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涌水量预测及地下水负效应环境评价

2012-09-18 07:23杜锦婷
地下水 2012年2期
关键词:杂谷负效应涌水量

杜锦婷,李 晓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该隧道位于分水岭处,为熊猫栖息地的迁徙通道,进口里程为 DK288+590,高程3 397m,出口里程为 DK304+900,高程3365m,隧道全长16 310m,最大埋深约822m。

研究区属于高山地貌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高程在3000~4 000m之间,相对高程在500m以内。沟谷纵横,河谷一般较平缓,并且沟谷宽阔,各沟谷多为冰川U谷。

研究区气候为高原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以寒冷和半干燥为其基本特征,四季不分明,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春秋相连,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6℃~10℃,雨量较充沛,年均降雨量760 mm左右。

1 研究区地质构造条件

1.1 地层岩性

该隧道通过地层为三叠系上统新都桥组(T3xn)、侏倭组(T3zh)、中下统杂谷脑组上段(T1-2z2)和第四系(Q4),以板岩、砂岩为主。

1.2 地质构造

隧道穿越区主要有推覆体构造、F1断层,F10断层和F24断层。

推覆体(图1):东西宽约5~10 km,南北长约27 km,面积约160 km,呈北北东向延伸,伴生断裂不发育。

F1断层:呈北北东向延伸,为略向南东方向突出的弧形断裂,长约35 km,断面倾向西或北西西。上盘地层为杂谷脑变质砂岩及侏倭组砂板岩、下二叠统三道桥组角砾状灰岩及下三叠系菠茨沟组杂色层。倾向270°~300°―35°~50°,下盘地层为杂谷脑组及侏倭组,倾向120°~140°,倾角40°~60°。

图1 推覆体形态

F10断层:为一走向北西的平推断层,北盘西移,南盘东移,横向切断所有褶曲及断层,断层两盘岩层明显错位,走向上不能连接。破碎带宽0.5~1m,两侧挤压、牵引、挠曲明显,节理裂隙发育。断层走向N60°~75°W,倾向北东,倾角60°~80°。

F24断层:为一走向近南北,倾向东的逆断层,断层呈直线状沟槽、对头沟、垭口等负地形,走向 N0~12°E,倾向南东,倾角 60°~80°。

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2.1 地下水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残坡积粘土、河谷砂卵砾石层及河漫滩内。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杂谷脑组(T1-2z2)和侏倭组(T3zh)地层基岩裂隙中,岩性主要为中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极少量板岩,属于弱富水区域。

构造裂隙水:该隧道基本与推覆体向斜构造轴部一致,且有多条断裂,故构造裂隙水丰富,属于强富水区域,对隧道影响大。

2.2 地下水补给排特征

研究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区内坡陡谷深,砂岩、板岩透水性弱,主要转化为地表径流,部分通过裂隙、断层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其余汇入河谷、冲沟,部分出露地表形成泉。

2.3 水化学特征

对隧道周边地区进行调查研究,采集研究区内泉水3件和地表水4件,共7件样品(表1),从表1可知,地表水主要为 HCO3- Ca,泉水主要为 HCO3-Ca·Mg。

表1 水样水化学简表

3 研究区涌水量预测

3.1 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1-8]

结合隧道资料、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等,本隧道涌水量计算采用地下径流模数法。

地下径流模数法计算式:Q=M·F

式中:Q为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涌水量(m3/d);M为地下径流模数(m3/d·km2);F为隧道集水面积(km2)。

换算地下径流模数M的单位则有:Q=86.4M·F

式中:M为地下径流模数(L/s·km2)。

雨季最大涌水量:Qmax=1.5×Q

3.2 隧道分段计算成果

根据隧道资料、水文地质报告等综合考虑,对隧道进行分段涌水量预测,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隧道径流模数法涌水量计算表

根据按径流模数法计算,本隧道正常涌水量约 9834.126m3/d,雨季最大涌水量Qmax=9834.126×1.5≈14751.19m3/d。

4 研究区地下水负效应环境评价

为了尽可能全面分析并量化隧道工程对隧址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就选择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具体方法与步骤参照刘向远(2007)建立的岩溶隧道工程中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

选取评价指标时,将整个环境系统逐层分解,按自然地理因素、地质水文地质因素和隧道工程因素3方面来描述,见表 3[9-10]。

表3 隧道施工中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根据区域资料以及现场调查情况,隧道实际指标见表3。其中缺少开挖面积与施工方法资料,记为影响较强等级。

经计算及评价,隧道对地下水负效应环境影响处于较弱与中等之间。

5 结论

综上,通过对隧道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隧道对隧址区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

[1]王廷亮.隧道工程地下水处理的环境地质效应[J].工程勘察.2010,(12):43 -47.

[2]张夏临,冯涛,王晓伟.某铁路隧道涌水量计算[J].科学技术通讯.2007,134(2):6-9.

[3]朱大力,李秋枫.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方法[J].工程勘察.2000,(4):18-22.

[4]魏国均.隧道涌水量预测的计算方法比较[J].山西建筑.2007,33(14):339-340.

[5]王建秀,朱合华,叶为民.隧道涌水量的预测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7):1150-1153.

[6]陈秀义.北天山特长隧道涌水量预测及治理措施[J].隧道设计.2009,(9):33-39.

[9]刘向远.岩溶隧道施工中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10]刘建,刘丹.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53-55.

猜你喜欢
杂谷负效应涌水量
焉耆垦区谷子引种筛选试验*
隆德煤矿下组煤开拓延深工程涌水量预测
张杂谷发挥旱作优势 打造富民产业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广西忻城某石材矿山涌水量预测研究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负效应
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引种试验初报
微信公众平台对新闻传播产生的正负效应
重庆鱼田堡煤矿矿井涌水量变化特征研究
THE SYMMETRIC POSITIVE SOLUTIONS OF 2n-ORDER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N TIME SCALES∗†