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威
摘要:体育人文研究存在哲学思维多样化和理论体系的不足、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缺乏深义、学科研究方法也显得相对单一等问题。哲学思维及理论缺失,将导致终极价值观偏离本位;传统文化的缺失,会导致民族符号、象征的消失;研究方法不足,会使学科发展缓慢。以人文学母学科——人类学的观点和研究经验,对体育人文理论的发展进行思考,体育文化现象不是随机创造或者抽样参照的结果,发展体育人文理论要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和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理论;人类学;传统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4-0013-04
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要发展社会学、人类学,紧接着由中国社科院胡乔木牵头,费孝通负责操作,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就这样重新步入学术正轨。在此基础上,经后来体育界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又创建了一门体育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按照卢元镇[1]的观点:“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科学合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简称体育人文社会学。”其基本研究思路是关于体育人文与社会的联系,集中关注社会各种体育现象,着眼点在体育文化。目前,体育史、体育哲学、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文化、体育人类学等,主要探讨内容包括体育的人文价值、伦理和审美等。作为新兴学科,从体育人文理论发展趋势来看,应有所突破,而不是不断重复前人所述。本文将从理论上围绕哲学思维(价值判断)、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范式)等作简述。体育人文理论研究可借鉴人类学研究,以促进体育人文理论向深层发展。未来体育人文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将体育归于大文化范畴,所以,发展体育人文理论,可以回到人类学中去找寻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作参考。
1人类学与体育人文理论
人类学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把日常教育的零散科目合为一个便于掌握的整体[2]。人类学最早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多关注体质方面,现在则多集中于文化方面的研究[3]。而体育人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人本身以及人参与的体育文化活动,研究内容包括对人与体育的哲学分析、伦理关系、审美、价值判断等,也可说是属于人类学研究的部分内容。胡小明[4]教授认为:“体育人类学,属于应用人类学的范畴”。
从人类学看体育人文理论研究,会显得哲学思想更开放、更加具有包容度。人类学注重站在上层(文化的角度)看问题,蹲在下层(田野调查)研究问题,问题集中在人的文化(思想层面)和文明(技术层面)两个层次。从上层看,中国体育人文理论整体架构,即学科的构建问题(体育文化研究的构建),首先是研究的哲学思维,其次就是学科的哲学、理论框架的构建。从下层看,目前中国体育人文理论的路线,主要是以文化学作理论指导,一直在研究人的身体娱乐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具体研究对象表现为“体育文化”。但是,到底什么是体育文化以及如何深入研究体育文化等,体育学界一直还在商讨中。人类学最早研究的是人类体质(解剖特征),后转向民族、宗教等文化层面,已经从“文化概念”的漩涡中走出,把关注焦点定位于“何时”使用文化这个概念。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人类学能为体育人文的研究提供相对成熟的理论。人类学属于“新”科学的第一个,而不是“旧”科学中的最后一个,它正在探索如何理解人们广泛著述的人类状况之新方式[5]54;“人类学是现代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世界性,是由人类学从经验研究和理论思考的两个面向的世界性所支撑的”[6]。
2体育人文理论研究的结构性问题
2.1哲学思维和理论体系的缺失
每个民族、国家都应有自己的哲学观、文化观。哲学思维的缺失,会使体育终极价值观不够清晰。中国体育发展的哲学思维,往往被“权势思维”所替代,在这种状况下,体育顺势为权势服务,但是,保障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还需保持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学研究的经验来看,开展体育人文理论研究,首先要找回体育的历史渊源以及自身哲学,其发展方向才不会偏离本位。
中国的体育人文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支撑,没有明确的理论方向作指导。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体育哲学研究局限于历史唯物主义。不少体育学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唯一的理论工具,坚持在思维领域形成的辩证逻辑关系,过分强调其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及外推作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人们必须将理论与社会密切联系,才能深刻洞察社会。实践也表明,如果仅仅背几条耳熟能详的原理,而脱离与社会的联系,就与马克思的要求相背离。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中的理论,还应是被重新创造的理论[7]。僵硬地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束缚了体育哲学研究,使其停滞不前。二是存在着一些不求甚解的时髦理论。不少研究者将全球化、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等理论生硬地强加到体育人文理论研究中,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解与剖析,显得非常牵强。
2.2研究方法以文献提炼为主
我国的体育人文理论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以文献提炼式研究为主。体育是活生生的人体内在功能外化表现载体,承载着各种时代气息,可以说是一种古典式身体活动的流行文化。因此,倪依克[8]认为:“从学科发展来看,研究方法是否合理与完善,直接影响到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翻看近年相关文章,以文献资料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有相当大比例。”
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9]来看,95.6%的硕士和43%的博士运用文献法研究;47%的硕士和23%的博士用逻辑法;64%的硕士和29%的博士用教学法;7%的硕士和9%的博士用观察法。在人类学研究发展史上,也曾经出现类似情况,即过多地从文献、历史学的角度进行阐述和解释,实际上,最后导致人文理论知识的总量还是没有增加。“在解释的方法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趋势是:一直不断强调历史观点和历史的解释方法,即严格局限于历史的假设构拟,拒绝一切通则和一切阐述规律的努力”[10],“学科走进了一条方法论的死胡同”[11]。
2.3本土体育文化缺乏深义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我国体育学科建设,过度依赖西方体育模式体系,反映出我们对西方体育文化盲目崇拜,忽视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人类学理论普遍认为文化不应有优劣之分。如果我们认为中华民族体育不如西方,那么,在信息化迅猛发展、提倡高效率社会的背景下,本土文化遭受破坏的速度将会猛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中国传统民族体育在不久的将来会销声匿迹。此外,世界体育如果没有融入中国体育元素,也只是欧洲体育的世界化而已。因此,中国应重视对体育人文理论的深义研究,捍卫本土特色的同时也是在捍卫全球文化生态。
何为深义?体育文化研究有狭义、广义之分,周一良先生将深义研究定义为:综合狭义的几个不同领域,或在狭义上更进一步,“而隐藏在五光十色文化现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东西,叫深义或深层文化。正是这种深义文化才充分彻底地表现了民族性,大讲特讲出来的恐怕都不算深义。”人类学的“文化无优劣”理论,能为重视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佐证。例如,体育文化的深义研究,沃伦?D?希尔(WarrenD.Hill)和约翰?E?克拉克(John E.Clark)在《体育、赌博与政府:美洲的第一份社会契约?》一文中认为墨西哥南部马查坦(Mazatan)地区曾存在一个有着3 600年历史的球场。这意味着在中美洲,球场、竞争性体育和出现第一个根据先赋条件参加的协会,这三者之间有着重要联系[5]55。另外,胡小明[12]教授也对黔东南的独木龙舟进行了实证的深义研究。但是,从总体的体育人文研究看,体育文化的深义研究在国内不多见。
深义并不深奥,在日常生活文化和观念文化中也能得以体现:从人类学观点看,中西方文化仍存在很大差异。在传统的体育审美中,中西方基本价值观不一样。中国重视的气节、道德,难以量化,这让西方人难以理解,不能广泛地被接受;而西方重视的美,可以部分量化,有具体的衡量标准。西方体育比较重视实际效果,如躯体强壮与休闲娱乐,强调感官美,尤其是视觉美;而中国体育重视整体效果,如身体素质与意境,强调身、眼、神、气、意境等的结合。说来有点“玄”,但这就是文化,西方体育就没有“意境”一说。总之,不管是体育的生活文化(实践层面),还是观念文化,皆需深义研究。
3体育人文理论研究发展的思考
构建中国体育人文理论体系,既要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理论与经验,又要在体系框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世界强势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将受到严重侵蚀,甚至被覆盖。这时需要学者对现有的研究范式持有怀疑,从本源上、本质上入手,可在理论上借鉴人类学,探讨中国体育人文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避免体育人文理论陷入“似牛非牛,似马非马”境地,或以防成为西方的“跟班者”。
3.1体育人文理论的学术培育
从学科环境看,人类学作为体育人文科学的母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断层,具体原因也不为人熟知。宋蜀华[13]认为:“时至今日,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仍然远不如历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所熟知,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模。”相对来说,更为年轻的体育人文科学,还需要一个更长的成长期,一方面,从国内的人文社会学母学科中进行借鉴,另外,亦可从国外引进参考,目标是要培育具有中国理论深度的体育人文学科体系。
从专业人才和学术氛围上看,目前,体育人文理论虽一直在发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专业人才的缺乏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体育界历来重视技术,相对忽视对体育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导致其整体文化素养低于其它领域,而文化精英分子更少,能结合理论扎实做基础研究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在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培养一位学者需要数十年时间,所以,社会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研究者能专心从事基础工作。在体育人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必须加大对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政府除了要给予财政与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营造畅所欲言、思想开放的学术环境。
3.2哲学思维多元化和有限外引理论
哲学思维的多元化,指在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指导下,继承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体系,其核心是发展民族文化,按照费孝通[11]190的观点就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借后奥运、后亚运之机,拓宽中国体育人文理论的视域,充分利用中国体育传统文化与世界流行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人文学科;在盛行民主主义思想背景下,将研究对象定位于普通民众;在全球化体系中,不随世风,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保留并发扬自己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总之,重视体育的发展,前提是哲学指导追求多元化,就有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就可以保护体育文化生态环境。
可以借鉴人类学进化、播化、批评和功能4个主流学派的理论。借鉴斯宾塞、泰勒和摩尔根为首的进化论学者,注重社会阶层(或者说层次),及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借鉴格腊那、利维亚和斯密等为代表的播化论,主张民族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各种方式追寻其痕迹路径;鲍亚士、萨皮尔等的批评派重视历史重构。借鉴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等的功能派理论,则看重文化平面分析,重在文化内各个因素的关联与相互影响,并紧密结合实效政策[14]。人类学除以上一些主流理论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现代理论。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代表之一,应较好地实现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与发扬,需警惕盲目追随全球化潮流的趋势,若这样持续下去,将会丢失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理论研究深度不足的中国体育界,这种情况尤其凸出,显现在举办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后,中国体育的世界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运动项目、个人还是机构,都被卷入其中。中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对体育人文理论的基础研究亦应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定位与传承。在基层社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同样得不到国民的高度重视,不能很好地传承、推广。这种大环境也加剧了中国体育哲学思维的丢失。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方法,不一定要照搬其形式。西方学者研究的哲学思维、方法与内容各有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就是不会受到某一意识形态束缚,能根据时代的变迁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
3.3传统研究范式的改良
目前,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多数是体育科班出身,受训于前苏联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沿用前苏联的思维模式。这种继承性思维,容易造成研究的单一性。另外,体育人文理论研究人员缺少全球视野和深厚文史哲功底,几十年来,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改善空间还很大。学科交叉或许能解决些问题,体育学科发展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应吸纳更多其它领域研究人员进入到体育学科中来。
可以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说,主张多与田野接触,少纸上谈兵,其出于“进化论”而胜于“进化论”,将文化看作是满足人的工具;拉德科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注重实地调查,分析整体因素之间的联系,不孤立看问题、不在屋内空设想,还能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布朗比马林诺夫斯基更具理论概括性;葛兰言这个法国人偏向于文化注释的方法,把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人际网络研究得很透彻;美国波亚士的“历史具体主义”,从小处着眼看社会文化、历史[3]44,等等。
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民族特色,是各发展中国家都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体育人文理论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不盲目排外,又不被西方完全同化,还可保存本土体育人文特色呢?这个紧迫却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引起体育人文研究者的关注,即如何将中国体育放在“儒、释、道”的大背景里去研究,既不盲目崇洋,又要克服目前中国本土研究者的自卑心态,树立自信,形成自我文化研究体系。
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西方文化中心论”为基础,并认同“文化平等论”,可为中国体育人文理论的发展作参考。中国体育人文理论研究的对象——“体育”,是一个西洋舶来品,但在中国,西化的体育人文理论不深,本土化理论又缺乏,即体育人文理论尚未形成本土特色体系,始终还在西方人文理论外围打圈。从人类学看中国体育人文理论研究,其理论疆界呈偏狭窄,一般来说,研究者可一方面融合西方人文理论,一方面内省本土的习俗、信仰、传统体育活动、本土体育哲学、体育价值观等生活文化和观念文化,最终是为树立体育文化自觉和体育文化自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由来、功能及理论框架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1-5.
[2] 爱德华?B?泰勒[英].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 连树声,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铭铭. 人类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33,44.
[4] 胡小明. 人类学与体育研究[J]. 体育学刊,1998,5(4):42-44.
[5] 张静. 2001年《美国人类学家》学术观点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杜会科学,2003,25(1):54-62.
[6] 杰里?D?穆尔[美].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 邹乔,王晶晶,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
[7] 莫里斯?布洛克.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M]. 冯利,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97.
[8] 倪依克,胡小明. 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述评[J]. 体育科学,2009,29(10):65-71.
[9] 方千华,黄汉升.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10] 拉德克利夫?布朗[英]. 社会人类学方法[M]. 夏建中,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2.
[11] 费孝通. 论人类学文化自觉[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3.
[12] 胡小明. 黔东南独木龙舟的田野调查——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一)[J]. 体育学刊,2009,16(12):1-8.
[13] 宋蜀华.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前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1):66-72.
[14] 林耀华. 社会人类学家讲义[M]. 福州:鹭江出版社,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