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资源投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2-09-21 02:48:34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对外经贸实务 2012年2期
关键词:资源企业

■ 梁 将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2011年7月中铝宣布其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奥鲁昆铝土矿资源开发项目最终告吹,该项目历时四年,损失3.4亿元。此前的6月,各大媒体刚刚报道了中钢澳洲子公司——中钢澳洲中西部公司暂停在西澳的Weld Range铁矿石项目,因项目配套的Oakajee港口和铁路工程进度太过缓慢,中钢每年损失1亿澳元。连续报道的中国海外投资巨亏,引起了国内对海外投资的思考。

一、海外资源投资现状

(一)投资总体情况

中国海外投资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走过了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中国海外投资规模无论从存量还是从流量方面均扩展非常迅速。

截止2010年底,我国对外投资存量已累计达到2976亿美元,2001-2010年对外投资合计为2603亿美元,占到对外投资总额的87%。2010年我国对外投资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占到全球当年流量的5.2%,居全球第五位,首次超过日本(53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下图明显可见,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后的2001-2010年间中国海外投资流量增长迅速,仅9年时间海外投资流量就从27亿美元上升到688.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9.9%,远高于同期的GDP增长率。

在海外投资中,海外资源投资历来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力,比重很大,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中,采矿业投资流量133.4亿美元,仅次于商品服务业,位列海外投资行业第二,年末投资存量则为405.8亿美元,位列商品服务业和金融业之后,位居第三。中国海外资源投资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还有几项明显的特征:投资以国有及国家控股大型资源公司(国企)为主,民营企业虽数量较多,但投资规模小;投资区域以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为主,但近年出现了向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扩展的趋势;历史上绿地投资较多,但近年来的投资多以收购兼并的方式进行;以货币投资为主。

图1 1990年—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

表1 中印1995年~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排名情况

(二)投资绩效

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常用投资绩效指数来衡量,指数排名越前,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效果越好,该国企业竞争力越强。

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Outward FDIPerformance Index)指的是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与该国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之比。

通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并结合同为发展中大国印度的情况对比,很容易看出我国海外投资的绩效状况(详见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在1995年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排名41位为最优。此后各年排名基本上呈下降态势,2004年甚至跌至72位,为历史最低,随后略有上升,基本稳定在60名上下。相反,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从1995年排87位,到2007年升至50位,2004年排名超过中国后,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在50名上下。由此不难得出,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虽明显增长,但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却呈下降趋势。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也同样印证了此点,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65%处于亏损之中。更有研究者估算,2008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已超出当年新增的并购规模。

海外资源投资的状况也基本符合上述规律。以石油海外投资为例,中国早期的石油海外投资成功的案例很多,有很多收益明显的项目,如中石油在苏丹、哈萨克、厄瓜多尔的成功,构成了目前中石油海外的“现金牛”;中海油在马六甲油田的投资,仅用3年的时间就收回了投资。但近年来却频频曝出石油海外投资巨亏,来自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已达到三分之二。业内专家——原中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兴权认为上述由盈至亏变化的分水岭为2005年左右。

近年来海外投资损失、绩效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海外投资的进入领域,且研究多过于宏观,对企业微观风险规避操作性有限;笔者的研究拟结合自身多年海外投资经历,以海外资源投资为研究对象,以海外投资进入时决策理性为基础,将研究集中于海外直接投资进入后投资失败、经营遇阻,效益不佳等问题,然后提出对策,以飨读者。

二、海外资源投资进入后损失原因探析

(一)资源国政治因素

具体又分为资源国政局动荡、政权更迭,资源国与投资来源国关系恶化、资源国国有化三类。它与资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有关,其影响不局限于个别投资者,影响或是对资源国内的所有企业,或是对投资来源国的所有企业,或是对资源国内的某个行业,这是投资者完全不控制的风险,企业应对的手段通常有限,只能部分依赖于保险的范围。今年5月利比亚发生内乱后,国家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利比亚内战前中国在利比亚大型投资项目50个,合同金额188亿美元,而受利比亚政局动荡影响,以当时汇率计算,中国在利投资预计损失达人民币1233.28亿元,并表示这还仅仅是全部损失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损失还有待统计。

(二)投资项目资源无法落实

资源企业海外投资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获取资源,资源是否落实或落实的多少,成为企业是否损失的最直接的原因。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目前所有退出的项目,基本上均源于资源无法落实。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是风险勘探项目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勘探不成功概率,以石油行业为例,勘探成功率一般都不到30%;二是对项目的认识过于乐观,而实际与期望差距很大;三是受制约于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导致无法落实资源,中石化在阿曼36/38区块,就是因为受制于阿曼对地震采集手段的限制,导致收集到的资料品质无法满足资源落实分析而退出的。

(三)投资超预算

项目进入时的概算投资与进入后差别过大,是导致目前海外资源型项目损失比较共性的问题。

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⑴投资企业对资源国工程服务市场不熟悉,投资估算多受限于对国内市场的认识(以石油行业为例,国内工程市场成熟,已成为甲方市场,而国外很多国家尚处于乙方市场阶段),项目施工时对外招标单价经常超出预算。⑵当地国家政策因素变化导致的投资上涨。如2010年尼日利亚政府在油气行业领域实施本土含量法,要求石油公司在尼进行招标采购时,在投标价格相差不到1%的情况下,应选择具有最高尼日利亚本土含量的公司;在内陆或沼泽水域的油气项目,只能排他性考虑本土公司;对油气领域各类服务设定本土含量要求,从45%到100%不等,这都大大推高了海外投资成本;⑶因环保原因推高的投资。中信集团西澳洲磁铁矿项目修建一桥梁,就因环保对材质的要求,国外造价高出国内造价数十倍。投资估算严重超出预期,导致项目的经济性大打折扣,是造成项目现实或潜在损失的常见原因。

(四)合作方选择不当

鉴于海外资源投资的高风险属性,很多项目都是多合作伙伴联合投资运营的,随之而来的是,当合作伙伴实力较弱时,其经常会将自身有限的资金,先行投入到其所属最有经济前途的项目。若与我方合作项目非此类目标项目时,其就会以各种借口对项目进行拖延,或减少项目年度投资或延缓资金到位,导致项目无法按期运营而造成损失。虽然在合作机制中也设计了一些补救,但实际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解决该问题。如中石化在加蓬G4-188项目与美国某公司的合作,就多次因合作双方难以对工作计划达成一致,导致项目延缓进展,影响项目经济价值。其次资源国政府特别是第三世界资源国政府,通常都对资源型项目规定有国有资本参与比例,而受资源国财政或代行其权益的国有公司资金实力影响,其出资份额经常不能如期到位,而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投资者也鲜有应对之策。

(五)配套设施制约

资源型项目均属大型项目,配套的水、电、运输等设施对项目的开发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开头描述的中钢在澳洲的亏损就主要受配套设施影响无法投产而导致亏损。还有项目施工所必需的主要施工设备无法到位,也经常导致项目无法如期进行,形成损失。如中石化在尼日利亚的64/66区块就由于施工区为沼泽,必须利用沼泽钻井进行施工,而受尼日利亚沼泽钻井稀缺影响,致使项目拖延造成损失。

(六)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干扰

工会组织、环保组织、地方土著部落以及恐怖组织四类非政府组织成为制约项目正常开展不可忽视的力量。部分资源国强大的工会组织以及倾向明显的劳工保护政策,使海外项目推进步履维艰,例如首钢总公司管辖的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仅2005年6月到2006年7月这一年间,该公司就遭遇了3次工人要求涨工资的大罢工,使公司蒙受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其次,随着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环保组织力量日渐强大,很多资源型项目甚至在获得资源国政府环保许可后,也会被环保组织有意无意的放大为对环境的破坏,阻挠正常的施工,如中石化在加蓬LT2000项目就因环保组织的阻挠延期了半年。另外,地方土著部落对于项目运营的影响亦不可小觑,在非洲、中东等地,中央政府对地方部落的控制力很弱,而土著对项目的经济诉求,常常通过阻挠项目运营的方式来达到,这种现象即使在发达的加拿大也存在。恐怖组织更时刻危险着海外投资的安全,他们或通过对人员绑架或通过对生产设施破坏,来影响项目正常运营。

综上所述,对于资源型项目,资源国政局变动和资源无法落实可能导致项目完全沉没,而实际投资严重超预期、合作方选择不当、配套设施制约和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干扰常导致项目经济性大打折扣,是致使项目局部损失的常见原因。

三、企业应对境外投资资源损失的策略

第一,企业应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并严格实施。目前“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已在企业层面得到认同,但是在微观层面上各企业虽在理论上做了探讨,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战略不清晰,只求做大。由于只求做大,出现两个严重后果:其一,项目风险过于集中;其二,项目有进无退,企业不主动考虑在合适时机,最优化其价值。而国际大型石油公司都有明确的战略,其所有的投资及经营行为都是围绕战略进行的。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可看出国际公司对战略坚定不移的执行。2010年BP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前发起了对美国DEVON公司阿塞拜疆等资产的收购,漏油事件发生后,市场普遍预期BP将终止该收购,但事实是BP根据其战略出售了其部分非核心资产,完成了事故的赔付,但依然完成了该项收购行为。中国公司海外发展必须形成自己鲜明、稳定的战略,且必须严格执行之。

第二,要注重合作伙伴的选择。国际资源性产业投资,无法回避的是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伙伴的选择不仅在于投资者之间,也在于投资者与承包商之间。这既是从经济角度风险与收益平衡的需求,如风险勘探项目很少有一家企业独家经营的;也是技术角度需求,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完全掌握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技术。好的合作伙伴技术高、资金实力强,能保证项目按期运营,而且我方也可以从合作伙伴处学习到很多国际化的先进管理经验。

第三,注重企业形象宣传与政府公关。海外投资中要注重企业形象宣传,但要淡化企业的中国国有背景。企业应在一定程度对投资地社会、社区进行捐助,取得当地社会认同;要积极参加当地行业协会,对涉及对整个行业的资源国政策变化,要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或同业间的联合来对政府公关,如中国石化下属的ADDAX公司为应对尼日利亚政府拟出台的新石油工业法案就与当地的国际石油公司结盟,联合游说尼日利亚国会,使该法案尽量向有利于国际公司的方向发展。要注重对资源国法律的遵守,对国际标准的遵守,在国内国企和政府不分家,在国外,企业即企业,要守商业规则。

第四,注重基础建设,稳步提高海外经营水平。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即使在国内,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远未达到国际水平,国外更加任重道远。首先要注重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安全,以此为基础逐渐探索决策体系的建立、改革目前过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其次要注重队伍建设,要探索企业中方雇员、当地雇员和国际雇员的比重,不能走极端,尤其要注重员工外语水平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其三要注重干部队伍年轻化、国际化建设,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团队。基础工作若不加强,海外经营水平的提高只能成为遥不可及之梦。

第五,注重项目动态评估,主动对资产实施组合管理。目前国际公司都成立有资产组合管理部门,其重点在于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确定拟购买或退出转让的资产。而中国公司资产组合管理至今未起步,依Woodmac数据库,2001-2010年间中国石油公司对外转让资产仅寥寥数笔,交易金额非常有限。以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海外资源投资退出及转让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资源无法落实或第三方寻求合作。做好资产组合管理,除强调企业要有发展战略并严格执行外,战术层面应首先要做好项目动态评估。动态评估应以定量评估为主,将项目实施过程中财税制度、资源基础、工作计划、投资、经营成本、进度等的变化量化进入经济评价模型,以动态评价项目价值;以定性评价为辅,对资源国政治环境、对外合作政策等不可直接量化为经济指标的因素,对项目未来运营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动态评价,为项目出现的不利情形预警,对项目的资产管理提出建议。

第六,加快制定国际工程造价定额标准。鉴于投资估算超预期是导致投资损失的最常见因素,因此海外投资企业应加快建立不同国别,不同施工环境等情况下的工程造价定额。鉴于该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资料来源也受不同海外公司进入国家的不同而限制,可首先考虑由国家成立协作平台,由不同公司分别负责不同国家的定额制定,先进行资源共享,未来各投资企业可在该平台上发展更详细更深入的定额标准。鉴于工程造价标准确定后,受修正时间滞后影响,还应注重工程造价与资源品价格的关系连动研究,保证工程造价的时效性。良好的工程造价不仅对于企业成本控制,海外投资决策意义重大,而且也是政府对项目进行审批的依据。▲

[1]潘益兴,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2]刘忠庆,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国际经济合作2011(3)

[3]张琦,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国际经济合作,2010(4)

[4]聂名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经济管理,2009(8)

[5]郑维,我国境外投资风险防范问题研究,经济纵横,2007(6)

猜你喜欢
资源企业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