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琴,王书南,周子皓
(1.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7;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自从1955年首支地层测试器投入商业化应用以来,地层测试与流体取样技术经历了多个重要发展时期。钱伯斯1942年在一项美国专利中陈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直接获取地层流体样品及测量地层压力等地质参数来评价储层的油气产能。”[1]地层测试流体取样方法用电缆或钻具等传输工具将压力计和取样筒下到井内,直接测量地层压力、采集有代表性的地层流体样品,并在取样过程中实时监测和分析井下流体的性质,所获得的压力和流体性质等数据都是地层的直接地质参数。目前已经开发出适用于裸眼井、套管井、高温高压小井眼等各种井眼条件以及电缆传输、挠性管传输及钻具传输等不同传输方式的地层测试器,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钱伯斯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一种用于地层流体取样的装置的发明专利[1]。1955年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首支电缆地层测试器FT(Formation Tester)在墨西哥湾投入商业应用,其主要功能是在射孔后抽取地层流体样品。阿特拉斯公司于1960年也推出了功能相同的地层流体取样器FFS(Formation Fluid Sampler)。随后,斯伦贝谢公司开发出用于套管井地层测试的地层间隔测试器FIT(Formation Interval Tester),这一时期产品的主要缺点是压力测量数据的精度低、获取的样品受污染程度高。
1959年海德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可起出的连续压力测试装置的专利[2]。1974年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的重复式电缆地层测试器RFT(Repeat Formation Tester),该仪器增加了预测压室,可进行多点重复式压力测量,增加了石英压力传感器。阿特拉斯公司1975年推出多次地层测试器FMT(Formation Multi-Tester)、吉尔哈特公司1976年推出选择式地层测试器SFT(Select Formation Tester)、哈里伯顿公司1986年推出顺序地层测试器SFTT(Sequential Formation Tester)、李维斯公司于1990年推出重复式地层取样器RFS(Repeat Formation Sampler)。
为满足高温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条件下的油气评价需求,2002年李维斯公司研制出小直径过钻头重复式地层测试器MFT(Compact Formation Pressure Tester)。该仪器的外径为61mm,能通过最小内径64mm的井眼缩径。自2005年威德福公司收购李维斯公司以来,对MFT进行了改进,目前其温度压力指标已达到135℃和103MPa[3]。2007年哈里伯顿公司研制的温度压力指标分别为204℃和172MPa、仪器外径79.4mm的高温高压小直径重复式电缆地层测试器 HSFT(Hostile Sequential Formation Tester)投入应用,该仪器适用最小井眼直径为101.6mm。HSFT包括2个容积为3785cm3的耐硫化氢取样瓶,流体取样速度通过气垫或流体垫控制,自清洁防砂筛网防止探头堵塞。
为降低钻机占用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斯伦贝谢公司于2005年推出可挂接快测平台EP(Express Platform)的电缆快速地层测试器PressureXpress。在此基础上,2012年初又推出了温度压力指标分别为232℃和138MPa的耐高温快速地层测试器(PressureXpress-HT)。
由于重复式地层测试器不具备泵出和管线流体检测能力,所取样品包含大量泥浆滤液,取样代表性差。为解决此问题,斯伦贝谢公司研制出首支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MDT(Modul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并于1989年投入商业化应用[4]。1991年斯伦贝谢公司为MDT开发出光学流体分析模块OFA(Optical Fluid Analyzer),通过光学传感器对井下流体样品受污染程度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所采集的样品品质;2001年开发出原状储层压力下的实时流体分析模块LFA(Live Fluid Analyzer);2004年开发出流体组分分析模块CFA(Composition Fluid Analyzer);2006年研制出集成了多种探测器的组合式井下流体分析模块IFA(InSitu Fluid Analyzer)。斯伦贝谢公司在原MDT基础上经过技术改进,于2012年初推出具有超强抗冲击震动能力的增强型电缆地层测试器(MDT Forte)以及温度压力指标分别为204℃、207MPa耐高温增强型电缆地层测试器(MDT Forte-HT)。
与MDT功能相同的其他产品主要包括贝克休斯公司1995年推出的油藏特性仪RCI(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Instrument)和哈里伯顿公司1998年推出的油藏描述仪RDT(Reservoir Description Tool)。2000年贝克休斯公司开发出与RCI配套使用的光学流体分析模块(SampleView),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开发出组合式流体分析模块IFX(In-Situ Fluids eXplorer)。哈里伯顿公司于2002年推出与RDT配套的核磁共振实验室模块MRILab,成功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井下流体分析。上述MDT、RCI和RDT这3种模块式电缆地层测试器的性能和配置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7类功能模块:电源/遥测模块、液压动力模块、探测器模块(包括单-双探测器模块和双封隔器模块)、泵出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取样模块和井下流体分析模块等,这些模块都可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和作业要求灵活配置。
当井眼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裸眼井地层测试或钻杆测试时,能够在套管井中采集流体样品并进行压力测试就显得极为重要。斯伦贝谢公司和美国天然气技术研究所GTI(Gas Technology Institute)合作开发的套管井动态测试器CHDT(Cased Hole Dynamics Tester)于2000年投入商业化应用。该仪器的温度压力指标分别为177℃和138MPa,一次下井可以钻穿套管、测量储层压力、采集流体样品并对测试钻孔进行封堵[5-6]。
电缆地层测试不仅占用钻机时间较长,在测试过程中因泥浆不循环可能导致仪器粘卡等风险,而且对于大斜度井、水平井、大位移井还存在仪器下入困难等问题。为此,探路者能源服务公司于2001年推出首支随钻地层测试器DFT(Drilling Formation Tester)。其他公司也先后开发出同类产品,即哈里伯顿公司的随钻地层测试器GeoTap(2002年)、贝克休斯公司的随钻地层测试器TesTrak(2003年)和斯伦贝谢公司的随钻地层测试器StethoScope(2003年)。上述产品在钻井作业暂停期间测量动态地层压力数据,但不具备随钻流体取样和分析功能。2009年哈里伯顿公司研制的首支随钻地层流体识别和采样仪GeoTap IDS(Fluid Identification and Sampling Sensor)完成了标准井试验,并于2010年3月在北海进行了现场试验[7]。GeoTap IDS的温度压力指标分别为150℃和172MPa,预测试容积为100cm3,单相取样筒容积为1000cm3。一次作业最多可配置3个取样筒模块,每个取样模块有5个样品室。2010年贝克休斯公司研制出随钻流体分析与取样模块FAS(Formation Fluid and Analysis Tool),该模块提供压力、温度、密度、黏度和声速等流体特征参数,单相取样筒容积为400cm3。2011年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随钻地层取样模块样机进入现场试验阶段[8]。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各大油田先后从国外引进了重复式电缆地层测试器。1992年斯伦贝谢公司的MDT作为Maxis-500测井系统的配套仪器在国内开展技术服务[9]。
2003年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下同)研制出地层测试评价仪FET(Formation Evaluation Tool),该仪器具有模块式地层测试器的基本功能。2006年中海油服推出了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FCT(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Tool)。FCT的外径为120mm,温度压力指标分别为177℃和140MPa,包括电子线路模块、液压动力模块、反向注入模块、数字泵抽模块等,具有压力测试和取样功能[10]。2009年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完成了SDC-I型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研制和现场试验,该仪器提供随钻压力和温度测量[11]。2012年1月,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完成了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系统FDT(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基本型样机研制及标准井试验。国外与国内地层测试与井下流体分析技术发展进程见图1。
图1 地层测试与井下流体分析技术发展鱼骨图
在井下流体分析技术推出之前,通常是将井下流体样品送到远离井场的地面实验室进行分析,这种耗时费力的方法对早期的勘探开发决策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不经过分析就取到地面的流体样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泥浆滤液的污染,样品品质得不到保证。井下流体识别分析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技术可以在流体泵抽期间确定样品的黏度和气油比(GOR)等重要参数,在原状地层条件下分析井下流体样品,直接识别流体的性质,验证地层流体的性质,提高了取样的代表性和成功率。
2.1.1 光学流体分析技术
在探测器模块中的流体电阻率测量装置提供了在较大范围内测量流体电阻率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特别在油基钻井液中,则需要通过光学技术识别管线中流体的性质。斯伦贝谢公司道尔研究中心电缆地层测试器项目组的技术负责人奥利弗·穆林斯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开发出井下光学流体分析模块OFA。该模块用近红外光谱吸收测定法区分油和水,通过不同角度的反射测量结果探测天然气[12]。
在OFA基础上,斯伦贝谢公司开发出原状储层压力下的实时流体分析模块LFA。该模块中有1个10道光谱分析仪,每道与不同的光谱波长相对应,不同的波长对应于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波长范围内的测量光谱,每道的输出表示光密度,提供确定地层流体含水量与组分的光谱信息。其中特定的近红外波长用来确定原油中的水基泥浆滤液的百分比,或地层水中的油基泥浆滤液的百分比;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波长的一定范围被用于确定油中的油基泥浆滤液的百分比。LFA模块利用在高于泡点压力上测量的甲烷含量和烃含量数据,计算地层流体的气油比(GOR)[13]。
在流体组分分析模块CFA中设置了荧光探测器和光谱仪,以流体的光吸收和荧光分析为基础,识别样品中的甲烷、轻质烃、重质烃、二氧化碳和水等组分。如果液体从气相中析出,荧光探测器就能够检测到,因为形成的露水使荧光水平上升。因此,荧光探测器能保证流管压力高于露点,从而保证气相流体呈单相态。与LFA模块相比,CFA模块中的光谱仪增大了光密度道的宽度,以保证在峰值处测量甲烷(C1)、乙烷到戊烷组(C2到 C5)、重烃分子()、二氧化碳、水的光密度,定量测量其浓度[14]。
为解决复杂储层流体识别问题,在原流体光学识别分析技术基础上,斯伦贝谢公司为MDT开发了一个功能更完善、能定量分析储层流体特性的组合式井下流体分析模块IFA。该模块包括滤波阵列光谱仪、荧光探测器、光栅光谱仪等光学测量装置以及压力/温度传感器、电阻率探头、密度-黏度传感器等探测器组件(见图2)[15]。提供的测量参数包括流体组分、气油比(GOR)和含水量、色度、地层水pH值、流体密度、流管压力和温度、地层水矿化度等。在原有的滤波器阵列光谱计基础上,IFA模块增加了一个用来补偿近红外光谱中地层流体吸收光谱测量数据的光栅光谱计,这些补偿测量数据使井下光学分析技术对烃的测量范围从原来的4个碳组扩大到5个,提高了定量分析储层流体组分的精度和可靠性。IFA在井下同时使用多个不同类型的光谱仪对流体进行分析,减小了对多个独立分析模块的需求。一组不同类型的光谱仪使用同一个光源,增加了可用信道的数量及整个系统测量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引入参考光信号的测量数据补偿由于井下高温引起的测量光信号的光学增益偏移[15-18]。
图2 斯伦贝谢公司井下流体分析传感器组合[15]
井下高压环境对流体分析模块中的光学硬件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与流体接触的光学窗等器件的密封性下降,从而影响到与流体分析相关联的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为此,斯伦贝谢公司设计了将光学窗与高压流体隔离的抛光外密封面,并在各光学窗与空腔之间的环内设置O型密封圈和聚醚醚酮(PEEK)树脂垫圈等方法,使光学流体分析模块中的光学器件的耐压指标提高到206MPa[19]。
贝克休斯公司以洛克·迪弗吉奥为首的研究团队为RCI开发的组合式井下流体分析模块IFX包括19道近红外光谱仪、连续折射率计和5道荧光光谱仪等光学测量组件以及音叉和声波换能器等声学传感器组件,用于识别地层流体类型、实时监测样品的污染程度及量化油气成分。IFX用紫外线灯作为光源,测量烃的荧光光谱,以确定烃的类型和流体组分。该模块还测量从可见光到中红外流体吸收光谱,并根据分子振动频谱方法推导出的化学成分差异估算样品受钻井泥浆污染的程度。虽然都是利用2个波长计算气油比(GOR),但与斯伦贝谢公司的方法不同的是,贝克休斯公司利用的2个波长都是在甲烷的单个光谱峰值附近,而且其气油比(GOR)的计算公式是基于甲烷与脱气原油的合成混合物[20-22]。流体样品中存在的固体颗粒物如砂粒以及气泡等会产生光反射,从而影响到吸收光谱测量结果。由于油、气、水的光折射率差别较大,通过测量光折射率,容易将它们区别开。与IFA模块中使用的8道临界角光折射计不同,IFX模块采用基于界面技术的连续光折射计和衰减反射光谱仪,通过测量透明窗口与流体之间的界面反射光确定流体的折射率,测量数据受流体中的气泡及颗粒影响较小[23]。
2.1.2 声学流体分析技术
斯伦贝谢公司为IFA模块设计的振动弦黏度计将流体管线中的导线与交流电源相连,在磁场中以共振频率振动,当从地层中抽出的流体样品流过导线时会产生振动阻尼,阻尼值的大小与流体黏度有关,由此推算出流体的密度和黏度值[24]。
贝克休斯公司将前面提到的音叉和声波换能器等声学传感器用于组合式井下流体分析模块IFX中(见图3)。该模块根据音叉的机械谐振器测量数据及相应的化学计量公式估算地层流体的密度、黏度、介电常数及电阻率等参数的方法,通过测量机械谐振器在其谐振频率附近相对于谐振器频率的阻抗频谱,采用非线性最小平方拟合算法,将测量数据转换成地层流体的密度、黏度、介电常数和电阻率等参数[25]。另外,根据流体密度及声速测量数据推算流体性质的方法,利用声波换能器发出的声信号测量流体的声波信号传播时间,确定流体密度和声速,由此计算流体的压缩率、热传导率及气油比(GOR)等特性参数,并根据从无响应到低响应变化的声波信号强度检测流体中的气体含量[26]。
图3 贝克休斯公司井下流体分析声学传感器
2.1.3 核磁共振流体分析技术
各种流体在黏度、扩散系数以及核磁共振特性上均存有差异,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技术就是利用这些特性差异识别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哈里伯顿公司为RDT开发的井下核磁共振实验室(MRIL-ab®)工作频率为4MHz,信噪比和运行速度接近地面实验室设备(见图4)[27]。在原状地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量流管内流体的含氢指数、弛豫时间T1和T2谱分析、扩散系数及流体电容等,为识别原状地层流体与油基泥浆滤液提供精确的流体数据,测量烃的黏度[27]。
图4 哈里伯顿公司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磁体组件[27]
MRILab®采用围绕流管排列的8片磁体组件构成的环形磁体,由于没有设计贯穿线,影响到与其他模块的灵活组合方式。另外在对流体进行扩散测量时要求流管中的流体处于静止状态,即不能连续测量流体的核磁共振响应特征。为解决该问题,斯伦贝谢公司在文献[28]中公开了一种带贯穿线的耐高温高压的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装置,该装置的磁体组件包括2个沿第一流管横切面方向磁化的平行磁板(磁体)和高导磁性外壳。流管为耐高温高压性能的材料,磁板为永磁材料。在磁板的两侧放置导磁性金属板(磁极片)使磁场均匀。外部脉冲场梯度线圈产生的静磁场分量穿透非磁性的金属流管(见图5)[28]。该装置可连续测量流体核磁共振响应特性,包括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的多维分布函数和分子扩散系数,由分布函数计算出氢及其他核磁共振敏感物质的自旋密度,并根据电路的品质因素Q测量值推算流体的视电导率。
图5 斯伦贝谢公司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磁体组件
2.1.4 井下流体分析器校准技术
为保证井下流体分析器的测量精度,斯伦贝谢公司提出在地层测试器取样前后对井下流体分析模块进行实时校准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地面条件下测量校准流体,并在地面将校准流体储存在地层测试器的流管或样品室中。当地层测试器下到井下目的层后,将校准流体泵入流体分析器中,测量校准流体的特征值,并生成校准值。然后对地层流体进行取样,井下流体分析器对地层流体进行分析,并根据校准值确定地层流体特性[29]。
2.2.1 聚焦取样技术
在油基泥浆钻井条件下获取有代表性的地层流体样品需要延长泵排时间,由此会加大仪器粘卡风险。斯伦贝谢公司研制出一种聚焦型探测器,该探测器由1个封隔器密封件将流体取样区与井眼隔离开,在中心取样区域外面还环绕了1圈圆柱形屏蔽探头;第2个封隔器密封将屏蔽吸入口与中心取样口隔离开,中心取样区与外围的屏蔽取样区分别与取样流管和屏蔽流管相连。这种独特的聚焦采样方法,确保在采样初期将钻井泥浆滤液隔离,使纯净的储层流体与被污染的流体分开,分别泵入不同的流管[30]。聚焦采样技术在提高地层流体取样速度、降低泥浆滤液污染程度、减少作业时间和仪器粘卡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对于碳酸盐岩地层、砂岩薄层和天然裂缝性储层,地层压力测试和流体采样面临的问题是油藏的非均质性及不能保证探头的密封性。为此,哈里伯顿公司开发出一种椭圆形探测器[31]。该探测器在取样过程中形成2个流动区域,其中内探针被1个护卫环包围住,可以排除大多数污染物,使内探针保持很低的污染度。这种改进的设计可以扩大低流动性(薄层或低渗透性)储层、裂缝性储层和非均质储层流体采样和压力测试范围。通过椭圆形设计可以增加采样区域,实现类似于膨胀式双封隔器探测器的垂直密封,同时还具有常规探测器的灵活操控性。椭圆形探测器的密封性和聚焦效果使抽取的流体受污染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减少了泵出时间,与标准探头相比缩短了取样过程。
2.2.2 低冲击取样技术
用地层测试器的常规井下流体取样筒取样时,因其内部压力接近于大气压,当打开取样瓶顶部阀门开始取样时,流管压力急速下降,从而导致流体发生相分离,使采集的样品失去意义。低冲击取样是指在将地层流体采集到样品室或取样瓶时,流管压力保持不变。
斯伦贝谢公司为MDT开发的低冲击取样技术中,其样品室和取样筒是一个顶部有阀门、底部开口的圆筒。当泵出模块将抽取的地层流体排放到井眼中时,圆筒顶部的阀门关闭,此时活塞位于圆筒内的顶部,活塞下面充满了水。由于圆筒底部开口,圆筒中水的压力等于井眼的静水压力。当开始取样时,圆筒顶部阀门打开,流管中的流体流入取样瓶,流体向下推动活塞,将活塞下面的水排入井眼。在打开阀门向取样瓶流入流体的过程中,流管压力保持不变[32]。同样地,贝克休斯公司和哈里伯顿公司分别为RCI和RDT开发的“零冲击”取样技术也能达到保持流管压力不变的目的。
2.2.3 样品压力保持技术
当地层流体样品从高温的井下环境中取回到地面后,因温度变化使样品体积收缩。如果样品体积不变,则样品压力相应会降低,导致样品发生相分离,这会严重影响到样品的质量和地层流体压力—体积—温度(PVT)关系分析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对油气产能的误判。为此,开发了各种增压技术使地层流体样品在取回到地面时将压力维持在原状地层压力状态。目前常用的增压方法是通过泵或气垫等方法完成。用泵增压的方法是通过高压气体提供动力的液压驱动活塞对地层流体增压,使流体在温度下降后将压力增加至泡点压力以上,补偿样品预期的压力损失,这种方法受泵容积的限制;气垫增压方法是在取样筒内部设计了2个浮式活塞,在2个活塞中间或1个活塞后面预先充入103MPa左右的高压气体(如氮气),当样品从井下取到地层后,因温度下降导致取样瓶内部压力下降时,活塞间的氮气膨胀,向样品传递的压力补偿地面的压力降,从而保证取样瓶中的样品在地面仍保持单相态[33]。贝克休斯公司RCI中的单相取样筒就是采用气垫法保持样品压力的,但该方法需谨慎操作。
贝克休斯公司还提出一种利用能量存储介质对地层流体样品增压的方法相对安全地解决样品压力保持的问题。该方法在地面预先将可压缩能量存储介质(如液体或气体)增压至相对安全的初始压力,随着地层测试器下入井眼中,能量存储介质利用流体静压力进行增压,当所取样品到地面后压力下降时,压力存储介质通过压力连通器件将存储的压力施加给样品室中的样品,使其压力得到保持[34]。
与传统技术相比,随钻地层压力测试获取的原始地层压力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地层的真实压力状况,作业者据此可及时调整钻井方案,如泥浆比重、钻速、钻压等,规避作业风险。因此,目前地层测试与井下流体取样分析技术研究重点正转向随钻压力测试与流体分析取样。随钻地层测试与取样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钻铤的强冲击振动、钻柱的巨大扭力、井下大的流体静压力、泥浆中的钻屑磨蚀及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条件。为此,在现有电缆测井技术基础上,对置于钻铤有限空间中的压力测试与流体分析工具进行了全新设计,主要创新技术包括随钻快速地层压力测试技术、井下流体泵控制技术、用于隔离冲击振动及井下应力的减震技术、提供模块之间流体通路和电气通路的模块连接方法等[35-38]。
已推出的随钻地层测试器只提供动态地层压力测试,其中,DFT采用1对膨胀式双封隔器;GeoTap、TesTrak和StethoScope都采用了极板式探头设计,与极板相对的定位活塞确保探头与地层接触良好。在压力测量期间,双封隔器或极板上的密封环使探头周围的流体流动降至最低,每次测试可获得压力和流体流动度等数据。
哈里伯顿公司投入商业化应用的随钻地层流体识别和采样仪GeoTap IDS采用椭圆形极板探头设计,提高了采样速度和探头与井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井下流体传感器提供流体密度、压缩性、电阻率、介电常数及泡点等流体特征测量,用于实时流体组分识别及受泥浆滤液污染程度监测[39-40]。
(1)以斯伦贝谢公司光学流体分析技术为代表的流体识别技术通过监测地层流体样品受钻井泥浆滤液污染程度,确保采集到有代表性地层流体样品,同时还提供流体物性参数,有效表征储层流体特性。
(2)由常规的温度、压力和电阻率及光、声、核磁共振等多种传感器构成的组合型井下流体分析器增加了测量参数,减少了模块配置数量;光学硬件密封性加工工艺及特殊材料的应用提高了光学分析器的耐压性能;流体分析器井下校准技术提高了流体识别分析的精度。
(3)聚焦取样与低冲击取样技术相结合,在提高作业时效的同时保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低污染样品;样品压力保持技术使井下样品在取回到地面后维持在原状地层压力状态,避免发生相分离。这些关键技术为地面实验室流体样品的PVT关系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4)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已经达到电缆测井的技术水平。多种随钻流体分析方法,如温度、压力、声速和核磁共振等已达到商业化应用水平,随钻光学流体分析方法正在试验过程中。
在技术引进、合作或自主研发基础上,国内已经研制出与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的电缆地层测试器和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建议开展适应高温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电缆地层测试器及光、声、电、核磁共振等综合性井下流体分析方法的研究,实现各功能模块的标准化尺寸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提高整体的集成化程度,实现与现有国产测井系统的多样性组合,提高测井作业效率。
[1]Lawrence Chambers.Apparatus for Sampling Formation Fluids:US,US2418500[P].1947-04-08.
[2]Walt Hyde.Continuous Retrievable Testing Apparatus:US,US3111169[P].1963-11-19.
[3]Piber M,Ash S C.Hemsing J,Kuchinski R S.Acquiring Formation Pressure Measurements in Challenging Borehole Conditions[C]∥2011SPE/IADC Drill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2011,SPE/IADC 140249.
[4]Thomas Zimmerman,Julian Pop,Joseph Perkins.Down Hole Tool for Determination of Formation Properties:US,US4860581[P].1989-08-029.
[5]Thomas Mac Dougall,Andrew Kurkjian,Miles Jaroska.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mpling an Earth Formation Through a Cased Borehole:US,US5692565[P].1997-12-02.
[6]Lannie Dietle,Manmohan Kalsi.Multiple Test Cased Hole Formation Tester with In-line Perforation,Sampling and Hole Resealing Means:US,US5765637[P].1998-06-16.
[7]Mark Proett,Sami Eyuboglu,Jim Wilson, Tommy Solbakk.New Sampling and Testing-While-Drilling Technology:A Safe,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C]∥2011SPE/IADC Drill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2011,SPE/IADC140337.
[8]Stephen Prensky.Recent Developments in Well Logging and Formation Evaluation[J].World Oil,2012,233(6):79-84.
[9]陆大卫,宁从前.MDT测井技术在我国陆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03,8(1):58-66.
[10]周明高,刘书民,冯永仁,等.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FCT)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测井技术,2008,32(1):72-75.
[11]赵志学,韩玉安,高翔,等.SDC-I型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J].石油机械,2011,39(2):52-54.
[12]Oliver Mullins.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Gas-oil Ratio in a Geological Form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Spectroscopy:US,US5939717[P].1999-08-17.
[13]Oliver Mullins,Toru Terabayashi,Kazuyoshi Kegasawa,et al.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ownhole Fluids Analysis:US,US6476384[P].2002-11-05.
[14]Chengli Dong,Peter Hegeman,Oliver Mullins,et al.Determining Fluid Properties From a Fluid Analyser:US,US6956204[P].2005-10-18.
[15]Stephane Vannuffelen,Kentaro Indo,Go Fujisawa,et al.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hole Spectral Analysis of Fluids:US,US7336356[P].2008-02-26.
[16]Bhavani Raghuraman,Kristofer Gunnar Paso, Neil William Bostrom.Enhanced Downhole Fluid Analysis:US,US7637151[P].2009-12-29.
[17]Kai Hsu,Peter Hegeman,Chengli Dong,et al.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Contamination Levels in a Formation Fluid:US,US7711488[P].2010-05-04.
[18]Go Fujisawa,Richard Jackson,Stephane Vannuffelen,et al.Reservoir Fluid Characterization with a New-generation Downhole Fluid Analysis Tool[C]∥2008SPWLA 49th Annual Logging Symposium,2008,paper KK.
[19]Toru Terabayashi,Tsuoshi Yanase.High Pressure Optical Cell for a Downhole Optical Fluid Analyzer:US,US2007108378[P].2007-05-17.
[20]Rocco DiFoggio,Arnold Walkow,Paul Bergren,et al.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ownhole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US,US7084392[P].2006-08-01.
[21]Rocco DiFoggio.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hole Quantification of Methane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US,US7173239[P].2007-02-06.
[22]Rocco DiFoggio.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 Property of a Fluid Downhole:US,US7595876[P].2009-09-29.
[23]Rocco DiFoggio,Aagus Simpson.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Filtrate Contamination in Formation Fluid Samples Using Refractive Index: US,US7445934[P].2008-11-04.
[24]Madhavan Raghu,Hatori Yu,Nishida Mami,et al.Vibrating Wire Viscometers:US,US2011023587[P].2011-02-03.
[25]Rocco DiFoggio,Peter Reittinger.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mometric Estimations of Fluid Density,Viscosity,Dielectric Constant,and Resistivity from Mechanical Resonator Data:US,US7317989[P].2008-01-08.
[26]Rocco DiFoggio,Yao Weimin.Acoustic Fluid Analyzer:US,US7523640[P].2009-04-28.
[27]Manfred Prammer,John Bouton,Peter Masak,Earle Drack.Magnetic Resonance Fluid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US,US6737864[P].2004-05-04.
[28]Robert Freedman,Krishnamurthy Ganesan,Douglas Grant.High Pressure/High Temperature Magnetic Resonance Tool:US,US7683613[P].2010-03-23.
[29]Chengli Dong,Ricardo Vasques,Michael Okeefe,et al.Methods of Calibrating a Fluid Analyzer for Use in a Wellbore:WO,WO2009009409[P].2009-01-15.
[30]Raymond Nold III,Alexander Zazovsky,Steve Ervin,et al.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ation Evaluation:US,US7458419[P].2008-12-02.
[31]Philip Edmund Fox,Michael Shade,Gregory Gilbert,Mark Proett.Formation Testing and Sam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US,US7128144[P].2006-10-31.
[32]Jonathan Brown,Victor Bolze.Sample Chamber with Dead Volume Flushing:US,US6467544[P].2002-10-22.
[33]Houman Shammai,John Michaels,James Cernosek,et al.Single Phase Sampling Mechanism and Procedure:US,US7621325[P].2009-11-24.
[34]Michael Shammai,Francisco Galvan Sanchez,Harry Wade Bullock.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Energy and Multiplying Force to Pressurize a Downhole Fluid Sample:US,US7258167[P].2007-08-21.
[35]Alexander Zazovsky.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Pore Pressure Measurement During Drilling Operations:US,US7331223[P].2008-02-19.
[36]Reinhart Ciglenec,Steven Villareal,Albert Hoefel,et al.Pump Control for Formation Testing: US,US7594541[P].2009-09-29.
[37]Ashers Partouche.Modular Connector and Method:US,US7913774[P].2011-03-29.
[38]Steven Villareal,Reinhart Ciglenec,Michael Stucker,Khanh Duong.Formation Evaluation While Drilling:US,US8118097[P].2012-02-21.
[39]Mark Proett,David Welshans,Kris Sherrill,et al.Formation Testing Goes Back to the Future[C]∥ SPWLA 51st Annual Symposium,2010,paper QQQ.
[40]Anthony van Zuilekom,Chi-Huang Michael Chang,Sue-Lee Luo Chang,et al.Formation Tester Tool Seal Pad:US,US7584655[P].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