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开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是关系到实现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关键期,也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期和攻坚期。我们要遵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求,加快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讨新形势下体育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树立“新体育发展观”,为早日实现和完成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树立“新体育发展观”,根本在于转变体育事业发展方式,即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从“竞技至上体育”向“均衡发展体育”转变;从“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从“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转变。通过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华丽转身,构建新的体育发展模式。
1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既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和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诉求和福祉,关系到广大群众能否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要及时进行政府工作转型、工作重心转移,建设现代新型政府。刘鹏局长2009年9月11日在“学习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着重指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是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最大矛盾。”当前,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是体育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公共体育服务滞后依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最大制约因素,加大公共体育服务力度,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是政府体育部门最基本的职责。因此,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是“十二五”时期各级体育部门的主要任务。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部门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管理为基本职能的模式,形成了管理功能强、服务功能弱的工作格局和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模式,这就使得各级体育部门包括下属事业单位、各个运动项目协会出现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不足、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的问题。目前,我国大约有100个左右国家级体育运动协会,基本上以体育管理和举办赛事活动为主,面向社会和群众实施公共体育服务的很少,尚未把公共体育服务放在工作首位。由于我国各体育项目协会尚未实行会员制,体育运动协会还属于政府体育部门的下属机构,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实际上是在行使政府职能,与真正意义上的实行会员制的体育运动协会尚有一段距离。因此,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尽快实现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加大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力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普惠制”,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提供科学、优质、方便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当务之急。
实现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的转变,首先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实行政府体育部门的“管办分开”和职能转换,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尽快改变长期形成的“政府办社会”的传统局面,彻底改变政府体育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状,放手发动、全力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加大体育社会化力度,把政府掌控的部分优质公共体育资源放手、放权给社会,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放手给各单项运动协会去做,逐步实现体育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把加大公共体育供给和满足社会公共体育需求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尽快改变公共体育资源部门化、利益化的状况。目前,我国体育是倒“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越到基层管理人员越少,大部分县区体育局同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和机构合并,城市社区和村镇尚未设置专门的体育机构,体育管理和服务处于真空状态。而基层,又恰恰是开展群众体育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等的方针、政策都需要在基层落实,致使全民健身在基层呈现“空心化”、“碎片化”和“无序化”状况,社会体育组织的缺乏和力量薄弱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最近,北京市、广东省尝试取消社会组织登记成立需要有业务主管单位的做法,对公益类、慈善类等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的制度改革,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带来了福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政府体育部门要在发展方针、发展目标、政策、经费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和使用、公共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站点建设等方面,都要以广大群众和社会需求为重点和出发点。以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例,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设计理念,长期以来秉持的是以满足举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作为主要功能,为面向社会大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为主要目的而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却很少。由于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行成本和消费水平高,一般普通群众难以承受。因而,平时闲置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维持场馆生存,体育部门只好通过举办商品博览会、汽车展销会和大型文艺表演等进行维持,形成了一方面公共体育设施短缺,另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又被挪作他用的现象发生。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场所和设施、三是组织和人员、四是制度和政策。由于我国体育队伍中长期缺失面向社会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的队伍和人员,各级运动队和业余体校的教练员仅在体育系统内负责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并不对社会大众开展指导和服务。为了建立面向全社会开展体育健身组织和指导服务的公共体育服务队伍,在1993年12月4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作为面向全社会实施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体育制度,至2010年底,各级体育部门已经培训了大约70万人,达到了每万人拥有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但18年来,这样一项惠及全民、全社会的制度,在各级体育部门的工作中却始终摆不上位置,工作进展缓慢,经费投入很少,有的省市甚至是“零投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体育总局在2011年10月9日下发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第16号局长令),作为《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配套文件,还制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颁布了《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表彰办法》等,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立法和发展规划工作,开展评优表彰,以此完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的指导、引导和组织,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方面的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在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的转变中,还需要厘清公共体育服务和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不能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代替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体育部门的基本职责,也是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缺少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全民健身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通过加大公共体育服务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才能使全民健身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对此,我们在思想上还缺乏必要的准备,思想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在落实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普遍存在和面临缺方向、缺思路、缺方法、缺资金和经费、缺场地、缺机制和制度、缺监管、效率低、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现在急需补上公共体育服务这一课,力争使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化、长效化、规范化。各级体育部门应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符合国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要求,完成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加大公共体育服务力度,大量增加公共体育供给,积极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2从“竞技至上体育”向“均衡发展体育”转变
长期以来,受体育部门考核评价机制的影响,形成了竞技体育是硬任务,群众体育、体育产业是软任务的认识误区,形成了“竞技至上体育”的倾向,尤其是奥运项目获得了“超国民待遇”,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向竞技体育、向奥运项目倾斜,使得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缓慢。1995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从总体情况看,《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抓得紧、抓得实。在竞技体育尤其是奥运项目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竞技体育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取得了金牌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振奋了民族精神。但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是由于过度强调竞技体育和金牌,过度夸大金牌的作用,出现脱离国情、省情去追求大而全的现象,把竞技体育发展作为体育部门的主要任务,造成了体育事业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有的地区,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居然花几百万元去引进一名优秀运动员。重引进、轻培养,对“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造成伤害。
二是“竞技至上体育”造成了不良后果。各级体育部门纠结于“金牌战略”,不仅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强调要拿金牌,在一些地区,还延伸扩大到要在全国体育大会、老年人运动会、伤残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等非专业运动员参加的,以参与性、健身性、休闲性为主的运动会上也一味强调要拿金牌,制定夺金指标、设置高奖金。
三是有的体育部门,把体育工作简单地等同于竞技体育、拿金牌,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抓训练、搞竞赛上面,偏离了体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四是从客观上抑制了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进程,使以市场为依托的“职业体育”发展缓慢。由于“奥运战略”的影响,使得各级体育部门把主要精力,包括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放在奥运项目上,致使有很好市场前景的“职业体育”难以形成气候,政府在优质体育资源配置上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市场在政府面前处于“式微”状态。由于把包括足球职业联赛、篮球职业联赛(CBA)等职业化、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的最终评价标准,也以能否进军世界杯、能否进入奥运会,在奥运会上的名次排位上面进行总体评价,即使职业联赛再成功,如果在世界杯或奥运会上没有拿到好成绩,那一切就等于“无”,致使中国职业联赛处于不伦不类、不东不西的尴尬境地,市场之“手”在体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五是体育产业发展迟缓。我国资本市场和服务经济、虚拟经济、休闲经济、民生经济的形成,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我们的精力并没有放在体育产业发展上面,致使体育产业至今还是维持和延续以制造运动服装、鞋、器材等为主体的产业模式,体育资本市场运作和网络体育经济发展迟缓。由于长期缺乏体育产业国际品牌,我国体育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GDP贡献率和整个国际体育产业比重上所占份额很小。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大约为2 22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比重为0.55%。而美国2010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4 41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2.65%,是汽车产业总产值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
“竞技至上”造成的结果,使体育工作呈现不均衡发展局面,竞技体育、奥运体育一家独大,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发展迟缓。我国已经是金牌大国,但却不是体育强国,为什么?因为与世界体育发达国家、体育强国相比,我们在人均占有体育资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体育赛事品牌和体育产品品牌等方面与世界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刘鹏局长曾强调:体育不仅要为国争光,还要为民争利。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早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国体育应从竞技体育“一枝独秀”向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百花齐放”的格局转变,尽快完成体育由“竞技至上”向“均衡发展”转变,通过一系列转变的实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道路。
3从“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
“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将更加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群众的福祉,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注人民群众能否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我国2011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0 000元人民币,折合美元达到了5 000多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按照各国和地区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般规律,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会出现社会矛盾凸显、贫富分化、社会动荡、就业困难、信仰缺失等经济和社会问题,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加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力度,重点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打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安全、平稳、顺利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正确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十分关注这一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目前,物价、住房、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健康、环保等民生话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能否顺利成功解决这些问题,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在这里,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敏感的社会问题,成为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之一,其中体育运动在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方面与食品、卫生、医疗、环保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各级体育部门应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面向大众开展体育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体育服务的“民生体育”作为体育工作重点,实现由“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早在1952年,毛泽东主席就做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确定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宗旨和方向。之后,我们曾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80、90年代“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改变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力争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的各个历史阶段以及现今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重点,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坚持走有中国特色体育道路,实现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为主体的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指导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体育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和指导思想虽然有所侧重,但体育发展以增强人民体质、造福广大群众为宗旨和目的则始终没有改变。但曾几何时,在体育赛事中争锦标、夺冠军成了体育部门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陷入了把提高作为普及的唯一目的误区,形成了一种“锦标体育”主导的惯性思维。有的体育部门甚至把竞技运动成绩过度政治化、政绩化,与体育部门政绩考核联系得太紧,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形成了“锦标体育”一头沉、一边倒的工作模式,对关系人民健康的“民生体育”反而着力不够,因此,有必要加快实现“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的转变。
首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体育发展的核心和重点是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健全人格和心智,始终坚持以人为重、以人为本,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就曾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可以说,迄今为止,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创造社会“新人”的最为经典的论述。毛泽东同志也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由此深刻阐释了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基本途径和手段,还是强心益智、造就“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方法之一。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均表明,体育运动是打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方式,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增强每个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国家、民族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精神等。可见体育运动之于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必要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也是建设民生体育的要义和内核。
其次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民生、关心健康,健康已经上升为一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急剧转型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等,使大多数人尤其是都市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倍增,体育锻炼和休闲时间减少,大多数人口体育运动偏少。加上城市的过度集中、人口的过度密集、“水泥森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均公共体育场地越来越少,这“一增一减”,形成了以城市病、现代病、电脑病、肥胖病等为特征的生活方式疾病,成为新时期影响我国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劳动人口素质提高的最大威胁。因此,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富裕的同时,各类人群却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健康贫困”现象。“健康贫困”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民生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康贫困”给国家、单位和个人、家庭都造成了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对我国不断优化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形成新的威胁,既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又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国家安全。以广受社会关注的青少年身体健康为例,据有关报刊报道,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致使一部分青少年体质大幅下滑、身体素质下降。有报刊报道,在仅仅30分钟的开学仪式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晕倒的情况。早在110年前,梁启超就曾讲过: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民族的大事、国家的大事、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大事。现在青少年体质下降,身体弱、意志薄,多年后,其危害就会显露出来,很容易形成一种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因此,青少年体育问题绝不可轻视、不可掉以轻心,不可等闲视之。做好新时期体育工作,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必须把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民生体育”的起点,放在首要位置,使青少年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青少年学生中形成体育锻炼的风气,这是实现建设体育强国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重视并解决我国社会近几年出现的“健康贫困”现象,消除因“健康贫困”而导致和引发的社会倒退是我们面临的急迫课题。为此,有的社会学家重提“体育回归”,回归其本质、彰显其价值,提出体育始终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健全人格、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宗旨,重申和强调政府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了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利契机,加快“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促进“体育本质回归”、“体育价值回归”。如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健康北京”的宏伟目标,根据北京市财力增长情况,将逐年增加公共体育投入、增加健康投入作为政府部门关心民生、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再次是创新体育工作新思路的需要。从“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必须建立良好而有力的动力机制,否则,群众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工作因缺乏良好的动力支持而流于形式,使良好的愿望和计划落空。因此,我们要创新以建设民生体育为核心的工作思路。我国竞技体育经过50多年的努力,已经从政策、机制、制度到具体措施,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备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而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工作却始终未能够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动力体系。与竞技体育的“精细化”管理相比,我国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群众体育长期处于滞后局面。为此,我们要尽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为主体的“民生体育”激励和考核机制,激发民生体育建设的活力和后劲。为了提高全民健身工作的管理水平,国家体育总局于2011年7月21日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开始对各级体育部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尝试进行考核,以推动“民生体育”建设,发挥政府体育部门在建设“民生体育”方面的主导作用。为此,我们要站在“大民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和审视新时期的体育,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上去审视和规划“十二五”时期的体育事业发展,把基础和重点放到“民生体育”上来,全面履行政府体育部门的职责。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是以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为代表的基层体育。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县市尤其是西部省区的县市财政属于“吃饭财政”,地方体育长期面临缺乏经费、缺乏场地设备、缺乏有力组织的“三缺”难题。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修建的“全民健身路径”,也由于锻炼方法和手段单一,难以满足青少年和体育爱好者的多元化体育爱好及需求。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对策,制定和出台“民生体育”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向基层体育倾斜的政策,做大做实群众体育基础。长期的实践证明,如果只有政府体育部门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自觉参与,全民健身计划就会大打折扣,在有的地方甚至成为一纸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万人同做广播操的“同质化”局面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体育健身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多样化、多选择化。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道路、建设体育强国,必须从基层做起,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建设“金字塔”型体育模式,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体育组织,改变全民健身由政府一家唱“独角戏”的局面。在全民健身、民生体育的发展中,政府和社会如同“船之双桨、鸟之两翼”,缺了那一个都不行。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迟缓,与社会体育组织缺乏、缺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体育部门应在政策、资金、设施等方面给予社会体育组织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曾长期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政府的资金不能用于社会体育组织。其实,社会体育组织是群众体育的细胞、基础。各级政府体育部门要把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和发展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改变传统的严格区分体制内、体制外的思维和工作模式,改变部分地区存在的公共体育资源部门化、利益化倾向,加大体育社会化力度,把建设基层社会体育组织作为主要体育工作之一予以重视,实现体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多样化,把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作为实现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抓手,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体育道路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大力扶持,作为新时期开拓体育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之一,既可以打牢全民健身的社会基础,还可以大量节约、降低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成本。总之,通过从“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的转变,把体育运动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真正使参加科学、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和体育自觉,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4从“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转变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转折的世纪。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全新格局,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世纪崛起,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和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为了推动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适应现代新型社会发展大趋势,我们需要从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未来愿景方面进行发展战略调整和“顶层设计”,实现从“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的转变,大力提倡和推行科学、健康、低碳、绿色、环保的体育健身方式、方法,压缩和限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费用比较高的体育项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体育道路。传统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模式以及消费主义的广泛流行,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社会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考虑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弊端,对以付出超高代价换来的所谓“高品质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反省,对主导当今世界的西方消费主义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温家宝总理最近讲: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面临着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状况。现在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再不重视、再不加强治理,将会成为一大祸患。即使农民有钱了,生活富裕了,但是生活的条件恶劣了,水不能喝,种出来的东西人家不敢买,连自己都不敢吃,那就是更严重的问题。农村的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抓紧治理。有的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幸福的条件应当包括“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健康的社会和绿色的生态”。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跃升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因此,在保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维护良好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这已经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今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也未能置身其外,也不能脱离国情、脱离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盲目发展,因此,体育部门不得不考虑和反思传统体育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考虑我国体育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奋斗目标,重新规划我国体育事业今后的发展出路。根据我国人口多、土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大、人均占有自然和社会资源相对偏少的国情,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从建设良好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大环境出发,大力推行跑步、自行车、轮滑、龙舟、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篮球、排球、足球、健身操、街舞、踢毽、跳绳、风筝、钓鱼、武术、户外运动、登山、健步走等低碳、绿色、环保型体育运动项目,对部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占地多、费用高的“小众”体育项目给以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仅保持适度发展,以避免因其过度发展给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包括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设计规划上也要进行变革,尽量做到节俭办赛,严禁大搞奢华型、豪华型的开、闭幕式,以节约公共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建设环保、绿色、低碳城市和国家,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趋势和方向。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计划于2025年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碳中性城市,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零。市民健身坚持选择户外锻炼,尽量少用跑步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等。为此,尽快实现从“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转变,以顺应国际社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现代体育发展的大潮流。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为宗旨,以体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通过实现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从“竞技至上体育”向“均衡发展体育”转变、从“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从“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转变,以为整个社会提供科学、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为重点,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体育道路,早日实现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