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元
【摘要】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理念的旗帜下,课堂辩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融入课堂,成为一道青绿亮眼的风景:它将听说和读写有机结合;将课堂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有机结合;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经过两年多的思考,乘坐辩论式教学这叶扁舟,向教育源头“漫溯”,初步领略了“青草更青处”的佳境,开辟出课堂教学的又一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芳草地。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式课堂教学的策略有哪些呢?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策略之一:情感诱导,培养学生课堂辩论良好素质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笔者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首先,利用苏秦游说六国、诸葛亮舌战群儒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典故和名著故事,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视频,感受志士仁人的风采,领略雄辩的威力和魅力,引导学生心仪之,意慕之,行效之。其次,组织各种辩论会,提供训练的平台。开始形式可以单一,回合可以少,时间可以短,对抗的烈度可以低,但每次都要总结出亮点,思考出新的突破点。再次,用恰当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辩论,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尝到成功的甜头。最后,定期评选最佳辩手,激励学生勇于展现自我风采,追求更高境界,享受辩论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把儿童不断地带入一个一个的永远没有终结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不断地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策略之二:依托文本,实实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笔者教完《詹天佑》后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同学们,2005年是京张铁路肇建100周年,为了纪念詹天佑,河北省政府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南口火车站准备塑造詹天佑铜像。假如你是设计师,该怎样设计詹天佑的形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形成两种不同意见。
正方:手插口袋,神情自豪,目光欣慰,从容微笑。
反方:手握图纸,神情坚毅,目光坚定,眺望远方。
正方:你看,当时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嘲笑:“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詹天佑心理压力多大呀,他为了这条铁路呕心沥血,甚至冒着死亡的危险。现在京张铁路终于建成了,他怎能不欣慰自豪呢?
反方:请正方注意:本文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既然经济落后,作为爱国的他怎能不感到压力千钧、征途迢迢呢?
正方:“手插口袋,从容微笑”是他对自己杰出才能的自信,让人感到潇洒,感到敬佩;“神情自豪,目光欣慰”流露他的骄傲,可以增强我们民族自豪感。我方设计应是最佳的。
反方:你方设计是有一定道理,但略感肤浅。结合文本提供的国内外环境,微笑、自豪是暂时的,卧薪尝胆,再接再厉,振兴铁路,复兴中华,才是詹天佑的执著追求……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两种观点在碰撞,两种思想在交流。经过师生评审团讨论的结果是:反方更让人信服,获得胜利。正方少数学生不服气,当晚还偷偷地上网查看了南口火车站的詹天佑铜像,果不其然,心服口服。
策略之三:恰当选题,诱发学生参与课堂辩论的兴趣
首先,选择教学重、难点为辩题。把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作为辩题,利于课堂结构的最佳组合以及课文内容的合理安排,使一节课的高峰期处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之中。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可以这样设计辩题“扫路老人的工作累不累?苦不苦?”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共识:老人以苦为乐,工作是苦的,但是生活是甜的。其次,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辩题。如笔者在教学《惊弓之鸟》一文后出示了一则报道:“本报讯:昨日一大雁飞经魏国,魏国著名射手更羸竟然不用箭就将大雁活活‘射死。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准备上诉,状告更羸伤害野生动物。”接着笔者把学生分成“原告”和“被告”进行辩论,学生立即投入到设定的角色中。经过一番较量,大多数学生认为大雁的死不能完全归罪于更羸,跟以前射伤大雁的猎人有关,跟它的同伴有关,跟自己的心理素质有关……整场辩论有理有据,高潮迭起。再次,选择中性的内容为辩题。例如学习《半截蜡烛》一课,笔者设计的辩题是“最大的功臣会不会是杰奎琳?”;学习《赤壁之战》一课,笔者设计的辩题是:“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两个辩题都是在“会不会”、“该不该”三个字上下功夫,通过文字修饰使辩题趋于中性。这样双方辩手不仅有可辩之处,而且精彩纷呈。
虽然辩论式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现如画的愿景,但实践过程任重道远。徐志摩诗云:“寻梦,撑一枝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教育的佳境,笔者虽领略一隅,但还要不断探寻,保持“漫溯”的耐心和兴致。笔者坚信,会有那么一天,将“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