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随着电视剧《知青》的热播,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久违的人或事再一次成为话题。持续十多年、涉及1700万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
在国家领导人中,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李源潮和张德江都有过知青经历,而在100名省级正职官员中,近半的人也曾做过知青。从城市到边远农村,历经艰苦磨练是他们共同的记忆。这一段经历又为他们的执政风格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曾在陕北插队落户的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如是写道。
《看天下》2012年第六期:知青一代中的领导人
日前,街道办事处的去留又成为新一轮改革的焦点。严格意义上,街道办算不得一级政府的架构,但是街道办却承载着“民间自治”的价值,它的“含金量”之别在于,梳理政府是至高无上的管理人民的一切事务,还是作为被纳税人雇佣的“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机构?
事实上,是撤销抑或是保留街道办,都不是问题的核心,从政府管理职能的角度考虑,从“大政府,小社会”逐渐向“大社会,小政府”方向转变,是当前政府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即还权于民,让人民真真正正地参与到政治领域中来。
《决策探索》2012年第9期:街道办何去何从?
为了遏制贪腐,也为了自证清白与廉洁,官员需定期向社会公布自己所拥有的财产,并说明其来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把反腐利剑,被人们称为“阳光法案”。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要求官员在任职之初、任职期间的某些固定时期以及离任后的一定期限内,申报属于自己及其配偶、子女等财产,接受民众的监督。
通过对官员财产的及时掌握,不仅可以提升官员群体财产的透明度,促使整个社会监督、管理机制效率的彻底改观,有利于节省制度监管成本和经济运行成本,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重塑,同时也可以极大增强官员的公信力。因而,这实在是一剂比任何标语口号、警言告诫、空洞说教等花拳绣腿式做法都有效百倍的反腐良药。
《蓝盾》2012年第5期:有些官员收入为何见不得阳光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2011年起,一句响彻全国的口号成为各地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共识。山西、河北、广东、湖北、新疆、甘肃等众多省份相继掀起新一轮的干部“上山下乡”运动。
从前下乡的重点在基础设施,兼顾产业开发。如今,工作的重点已转向帮低收入农民增收。如今,农村依旧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成为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而对于新时期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新“上山下乡”将是一次更为严峻的考验。
《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24期 :干部下乡潮
贫困县这顶帽子,有人认为不光彩,有的地方却争着戴,戴了也不愿摘,有的地方想方设法脱贫致富,有的地方情愿压低发展速度。真贫还是装贫,帽子戴还是不戴,发展还是不发展,这些悖论的后面,无不闪现着政绩的魅影,以及“官念”的无奈与纠结。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曾表示,任职最后一年要做好5件难事,其中便有“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由此足见扶贫任务的难和重。怎样求解?这考验着顶层设计的智慧和管理者的决心。
《廉政瞭望》2012年第9期:贫困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