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文 高永波 林东晓 陈丽旋 杨艳峰
超声波洁治器由于其具有功率高、速度快、省时省力的优点,近年来被口腔科广泛应用。但是在其击碎牙石松散牙垢的同时超声波的冷却水雾可携带细菌、血液、唾液和其它的感染性碎屑,污染室内空气环境,直接危害医务人员及病人的健康[1]。为更好解决此问题,我科选择空气消毒洁净器与口外抽吸机联合使用法进行洁牙室的空气消毒,以控讨口腔洁牙室空气消毒效果。
1.1 材料 KJF-600空气消毒洁净器一台(深圳市赛得利实业有限公司),风量≥800m2,口外抽吸机一台(日本产)输入功率为1200VA,真空度≥8Kpa,直径9cm营养琼脂。
1.2 方法 选择洁牙诊室2间,面积16m2。2间洁牙诊室相邻,外部环境清洁度一致,室内工作人员平均3名,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60%~70%。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洁牙前开启空气消毒洁净器30分钟,试验组行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30分钟后洁牙开始,即开启口外抽吸机协同干预(口外抽吸机操作如图1所示)。
1.3 空气消毒方法的监测运用自然沉降法,在消毒后、洁牙前进行第1次采样,记0小时,洁牙0.5小时(洁牙开始),洁牙1小时(洁牙中),洁牙1.5小时(洁牙后)各采样一次,两组采样次数均为10次。采样方法在洁牙室一条对角线取3点,采样高度离地面1.2m,营养琼脂暴露5分钟,盖好后立即送检。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1 口外抽吸机操作
2.1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消毒后0小时及消毒0.5小时,杀菌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毒后1小时和1.5小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对洁牙过程中空气细菌数的比较(cfu/m3)
2.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离出优美颗粒链菌、克氏库克菌、微球菌、霉菌等细菌,未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致病菌。
空气污染途径是导致医院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口腔专业的特殊性,口腔诊疗过程中高速涡轮手机、超声波洁牙会产生大量细菌性气溶胶及粉尘,而微生物气溶胶根据其粒子直径大小可进入呼吸道不同部位,直径在1~3μm的粒子,大部分可以直接达到肺泡,造成感染[2]。Grenier D[3]对单台牙椅诊室与多台牙椅诊室空气内气溶胶菌落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单台牙椅诊室在超声洁牙前空气平均菌落数为(12±4)cfu/m3,在超声洁牙过程中为(216±75)cfu/m3,是前者的18倍;多台牙椅诊室开诊后3小时空气中菌落浓度最高为(114±15)cfu/m3,离治疗区11m范围的非治疗工作区域的菌落数为42cfu/m3,此区域菌落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表明口腔诊室空气中气溶胶、飞沫传播速度较快,可扩散到无诊疗操作区域造成污染。
空气消毒洁净器是一种循环风消毒机,风量达800m3/h,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杀菌,并结合过滤、静电吸附、除尘、除菌、和负离子清新空气的原理,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可持续消毒[4]。口外抽吸机能收集治疗时产生的有害漂浮颗粒,在优秀集尘效果下,从发生源开始,对治疗时产生的污染粉尘和飞沫进行捕捉。另外,口外抽吸机有很好的排气装置,可使被吸收的空气经过三个阶段过滤排出,因第三层的HEPA过滤器能99.97%地捕捉直径有为0.3μm细尘埃,所以排出的气体通常是清洁的,以确保诊室环境的清洁。操作时将机器的吸引口放在离口腔5cm处,随操作区域的改变而移动。
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单纯使用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后,在洁牙开始后1小时菌落数开始回升,高于Ⅲ类环境的标准细菌数≤500cfu/m3,消毒效果持续时间较短。试验组行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后洁牙开始即协同口外抽吸机进行干预,通过比较发现,随着洁牙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在消毒后1、1.5小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空气消毒洁净器协同口外抽吸机对口腔洁牙诊室空气污染的控制效果较优。但口外抽吸机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体积较大、价格较贵、使用明噪音过大,建议有条件的口腔诊室采用此方法对空气进行消毒,能更有效地提高口腔诊室的空气质量。
[1]张晓梅.洁牙室空气细菌监测与感染控制[J].临床实践, 2004,22(16):111-112.
[2]刘翠梅.口腔诊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2008,18(2):227-228.
[3]Grenier 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acterial aerosols in two different dental clinic environment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5,61(8):3165-3168.
[4]李莉.多功能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2(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