在部分病例包块周围,可见不规则的局部浆液性渗出液性暗区。套叠以上肠管表现有不同程度扩张、肠梗阻积液积气等现象。

2.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通常,我们会借助血流动力学改变、套入的肠系膜和肠壁血管彩色血流信号的有3个方面,对肠壁血循环变化进行判断。在44例患儿中,有42例患儿的套叠长短轴图像上显示出彩色血流,采用灌肠对其进行治疗后,效果显著,获得良好的恢复。有1例患儿肠壁未见血流信号,其表明患儿肠间有较多积液,且连续观察肠壁无明显蠕动,手术过程中可见阑尾及部分小肠套入结肠内,阑尾呈黑色,判断应做阑尾切除处理。有1例肠壁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增高49.1 m/s的峰值流速,RI0.85,这表明病理肠壁有广泛水肿、充血,肠壁缺血和黏膜下大片状出血现象。现将检查结果统计如下表1所示。

表1 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结果统计表[n(%)]

3 讨论

肠套叠在婴儿急腹症中最常见,其发病率随年龄的逐渐增长而降低,最多见的婴儿年龄为5~9个月,发病的患儿女明显少于男,且患儿中大多数为原发性。肠套叠患者中,少数可继发于Mechel憩室、肠壁水肿、肠息肉、淋巴瘤、肠重复畸形等病变,多见于3个月以下或3岁以上的患儿。最常见的肠套叠是近端肠管进入远端肠腔中,中间的套入部、最外面的鞘套、内部的肠腔组成了套管部分。高频超声检查,由于小儿肠壁较薄,明显改变了边缘对比效果,明显增加了各结构声学界面的对比度,使得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效果都得到了增强,使得病变图像更加容易辨认,肠套叠长轴切面的多层肠管平行排列可以更加清楚地显示。所以,有无原发病变、顶部反折部位、对肠套叠远端等判断均有重要作用,能够更为明确地进行诊断。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却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辨认,而普通频率检查时,如果肠壁水肿较轻,则其超声图像不容易辨认。治疗肠套叠的安全有效方法是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在很多医院已经作为首选方法进行了应用,应用此方法,患儿中大部分均实现了复位的目的。同时,需要注意存在严重肠坏死及肠水肿的患儿,如果对其应用加压复位,则可能会致使其肠破裂,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因此,判断能否应用灌肠复位进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本组应用,高频超声与普通频率超声检查相比较,能够更为清晰地显示病变,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患儿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为良好预后的取得提供帮助。

[1]李红梅.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09(10):351-352.

[2]赵忠,李振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选择复位方式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4):284-285.

[3]刘玉凤.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声像图特点附189例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6):289-290.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壁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